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呛奶

呛奶

就诊科室:

儿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呛奶介绍
  • 新生儿常见,指奶汁误吸入呼吸道出现的呛咳反射
  • 表现为咳嗽、呼吸频率加快、吐出奶液或泡沫等
  •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严重者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简介

呛奶,是指婴儿喂奶时或者喂奶后,奶液自口腔咽下或由食道返流到咽喉部时,在吸气间误入呼吸道出现的喷咳反射,通常是指在喂奶过程中,或者喂奶完毕后30分钟内,奶液误吸入呼吸道而出现的呛咳。本病在新生儿期常见,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堵塞气道危及患儿的生命。引起呛奶的原因众多,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呛奶大多在饥渴过重、吸吮过急时发生;病理性呛奶的常见原因,包括先天发育异常、婴儿肺炎维生素A缺乏症。呛奶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频率加快、吐出奶液或泡沫等,严重者可出现无法进食的现象。当婴儿出现轻度呛奶时,一般无需治疗;出现严重呛奶时,一般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患儿病情可得到明显改善。

症状表现:

本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频率加快、吐出奶液或泡沫等,严重者可出现无法进食。

诊断依据:

医师结合患儿的病史(如患儿是否存在维生素A缺乏的既往病史)、半小时内的喂奶史,临床症状(咳嗽、呼吸频率加快、吐出奶液或泡沫等,严重者可出现无法进食)、以及X线、血常规检查及彩超检查综合做出诊断。

呛奶有哪些类型?

根据不同病因,可将本病分型为:

1.生理性呛奶

2.病理性呛奶

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可将本病分型为:

1.轻度呛奶

2.严重呛奶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常见,呛奶在新生儿期常见,患病新生儿中尤为多见,但目前缺少流行病学统计数据[1]

是否可以治愈?

一般可以治愈。当婴儿出现轻度呛奶时,一般无需治疗;出现严重呛奶时,一般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患儿病情可得到明显改善。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呛奶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小儿呛奶多久能治愈?

小儿呛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是由于婴儿在哺乳过程中吸入空气所致。治疗小儿呛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哺乳姿势正确,确保婴儿的头部略微倾斜,以减少呛奶的风险。 2. 在哺乳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一旦发现呛奶迹象,应立即停止哺乳。 3. 帮助婴儿拍嗝,以排出胃内的空气。 4. 对于严重的呛奶情况,可能需要就医治疗。 治疗小儿呛奶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经过正确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大多数婴儿在几天到一周内可以恢复。

康复之路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呛奶是怎么回事?

宝宝呛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宝宝会自己调整呼吸和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但如果呛奶严重,奶液误吸入气管可能导致紫绀、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要紧急处理。 为了预防宝宝呛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喂养时保持宝宝头部略高,避免过度喂食。 2. 喂奶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帮助排气。 3. 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和口唇色泽,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 定期进行宝宝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未来医疗领航员

1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呛奶怎么办?

宝宝呛奶后,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但若呛奶严重,可能导致奶液误吸入气管,引起紫绀、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立即采取措施。 以下是一些处理建议: 1. 保持冷静,立即将宝宝侧卧,防止窒息。 2. 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其排出吸入的奶液。 3. 若宝宝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 4. 预防呛奶,家长在喂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奶嘴,避免奶嘴过大或过小。 2)喂奶时,宝宝应保持半坐位,避免平躺。 3)不要让宝宝边玩边吃奶。 4)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和吞咽情况。

疾病解码者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呛奶后,宝宝自己能调适吗?

宝宝呛奶是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一般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口唇色泽即可。 然而,如果呛奶严重,奶液误吸入气管可能导致紫绀、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这时需要紧急处理。 为了预防呛奶,家长在喂奶时应保持宝宝头部略高,避免宝宝过度哭闹,喂奶后适当拍嗝,这些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医疗之窗

12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幼儿饮食健康:呛奶后,宝宝还能吃奶吗?

宝贝的健康状况你关注了吗?有没有新症状出现呢? 如果宝贝能正常进食,没有咳嗽,那通常问题不大。不过,呛奶后宝贝还能吃奶吗?他们会吸允吗?

跨界医疗探索者

1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幼儿呛奶怎么办?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小妙招

呛奶,这个听起来可能有点吓人的词,其实它和宝宝的健康息息相关。你知道吗,呛奶有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哦!这是因为宝宝的小胃容量加上胃横位,还有贲门扩约肌松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宝宝吃完奶后很容易发生呛奶。 那么,我们该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其实很简单,宝宝吃完奶后,我们只需要让他立起来,轻轻拍拍他的背部,帮助他打嗝,这样就能有效预防呛奶了。

生命守护者联盟

1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幼儿呛奶了怎么办?喂水、控温湿度行不行?

嗨,根据你描述的宝宝现在的情况,我觉得生活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哦。 我建议你可以给宝宝适当喝一些水,同时注意室内温湿度的情况。 针对“两个月的宝宝前两天呛奶了”这个问题,这些建议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健康!

健康驿站

10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幼儿呛奶怎么办?

呛奶是宝宝吃奶时常见的问题,可能发生在吃奶前后。这既与宝宝的生理结构有关,也与喂奶方式不当有关。如果宝宝反复呛奶,妈妈需要找出原因并纠正。 新生宝宝吮吸能力弱,吞咽速度慢,奶液过多时容易呛奶。奶瓶喂养时,奶孔不宜过大,奶瓶头朝下时奶液约2秒一滴为宜。母乳喂养时,妈妈可以用手指轻轻夹住乳晕后部,降低奶水流速。 宝宝吃奶时,妈妈应斜抱宝宝,有利于奶液通过食管进入胃内。避免躺着哺乳,因为宝宝的胃部生理弯曲尚未形成,奶液容易返流引起呕吐,误入呼吸道则可能引起呛奶。 喂奶后,妈妈应竖抱宝宝促进打嗝,并让宝宝侧卧,减少奶液返流。对于频繁呛奶的宝宝,喂奶后用枕头或毯子垫起上半身,使上半身与地面呈30°夹角,有助于防止吐奶。

健康解码专家

1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幼儿上吐下泻,是啥原因?

当宝宝感觉不舒服时,家长们往往难以立刻知晓原因。特别是遇到宝宝上吐下泻的情况,家长们会非常担心。那么,宝宝上吐下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家长们需要检查宝宝是否出现了呛奶的情况。喂奶时,宝宝可能会因为呛奶而上吐下泻。因此,喂奶后,家长们应将宝宝竖抱,轻轻拍打背部,帮助奶水顺利进入肠道。 其次,宝宝是否吃过冷的食物也是原因之一。宝宝消化系统尚未成熟,吃冷食可能导致腹泻。哺乳期妈妈吃冷食也可能导致宝宝拉肚子。因此,妈妈在哺乳期应注重饮食健康。 再者,宝宝上吐下泻可能与喂食过多有关。婴儿的肠胃系统较为脆弱,应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一次性喂食过多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 此外,添加辅食过多或喂食过快也可能导致宝宝上吐下泻。宝宝从完全喝奶到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家长们应逐步添加食物,从流质到半流质,循序渐进。

医疗星辰探秘

1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五个月宝宝呛奶怎么办?哺乳技巧全解析

宝宝在五个月大时,喂养过程中经常出现呛奶的情况,这让家长们十分担忧。其实,呛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乳汁流出过快,导致宝宝吞咽不及时。 乳汁流出过快的原因可能与妈妈的哺乳姿势、宝宝吸吮的力度以及乳汁本身的性质有关。为了减少呛奶的发生,家长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改善哺乳姿势:妈妈应该采取舒适的姿势,保持宝宝的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避免宝宝头部过低,导致乳汁流入气管。 2. 控制吸吮力度:妈妈可以适当调整吸吮的力度,避免宝宝吸吮过快,导致乳汁流出过快。 3. 适当调整哺乳时间:每次哺乳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宝宝因疲劳而吞咽不及时。 4. 注意观察宝宝:在哺乳过程中,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表现,一旦发现宝宝呛奶,应立即停止哺乳,并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排出吸入的空气。 除了呛奶,宝宝咳嗽还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流涕、鼻塞等。如果宝宝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家长们要关注宝宝的喂养过程,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避免呛奶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康复之路

1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黄玲

主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专业擅长:擅长小儿发热、咳嗽、呕吐、儿童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婴幼儿及儿童体重不增,食欲不佳,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腹痛,慢性便秘,肠炎,炎症性肠病,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不明原因血便、呕吐、腹泻等疾病的诊断及后期随访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348
李颖

主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支气管炎(1例)
专业擅长:儿科常见疾病,如小儿发热、咳嗽、呕吐、腹泻、便秘、便血、腹痛等疾病,尤其擅长过敏性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病如喂养困难、乳糖不耐受、慢性腹泻、功能性腹痛、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积食、过敏性紫癜、牛奶蛋白过敏、幽门螺旋杆菌、炎症性肠病、寄生虫、肠息肉、川崎病等,也擅长新生儿喂养、黄疸等日常保健,可提供儿童营养不良的喂养指导。可预约做胃肠镜检查。
好评率:100% 接诊量:1059
余更生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支原体感染(32例) 维生素缺乏(13例)
专业擅长:在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生长发育评估,并对小儿矮小症与性早熟等生长发育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他在以下领域有显著专长: 1. 先天性心脏病 擅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精准判断手术及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川崎病及心血管疾病 在川崎病的长期随访与治疗、小儿心肌炎、各种类型的早搏、心力衰竭、心肌病及胸痛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对以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深厚造诣: •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及支原体感染等。 •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腹泻、消化不良等。 4. 精准医学与疑难病分析 凭借40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精准解读各学科和各专业的检查报告,通过循证医学系统化分析,科学诊断常见医学问题及复杂疑难病症,为患者提供完整且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这种临床经验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的诊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好评率:99% 接诊量:6714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