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脑血管瘤

脑血管瘤

别名:颅内血管瘤,颅内动脉瘤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脑血管瘤介绍
  • 临床并不常见,尸检动脉瘤发生范围在0.2-7.9%
  • 临床表现主要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
  • 及时手术治疗,并辅助药物治疗

简介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常见,但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一项经动脉脑血管造影研究提示,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瘤患病率为2.5%~3.0%。多数与先天性因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感染和创伤有关。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及脑动脉闭塞也常伴发动脉瘤,可能为血液动力学冲击有关。临床上并不常见,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动脉瘤的发生部位以及动脉瘤是否破裂、患者的一般状况有关。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典型症状有动眼神经麻痹、剧烈头疼意识障碍等。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动眼神经麻痹、剧烈头疼、意识障碍。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动眼神经麻痹、剧烈头疼、意识障碍等症状,行头颅MRA或者头颅CTA明确颅内是否存在动脉瘤以及动脉瘤的生长部位、形态,当以上检查均不能明确时,同时行头颅CT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瘤破裂,行DSA即可以确诊脑血管瘤[2]

脑血管瘤有哪些类型?

  • 先天性动脉瘤:先天性颅内动脉血管出现局部膨隆。
  • 感染性动脉瘤:患者发生血管炎等,造成动脉瘤。
  • 外伤性动脉瘤:脑外伤后患者颅内血管壁薄弱,发生本病。
  •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患者长期高血压或者存在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易发生动脉瘤。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脑血管瘤并不常见,具体发病率未见流行病学调查[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及时明确病情,并经过及时有效地手术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可以完全治愈。但危重病例,特别是破裂出血的病例,存在三分之一左右的死亡风险。也有部分病人经治疗后,遗留由肢体功能障碍及神志异常。

是否遗传?

有家族发病倾向。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脑血管瘤相关问诊记录

我有脑血管瘤和糖尿病,想知道是否可以使用西梅片来改善症状?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3

医生建议:对于脑血管瘤,定期监测和控制基础指标是关键。对于糖尿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是基本的管理方法。西梅片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和降低血糖。使用前请务必咨询医生,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每天服用1-2次,每次一粒。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查看详情

我被诊断出脑血管瘤,想了解治疗方法和用药情况。患者女性52岁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总交流次数:35

医生建议:对于脑血管瘤,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用药方面,主要是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查看详情

我做了脑血管瘤手术,想知道该如何用药?患者女性52岁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总交流次数:30

医生建议:对于脑血管瘤手术后的患者,正确的用药非常重要。首先,需要确保已经被线下医生评估过风险并使用过该药,且无过敏史和相关禁忌症。其次,按照医嘱每天2次,每次1片口服,并避免与强效CYP3A4抑制剂联合用药。如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复诊也是非常重要的。

查看详情
脑血管瘤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头部血管瘤的危害与治疗方法探析

头部血管瘤,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对健康影响不大,但潜在的危害不容忽视。 最严重的风险莫过于血管瘤的破裂。一旦破裂,血液会迅速流入周围组织,导致严重出血,甚至可能引发脑卒中。此时,患者必须立即接受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然而,手术风险极高,可能造成永久性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脑血管瘤是由于脑部血管局部堵塞引起的,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疏通堵塞的血管。传统的手术方法虽然可以切除肿瘤,但无法彻底解决血管堵塞的问题,因此容易复发。 近年来,一些新型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例如特制中药外用。这种治疗方法通过活血化瘀、疏通血管,帮助患者消除血管瘤。相比于传统手术,中药外用具有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血管瘤复发风险。 当发现头部出现血管瘤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不同类型的血管瘤治疗方法各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者仁心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血管瘤不治疗能自愈吗?

脑血管瘤如果不治疗,通常不会自愈。 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状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措施包括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抗癫痫药物、经皮穿刺和介入栓塞等。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以降低脑出血风险。

生命守护者联盟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神经内科血管造影治疗多久可见效?

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在神经内科中主要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脉畸形等。这种检查不仅能够明确病变的部位,还能了解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血管造影治疗的具体时间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一般来说,治疗后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可能需要几周至几个月的时间。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为了确保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前后应进行定期的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全球医疗视野

1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部血管病变如何治疗?

脑部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支架植入、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瘤等,通常需要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治疗。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包括详细的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前的准备以及术后的康复治疗。手术可能涉及脑部血管的修复、阻塞血管的清除或血管内支架的植入等。术后,患者需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帮助恢复神经功能。 功能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的一个分支,专注于治疗帕金森病、癫痫等疾病。这类疾病的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深部脑刺激术等。治疗帕金森病时,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多巴胺能药物,而在治疗癫痫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病变区域或使用电刺激来控制发作。

医疗故事汇

1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您了解TCD多普勒检查吗?

您是否了解TCD多普勒检查? TCD多普勒,全称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脑血管进行无创检查的方法。 它通过头部较薄弱的部位建立生理透声窗,检测颅内动脉血流,从而反映脑血管的基本状况和疾病。 虽然TCD多普勒对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无法完全显示颅内血管走行,因此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TCD多普勒检查常用于以下疾病: 1. 脑血管狭窄 2. 脑血管闭塞 3. 脑血管瘤 4. 脑血管畸形 5. 脑血管炎

病友互助家园

1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血管瘤有哪些治疗方法?

脑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 1. 颅内压增高:通过降低颅内压力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甘露醇等。 2. 脑水肿:通过减少脑部液体来缓解,常用的有呋塞米、地塞米松等。 3. 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可以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预防异常放电的发生。 4. 经皮穿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影像引导下将针穿过皮肤进入病变部位。 5. 介入栓塞:利用微导管将栓塞材料送至病变处,阻断血流供应以缩小瘤体。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绿色医疗倡导者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何缓解?

颅内压增高是脑血管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颅内压增高时,通过降低颅内压力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甘露醇等。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期,可迅速减轻头痛、呕吐等症状。 脑水肿是由于脑组织液体积聚导致的肿胀,通过减少脑部液体来缓解。常用的有呋塞米、地塞米松等。适用于急性期以控制脑水肿的发展,防止进一步加重病情。 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可以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预防异常放电的发生。用于预防脑血管瘤破裂后可能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发作。 经皮穿刺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影像引导下将针穿过皮肤进入病变部位。通常作为脑血管瘤介入治疗前的准备步骤,以便于导管到达目标位置。 介入栓塞利用微导管将栓塞材料送至病变处,阻断血流供应以缩小瘤体。适合对位于深部或复杂路径的脑血管瘤进行精确治疗。 患者在接受脑血管瘤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脑出血。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生命之光传递者

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血管瘤怎么治疗?

脑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使用抗癫痫药物、经皮穿刺和介入栓塞等。 1. 颅内压增高:通过药物如呋塞米、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力,缓解头痛、呕吐等症状。 2. 脑水肿:使用药物如呋塞米、地塞米松减少脑部液体,控制脑水肿发展。 3. 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预防继发性癫痫发作。 4. 经皮穿刺:微创手术技术,为介入治疗做准备。 5. 介入栓塞:通过微导管阻断血流,缩小瘤体。 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AI医疗先锋

1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血管瘤患者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饮食对人体营养补充至关重要,对患有脑血管瘤的患者来说,正确的饮食习惯对病情恢复至关重要。 不当的饮食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影响身心健康。 那么,脑血管瘤患者有哪些饮食注意事项呢?首先,患者应摒弃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行为会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瘤破裂的风险。其次,患者应控制食盐摄入,采用低盐高钾饮食,避免钠的过多摄入,因为钠具有升压和伤血管的作用。此外,饮食要合理,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还要注意饮食禁忌,少吃辛辣、难消化及炸、煎、烧、烤、熏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跨界医疗探索者

1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血管瘤破裂:应对及预防攻略

标题:脑血管瘤破裂,如何应对及治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其中,脑血管瘤破裂就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当脑血管瘤破裂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一、什么是脑血管瘤? 脑血管瘤是一种血管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脑内和颅内,是由脑内血管异常扩张、扭曲而形成的。脑血管瘤分为两大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主要包括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而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脑膜瘤、胶质瘤等。 二、脑血管瘤破裂的后果 当脑血管瘤破裂时,血液会流入脑内,导致脑组织受到压迫,引起脑疝。脑疝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昏迷、瘫痪甚至死亡。 三、如何应对脑血管瘤破裂? 1. 及时就医:当怀疑患有脑血管瘤时,应及时到大型医院的神经外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2.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时服药,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 四、如何预防脑血管瘤破裂?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2.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这些疾病会增加患脑血管瘤的风险。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血管病变。 总之,当出现脑血管瘤破裂的症状时,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并积极预防。让我们共同关注脑健康,守护生命。

全球医疗视野

12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孙永安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三甲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偏头痛(4例) 神经病变(2例)
专业擅长:头痛、眩晕、帕金森病、脑炎、颈椎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病及神经系统复杂病症的诊治,对难治性眩晕及良性位置性眩晕诊治独具心得。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好评率:99% 接诊量:6641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北京医院
专业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出血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烟雾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1610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专业擅长:1. 脑神经外科:(1)脑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鞍区肿瘤、海绵窦肿瘤、桥小脑角区肿瘤、岩斜区肿瘤、脑室内肿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干肿瘤)和脑血管病(脑梗塞、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2)脑外伤、脑出血及后遗症(脑积水、颅骨缺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昏迷促醒、神经功能重建、神经调控和康复工程 )。 2. 脊柱脊髓神经外科:(1)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复杂椎管内外沟通肿瘤、高难度脊髓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椎管内囊肿、骶管囊肿、脊柱转移瘤(肺癌、乳腺癌、肝癌等)、脊柱原发肿瘤;(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及后遗症(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3)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扁平颅底、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4)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周动静脉瘘、脊髓海绵血管瘤)、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压迫。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仁济医院南院,江月路2000号,门诊大楼3楼专家B区1诊室 周三下午:仁济医院东院,浦建路160号,门诊大楼6楼专家18诊室
好评率:100% 接诊量:258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