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现为头晕头痛、鼻出血、食欲下降、视力减退。
- 严重者可并发高压脑病、高血压危象、脑水肿。
- 一般需药物治疗,患儿预后良好。
简介
小儿高血压是指小儿全身体循环动脉压升高的全身血管性疾病,临床常见。小儿高血压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轻度高血压常无明显症状,当血压持续增高时可有头晕、头痛、鼻出血、食欲下降、视力减退。小儿高血压不仅会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引发高压脑病、高血压危象、心绞痛、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小儿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对于继发性高血压,针对其原发病治疗是根治高血压的关键。早期、规范的治疗有利于取得满意的结果。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头晕、头痛、鼻出血、食欲下降、视力减退。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头晕、头痛、鼻出血等临床表现,联合多次体格检查血压增高,通常认为血压值在新生儿>90/60mmHg、学龄前儿童>110/70mmHg、学龄儿童>120/80mmHg,可确诊小儿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有哪些类型?
- 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常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存,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 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目前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没有明确的患病率[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大多数儿童出现的高血压,多继发于其他疾病之上,一般通过对原发病的治疗后,患儿血压可下降,症状可改善,部分患儿可治愈。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药物治疗及日常保养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如何预防小儿高血压?
医者仁心
文章 小儿高血压:成因、治疗与预防
医者荣耀
陈伟昌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
杨圣海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余更生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