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体内红细胞被破坏,红细胞寿命缩短的过程称为溶血。骨髓具有代偿造血能力,当发生溶血未超出骨髓代偿能力时,可无贫血,称为溶血状态;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时,可出现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根据不同的情况常分为急性与慢性、血管内与血管外、红细胞自身异常与红细胞外部异常三种。急性溶血性贫血可发生四肢腰背部酸痛、头痛、呕吐、寒战,严重者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慢性溶血性贫血时多表现为贫血、黄疸、脾大,感染等情况时可使溶血加重。治疗上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溶血性贫血引起的并发症应积极对症治疗[1]。
症状表现[1]:
- 急性溶血性贫血多为血管内溶血,表现为严重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高热、面色苍白和血红蛋白尿。
- 慢性溶血性贫血多为血管外溶血,表现为贫血、黄疸、脾大。
- 严重者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 慢性溶血过程中,感染等因素可加重溶血,出现溶血危象及再障危象。
诊断依据[1]:
依据临床表现,结合血液检查(血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或见到破碎畸形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尿液检查(尿血红蛋白阳性、尿含铁血黄素阳性)、骨髓检查(红系增生旺盛、粒细胞与红细胞比例降低或倒置)、肝功检查(游离胆红素升高、尿胆原升高、尿胆红素阴性)可确诊为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类型[1]?
一、按发病和病情可分为:
1.急性溶血;
2.慢性溶血。
二、按溶血部位可分为:
1.血管内溶血;
2.血管外溶血。
三、按病因可分为:
1.红细胞自身异常:
(1)红细胞膜异常
(2)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
(3)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
(4)血红素异常。
2.红细胞外部异常:
(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3)生物因素
(4)理化因素
是否具有传染性[1]?
无
是否常见[1,2]?
- 不同发病因素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发病情况不同。先天性溶血性疾病患者中红细胞膜病占43%,血红蛋白病占34%,红细胞酶病占23%。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以东半球和亚热带多见,我国以广西某些地区(15.7%)、海南岛黎族(13.7%)和云南省傣族多见,淮河以北少见。地中海性贫血多见于东南亚、地中海区域、我国西南、华南地区为高发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20-40岁间。
是否可以治愈[1]?
- 不同病因治愈结果不同,部分可以治愈。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输血或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延缓病情。
是否遗传[1]?
部分病因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可遗传。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眼白发黄是啥情况?会瞎吗?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宝宝G6PD缺乏症2.38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湖南长沙小儿血液科线上问诊:溶血性贫血的困惑与解答


AI医疗先锋
文章 小孩新生儿蚕豆病黄疸未退,需要再去医院吗?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宝宝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低了,可能是蚕豆病?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宝宝曾经得过蚕豆病,现在可以打疫苗吗?


疾病解码者
文章 重庆沙坪坝区血液科医生助力溶血性贫血患者寻得康复之路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淄博血液科医生在线答疑:红细胞异常之谜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总胆红素偏高,可能是肝脏问题?


医疗之窗
文章 总胆红素高?医生说了啥?


病友互助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