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汗腺分布区皮损、瘙痒、疼痛。
- 严重者可发生心、肝、肺、脑等多器官转移。
- 首选手术治疗。
简介:
乳房外湿疹样癌是一种多潜能基质细胞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大汗腺导管部的细胞或表皮。分为原发性EMPD及继发性EMPD,原发性EMPD和继发性EMPD的病因一致。本病多见50岁以上的人群,多见于大汗腺丰富的会阴、肛周等部位,临床表现主要为边界清楚、长期不愈的湿疹样皮肤损害,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有复发可能。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皮损、瘙痒、疼痛。
诊断依据:
依据在会阴、肛周等大汗腺导管开口部出现皮损、糜烂、瘙痒等症状,联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可见表皮内有大而淡染的异常细胞(Paget细胞)可确诊。
EMPD有哪些类型?
- 原发性EMPD:指由大汗腺导管部的细胞癌变发展为乳腺外湿疹样癌。
- 继发性EMPD:通常由直肠、子宫颈或者膀胱癌扩展浸润而来。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较常见,本病多见50岁以上的人群,好发于大汗腺丰富的会阴等部位[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目前临床上对于EMPD多采用手术切除,其他的治疗方法还有化疗、放射线照射、光动力疗法(PDT)、外用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药膏(如咪喹莫特)等手段,但有复发可能[3]。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阴囊湿疹鉴别


疾病解码者
文章 阴囊湿疹的诊断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乳腺湿疹样癌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乳房外湿疹样癌:症状、危害及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乳房外湿疹样癌:了解其危害,做好预防工作


医疗之窗
文章 如何预防及应对乳房外湿疹样癌?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什么是乳房外湿疹样癌?


健康百科
文章 如何正确识别和治疗乳房外湿疹样癌?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乳头疼痛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运动与健康
文章 如何识别和处理乳房外湿疹样癌的初期症状


健康饮食指南
大家都在问

王正林
副主任医师
甲状腺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梅藜
主治医师
乳腺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胡晓鹏
副主任医师
甲状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