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新生儿(指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该病是由心肌传导性、兴奋性、自律性发生改变引起心脏搏动节律的异常心律,包括频率、节律(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异常所致。在临床上,新生儿心律失常多为功能性或暂时性,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造成患儿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死亡,对新生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造成本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心脏疾病和非心脏疾病两类因素。患儿可出现的临床症状因病因不同而各有差异。治疗该病需明确病因及心律失常分型,对症治疗。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儿需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并发症的患儿经过及时、积极的治疗后,大多可以治愈,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或由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引起,可逐渐发展至心、脑等脏器衰竭,则无法治愈,甚至可能造成患儿死亡[1]。
症状表现: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症状较成人难发现且缺乏主诉,具体临床症状与病因有关。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患儿大多无自觉症状,伴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新生儿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俗称心慌,即对心脏跳动产生的主观不舒服的感觉)。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时,患儿可能出现嗜睡(指白天或夜间过度的睡眠或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仍然感到疲劳、精神不振)、拒乳(抗拒吃奶)、面色苍白等表现。
诊断依据:
临床医师通过向家长问诊了解患儿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可确诊,必要时还需进行心肌酶谱、胸部X线、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新生儿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
1.根据有无导致严重临床表现可分为:
(1)良性心律失常;
(2)恶性心律失常。
2.根据心律失常的性质可分为:
(1)窦性心律失常;
(2)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
(3)传导异常。
3.根据心室率可分为:
(1)快速型心律失常;
(2)缓慢型心律失常。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发生率为1%~5%[3]。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并发症的患儿经过及时、积极的治疗后,大多可以治愈。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儿需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药物治疗无效的心脏骤停患儿应进行电击除颤术恢复心率。
是否遗传?
部分类型心律失常是遗传所致。目前已经明确的遗传性心律失常包括长QT间期综合征、短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早期复极综合征等,部分心房颤动和预激综合征患儿也具有基因突变位点[4]。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一个月大的婴儿需要测量心跳,如何在家中安全地进行测量?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总交流次数:11
7岁儿童心率过快,寻求中成药治疗建议。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8
宝宝用血氧仪测量心跳过快,是否正常?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总交流次数:2
文章 新生儿心率多少才算正常?


健康驿站
文章 宝宝嘴唇颜色异常怎么办?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宝宝心率过快怎么办?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治疗有哪些方法?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新生儿先天性低钾血症:治疗与护理要点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新生儿心律异常,如何应对?


运动与健康
文章 新生儿心律失常: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新生儿缺氧引发心肌损伤,治疗与日常保养同样重要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新生儿心跳过快、血糖偏低怎么办?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宝宝心跳异常怎么办?了解不同年龄段正常心跳范围


医者仁心
大家都在问

余更生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李谧
主任医师
小儿心脏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夏树亮
副主任医师
小儿心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