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种罕见的不明病因的慢性疾病,表现为无痛性皮下肿物,头颈部多见,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口服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简介
目前认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该病发病率低,主要发病于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皮下肿物,可伴有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多见于头颈部,常累及大唾液腺(分泌物排入口腔的分泌腺的总称)或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累及肾脏,引起肾病综合征,目前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通过放疗和口服激素药物以抑制其复发,一般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表现为无痛性皮下肿物、淋巴结肿大,可伴有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等。
诊断依据:
临床医师通过患者主诉,结合体格检查、血液检查、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CT、核磁共振等)综合做出诊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罕见。发病年龄为20~40岁,男女比为3:1,中青年男性多发,主要发生在中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亚洲国家[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目前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通过放疗和口服激素药物以抑制其复发,如治疗不及时可能诱发肾病综合征、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运动与健康
文章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可能病因是什么?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药事通
文章 Kimura病:了解这种罕见的淋巴系统疾病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探索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血管淋巴样组织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Kimura病)的日常管理与治疗进展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如何正确鉴别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如何治疗?
医者仁心
文章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症状、治疗及日常管理
健康百科
王嘉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赵静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烟台毓璜顶医院
丁辉
主任医师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