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淤胆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阻滞为特征的综合征,占病毒性肝炎的2%[1]。临床表现为黄疸(皮肤发黄)、陶土样大便(大便颜色浅,像陶土样)、尿色深、肝叩痛等症状,经药物治疗部分可治愈,预后良好,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症状表现:
典型为黄疸(皮肤发黄)、陶土样大便(大便颜色浅,像陶土样)、尿色深、肝叩痛。
诊断依据:
1.急性淤胆型肝炎:
(1)肝炎病原学检查为阳性,如乙肝病毒检测阳性;
(2)黄疸持续三周以上,具有三分离特点:黄疸重而消化道症状轻,黄疸重而ALT上升幅度低,黄疸重而PT和PTA下降不明显;具有梗阻性黄疸特征,皮肤瘙痒,陶土色大便,血清胆汁酸浓度明显升高,可达正常水平10倍左右,而且持续时间长;排除药物性因素;
(3)病理检查可示微胆管淤胆,胆管增生明显,可诊断;
(4)排除药物性因素;
(5)病理检查可示微胆管淤胆,胆管增生明显,可诊断。
2.慢性淤胆型肝炎:
(2)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血清学指标或HBV-DNA/HCV-RNA阳性;
(3)排除肝外梗阻因素;
(4)病理检查见胆管淤积,胆管增生明显,可诊断。
淤胆型肝炎有哪些类型?
根据病因可分为:
- 急性淤胆型肝炎:急性肝炎引起肝细胞或毛细管胆汁分泌障碍为急性淤胆型肝炎;
- 慢性淤胆型肝炎: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引起的淤胆型肝炎,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是否具有传染性?
部分是,甲肝或乙肝等引起的可有传染性,通过血液、性等方式传播。
是否常见?
常见,约占病毒性肝炎的2%[1]。
是否可以治愈?
部分可以治愈,经药物治疗可治愈。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用药咨询。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7
肝功能好转,胆系酶偏高,疑为胆管炎淤胆型肝炎,询问用药及病情原因。患者女性63岁
就诊科室:感染内科
总交流次数:19
胆红素升高,怀疑是药物引起的淤胆型肝炎。患者男性58岁
就诊科室:中医消化科
总交流次数:17

陈小明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
文章 病毒性肝炎都有哪些症状呢?


医者荣耀
文章 肝炎治疗案例: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肝炎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甲肝如何防治及治疗


健康驿站
文章 肝炎治疗:不同类型,不同方案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肝炎治疗:不同类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病毒性肝炎:如何有效治疗与预防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肝炎的治疗方法与日常保养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病毒性肝炎治疗全攻略:从急性到重型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如何应对戊肝:症状、治疗与预防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肝炎治疗全攻略:不同类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生命之光传递者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南阳市中心医院

董莉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李龙一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