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小儿潮红综合征

小儿潮红综合征

别名:小儿含组织胺鱼肉中毒,小儿面红综合征, 小儿青花鱼中毒, 小儿油筒综合征, 小儿竹刀鱼毒素中毒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儿科 急诊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小儿潮红综合征介绍
  • 鲭鱼毒素所致过敏性疾病
  • 表现为颜面、颈部、躯干等处皮肤潮红.
  • 治疗给予激素治疗和对症治疗

简介

小儿潮红综合征,又称为鲭鱼类中毒所致潮红综合征(flushingsyndrome), 是指食用鲭鱼后,出现的以颜面部、颈部、躯干等处皮肤潮红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临床表现包括颜面、颈部皮肤潮红、灼热,结膜充血,伴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搏动性头痛心悸、咽部烧灼感等。治疗上轻症患者常给予口服或者肌肉内注射抗组胺类药物,重症患者应给与静脉输液,点滴氢化可的松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此外还应对症处理。经过上述正规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进食鲭鱼后30分钟—1小时内发生颜面、颈部、躯干上部、手臂等处皮肤红、热,结膜充血,貌似醉汉,上述症状在数小时内可自行缓解。严重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损,痉挛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呼吸困难休克、瞳孔扩大等。症状轻重与鲭鱼食入量有关。

诊断依据:

依据确切的食用鲭鱼史并突然出现典型的潮红、灼热、结膜充血等表现,结合可疑食物呕吐物的毒物检测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小儿潮红综合征有哪些类型?

1、轻型小儿潮红综合征:误食少量鲭鱼后出现皮肤发热,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

2、重型小儿潮红综合征:误食大量鲭鱼后出现严重皮损、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症状较重,需要及时就医。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为罕见病,目前尚无明确发病率。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症状轻者可于数小时内自行缓解。重症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及时送院治疗。等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1]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小儿潮红综合征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小儿潮红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小儿潮红综合征的诊断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评估来确定。首先,医生会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潮红、发热、哭闹等症状。然后,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了解其喂养史、药物使用史、过敏史等信息,并询问是否有感染、发热等前驱症状。接下来,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过敏原检测、心电图等,以帮助确定诊断。最后,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只有通过这些步骤的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小儿潮红综合征。 例如,一个3个月大的婴儿出现了面部和颈部的皮肤潮红,伴随着发热和哭闹。医生首先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患儿的体温为38.2℃,心率加快。然后,医生询问了患儿的父母,了解到患儿在出现症状前曾经接触过一些新的食物和玩具。医生还进行了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表明患儿可能存在炎症反应。最终,医生结合以上信息,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疾病,确诊患儿为小儿潮红综合征。 小儿潮红综合征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健康管理专家

1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潮红综合征:症状、治疗与预防

小儿潮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由食用有毒的鲭鱼引起。这种疾病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包括面部、颈部、手臂,甚至整个上半身的发红、灼热感,以及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皮肤问题。轻度型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结膜充血、烧灼感等症状,而重度型的患者则可能会出现持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搏动性头痛、心慌、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和瞳孔放大等严重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患者食用有毒鲭鱼的数量和个体差异有关。 一位名叫小明的4岁男孩,在某次家庭聚会中食用了大量的鲭鱼。半小时后,他开始出现面部发红、灼热感等症状。随后,症状逐渐加重,他开始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家长立即将他送往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医生的及时干预和治疗,小明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最终康复。 为了预防小儿潮红综合征的发生,家长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避免食用有毒的鲭鱼;其次,教育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食用某一种食物;最后,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药事通

1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潮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小儿潮红综合征,又称酒醉样潮红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颜面、颈部、手臂等皮肤潮红、灼热、结膜充血,给患儿带来不适。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小儿潮红综合征,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 1.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儿的皮肤、结膜等部位,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潮红症状。 2. 心电图:此检查有助于评估患儿心脏功能,排除心脏疾病。 3. 肝肾功能检查:通过检查肝肾功能指标,了解患儿是否存在肝肾功能损害。 4. 血常规:血液中组胺含量升高是小儿潮红综合征的一个特征。 5. 大便常规:检查食用鲭鱼、呕吐物等,有助于诊断病因。 除了上述检查,医生还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其他相关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在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此外,家长也需要注意患儿的日常护理,避免病情加重。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小儿潮红综合征: 小明的妈妈最近发现,小明在食用鲭鱼后,脸部和颈部会突然出现潮红、灼热等症状。经过咨询医生,得知小明患有小儿潮红综合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之,小儿潮红综合征是一种可治之症。家长和医生应共同努力,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医疗故事汇

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