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

别名:被动依赖人格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依赖型人格障碍介绍
  • 表现为过度需要他人照顾以至于产生顺从或依附行为并害怕分离
  • 严重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并发症。
  • 多通过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

简介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但很有可能涉及人们发育和生物因素的,以无助感、顺从性、需要关怀和得到大量的承诺,以及在大量的承诺和指导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出生活中一些决定为特点的精神障碍。根据病情轻重该病可分为:轻度依赖性人格障碍、中度依赖性人格障碍、重度依赖性人格障碍。常表现为:在生活中消极自卑,过分依赖他人,讨好他人、依附他人。可通过药物及心理治疗治愈。该病可以治愈,但治疗难度比较高、治疗时间比较长,需要良好的依从性和患者完整的家庭支持系统。

症状表现

  • 过分的依赖别人;
  • 不能独立、不喜欢承担责任;
  • 消极自卑,自我评价较低;
  • 多愁善感,单纯天真。

诊断依据

通过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依据如下:

一种过度需要他人照顾以至于产生顺从或依附行为并害怕分离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之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 如果没有他人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便难以做出日常决定。

2. 需要他人为其大多数生活领域承担责任。

3. 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同而难以表示不同意见(注:不包括对报复的现实的担心)。

4. 难以自己开始一些项目或做一些事情(因为对自己的判断或能力缺乏信心,而不是缺乏动机或精力)。

5. 为了获得他人的培养或支持而过度努力,甚至甘愿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6. 因为过于害怕不能自我照顾而独处时感到不舒服或无助。

7. 在一段密切的人际关系结束时,迫切寻求另一段关系作为支持和照顾的来源。

8. 害怕只剩自己照顾自己的不现实的先占观念。

依赖性人格障碍有哪些类型?

  • 轻度依赖性人格障碍;
  • 中度依赖性人格障碍;
  • 重度依赖性人格障碍。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此病较为常见,总患病率为1.21%[1],尤其是女性、家庭不完整或者有童年不幸遭遇的人群,容易得依赖型人格障碍。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一般通过药物及心理方法治疗。但治疗难度比较高、治疗时间比较长,需要良好的依从性,和患者完整的家庭支持系统。如不及时治疗很少能够自愈,病情会越来越重,治疗难度越来越大。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依赖型人格障碍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如何有效治疗占有欲过强的心理问题?

占有欲强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对他人过度的关注和控制。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与一种被称为‘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心理疾病有关。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常常因为对亲密关系的过度依赖,而出现焦虑、恐惧和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治疗依赖型人格障碍通常需要综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家庭系统治疗,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学会独立和自我控制。药物治疗则通常用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与专业的心理医生保持密切合作,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意识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健康饮食指南

3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何情绪低落?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探讨

你好,你最近可能有些情绪低落的倾向,这种情绪低落可能与你的生活环境、个人性格以及学习压力过大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根据你的症状,我建议你尽早去看心理医生,进行专科的心理测试检查。通过明确诊断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规范性的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以防止发生意外。 依赖型人格障碍与其他人格障碍一样,评估时需要考虑是否有共病,比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如果存在共病,治疗时需要首先关注共病的治疗。共病治疗好后,对于残存的人格障碍,一般建议心理治疗。这种治疗旨在帮助患者增强自我、增强自信、认知自己的能力,激活潜力,以实现能够为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相对较长的时日,但大多数人经过心理治疗后会获得帮助和收获。 如果评估结果显示你没有共病,仅仅是依赖型人格障碍,那么可能不需要药物治疗。即便是药物治疗,效果也可能不会很理想,因为依赖型人格障碍通常弥漫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或行为模式。因此,更多的是需要在心理学层面进行工作。

中医养生之道

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依赖型人格障碍:如何正确诊断与治疗?

依赖型人格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与其他人格障碍一样,治疗的关键在于评估是否有共病。患者可能会同时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精神障碍。针对这些共病,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共病的治疗上。一旦共病得到有效治疗,接下来就可以专注于人格障碍的治疗。 对于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心理治疗是首选。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在心理学层面得到帮助,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激活自身潜力,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和决策承担责任。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大部分人通过心理治疗都能获得显著的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没有共病,单纯的依赖型人格障碍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因为依赖型人格障碍往往弥漫在生活中各个领域,药物治疗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例如,如果患者表现出睡眠障碍和心境低落,可能会被诊断为抑郁症。在这种情况下,口服抗抑郁药物是必要的。建议可以口服一些起效较快的抗抑郁药物,如文拉法辛胶囊、艾司西酞普兰片。具体用法用量需参考说明书。

健康驿站

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识别和治疗抑郁症与依赖型人格障碍?

你好,你是否曾经感到过情绪低落、消极自卑,甚至过分依赖他人?这些可能并不是简单的情绪波动,而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信号。抑郁症和依赖型人格障碍都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们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小的困扰。 抑郁症是一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的疾病,它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当大家出现这类疾病的时候,就要及时去进行治疗。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之一就是保持健康的饮食起居习惯。饮食要清淡、营养,平时多吃水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此外,生活上注意早睡早起,保持每天都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生活无要规律,这些都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的痛苦。 而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就医指征包括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当患者频繁出现情绪低落、消极自卑、过分依赖他人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病情持续加重,导致其出现自伤的行为时,应当立即就医,进行全面、规范的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情。如果依赖型人格障碍未被及时治疗,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并发症时,需要立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

医疗数据守护者

3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抑郁症和依赖型人格障碍?

您好,抑郁症和依赖型人格障碍都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们的主要表现包括心情高兴不起来、持续性情绪低落、忧郁和心境恶劣。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调整心态、多接受阳光与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生活至关重要。而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就医指征包括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和引起并发症。当患者频繁出现情绪低落、消极自卑、过分依赖他人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如果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应立即进行全面、规范的治疗。此外,依赖型人格障碍若未被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并发症,这时需要立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

医疗数据守护者

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抑郁症?如何应对依恋型人格障碍?

在电视新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某某因为抑郁症而离世的消息,这不禁让人感到担忧: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现在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最近,我也觉得自己心里闷闷的,是不是也患上了抑郁症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躁狂型抑郁症的症状。处在躁狂期的患者,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会自我感觉出奇的良好。比如,认为自己的身体从未如此健康,精力从未如此充沛。认为自己才思敏捷,一目十行等等。这种狂躁型抑郁症症状往往会促使患者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其次,我们来看看依恋型人格障碍。依恋型人格多指依赖型人格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分依赖、严重缺乏独立性。这类人群常表现为自感无能、适应能力差、极端顺从。具体来说,这类人群的独立生活能力低下,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依赖他人协助;自己感到无能、愚笨也缺乏精力,要求并依赖他人在自己生活重要问题上作出决定或承担责任;患者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对不良的应激性事件难以有效地应对;严重时会完全屈从他人的意志,容忍他人对自己进行摆布。 依赖型人格障碍应与表演型人格障碍相鉴别。后者沉溺于自我夸耀,而没有前者的自我贬低的表现。若存在类似依恋型人格的症状时,需要评估该个体是否具有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疾病。如果有,需要在临床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重点治疗;如果经评估没有精神障碍疾病,则证明依恋成为了该个体的常规认知或行为模式,则需要在心理学层面帮助患者增强自我、增强自信以及激活潜力。

老年健康守护者

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有效治疗依赖型人格障碍和抑郁症的共病?

依赖型人格障碍与其他人格障碍一样,最主要的是要评估是否有共病,是否合并了其他的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如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容易共病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当其有合并的共病时,则重点治疗共病,共病治疗好之后,对于残存的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一般建议心理治疗,在心理学层面帮助其增强自我、增强自信、认知自己的能力,激活潜力,以实现能够为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而且可能是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但大部分人经过心理治疗后会获得帮助跟收获。 抑郁症与失眠的关系密切,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伴有失眠症状,而长期失眠也可能会引发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当患有抑郁症时,患者的大脑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可能会失衡,从而影响睡眠。此外,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压力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导致失眠。 失眠则是指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长期失眠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 对于抑郁症和失眠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和助眠药物。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心理动力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生活方式调整也非常重要,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减少咖啡因和烟草的摄入等。 此外,患者和家属也应该积极配合治疗,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支持和理解。同时,如果失眠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药事通

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抑郁症和依赖型人格障碍?

你好,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不要太过紧张,这会让你的病情更加严重。 首先你要对你的亲人讲清楚,让他们陪你到当地的精神科再做具体的检查和治疗。 建议你用中药治疗。中药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安全性高的优点。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频繁出现情绪低落、消极自卑、过分依赖他人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 2.病情加重 患者的病情持续加重,导致其出现自伤的行为时,应当立即就医,进行全面、规范的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情。 3.引起并发症 依赖型人格障碍未被及时治疗,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并发症时,需要立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

医疗故事汇

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摆脱嗜睡困扰,走出依赖型人格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总是嗜睡的情况,这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那么,如何有效缓解这种嗜睡症状呢?首先,我们需要调整个人的生活规律。早晨早起,晚上尽早睡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呼吸代谢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为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提高身体活力,缓解嗜睡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嗜睡的原因可能源于心理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个人产生精神刺激。对于一些患者,药物治疗也是一种选择。例如,哌甲酯和苯丙胺等药物可以兴奋中枢神经,从而改善身体疲劳和嗜睡的症状。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依赖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可能很难在没有别人支持、建议和依赖的情况下独立决策。他们需要别人的过度保护与建议,甚至在小事上也难以做出决策,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经验不足,不足以应对生活。这种依赖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在决策后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不良后果而寻求他人帮助。 因此,无论是调整生活规律、进行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亦或是克服依赖型人格障碍,关键在于自我认知和积极寻求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嗜睡的困扰,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全球医疗视野

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依恋型人格障碍:中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如何有效缓解症状?

依恋型人格,也常被称为依赖型人格障碍,其特征是过分依赖他人,严重缺乏独立性。这类人群通常表现出自感无能、适应能力差、极端顺从等症状。 首先,缺乏独立性是这类人群的显著特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其次,自感无能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和精力,常常依赖他人为自己做出重要决定,并沉湎于被遗忘、遗弃的恐惧之中。适应能力差意味着他们难以应对变化,对不良应激性事件的应对能力较弱,容易引发神经共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极端顺从则表现为完全屈从他人的意志,容忍他人对自己进行摆布,缺乏进取心,甚至不会主动享受生活,一些基本目标只能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实现,也常常将责任推给他人。 在诊断依恋型人格障碍时,需要与表演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后者沉溺于自我夸耀,而前者则表现出自我贬低。若存在类似依恋型人格的症状,需要评估个体是否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若有,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若无,则表明依恋已成为个体的常规认知或行为模式,需要从心理学层面帮助患者增强自我、增强自信以及激活潜力。 针对依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建议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解郁、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

医疗之窗

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