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

别名:小儿非伤寒沙门菌感染

就诊科室:

儿科 传染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介绍
  • 是一种发生在儿童群体的急性传染病
  • 急性肠炎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 通过药物控制感染、灭菌和缓解临床症状,预后较好

简介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是除伤寒沙门菌(包括伤寒沙门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沙门菌(包括都柏林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玛利那沙门菌等)感染儿童出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动物是人类非伤寒沙门菌病的主要感染来源,常见的有家禽(如鸡、鸭、鸽子等)、牲畜(如牛、羊等)和家养的宠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本病较常见,尤其在温度较高的5~7月为疾病的高发时段。以急性肠炎(突发的恶心呕吐和剧烈的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作为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若不及时加以控制的话,除了会影响患儿自身的身心发育,还会传染给身边其他人群,所以要引起重视。现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避免接触传染源和药物抗菌治疗,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肠炎表现(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及脐周和右下腹绞痛),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菌血症表现(主要症状有发热、寒战、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等)。

诊断依据:

作为传染病的一种,除了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更准确的依据是在细菌培养中发现致病的其他沙门菌。在诊断前询问详细询问有无动物接触史可辅助判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

属于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

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1. 直接接触:主要通过食用未经完全消毒灭菌的食物造成感染。
  2. 间接接触:其他沙门菌通常出现在家禽、牲畜身上,且被感染的动物无明显症状表现。如果此时接触被感染的家禽、牲畜或者已被加工的成品食物,可造成感染。
  3. 粪-口传播:携带病毒的患者的粪便可含有其他沙门菌,如果未经统一消毒处理,经下水道流经其他水域,这些水域的水源也可成为携带病毒的液体,通过使用造成感染[1]

怎么预防?

对儿童而言,食用高温灭菌的卫生食物可有效预防其他沙门菌的感染。在野外游玩,要及时进行洗手或者手部消毒,减少携带病菌的危险[1]

是否常见?

比较常见。约半数报道的病例发生在年龄<20岁的人群,三分之一发生在年龄≤4岁的小儿。在美国,这一特定年龄群的发病率为159/100000。我国发达地区较少见,但是在畜牧业或者家禽养殖业地区较多见[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通过药物控制其他沙门菌,缓解临床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使感染加重,最终导致患儿死亡。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相关问诊记录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四个方面。首先,对于病情严重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应使用山莨菪碱、低分子肝素改善微循环;对剧烈呕吐或腹泻频繁者,应静脉滴注适量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有酸中毒时,应酌情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或11.2%乳酸钠注射液;因脱水严重而致休克者,应积极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积极作抗休克治疗。 其次,患儿需卧床休息,多饮水(清开水或淡盐水),饮食以流质为主,恶心、呕吐明显的患儿亦可短期禁食,恢复后逐渐改为普通饮食。药物治疗方面,抗生素治疗是关键,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对沙门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杀灭病原菌,以控制感染。对于局部有脓肿形成者,可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以去除感染灶,减少毒素吸收。总的来说,治疗周期为2~6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治疗费用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医疗星辰探秘

1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是如何引起的?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是由非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进食被沙门菌污染的肉类食品、蛋制品和乳制品等而引起发病。这种疾病的传播方式多样,包括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其排泄物、食用未经充分烹饪的受污染食品等。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免疫系统的成熟度和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小儿更容易受到沙门菌的感染。 在一项研究中,一名4岁的男孩因食用未经充分烹饪的鸡肉而感染了沙门菌。他的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和呕吐,经过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疗法,男孩最终康复。这个案例突显了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潜在危险性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能包括胃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和局部化脓感染型等不同形式。早期识别和诊断对于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和看护者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在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及时就医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 预防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最佳方法是采取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食品安全措施。家长应教育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确保食物在烹饪前彻底清洁和消毒,避免生食和半生食的摄入。同时,定期检查家中宠物的健康状况,避免与患病动物接触,也是预防沙门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老年健康守护者

1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有哪些症状?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和局部化脓性感染型。其中,胃肠炎型最为常见,患者会出现急骤的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伤寒型则与轻型伤寒相似,但潜伏期较短,病程也较短;败血症型起病多急骤,高热持续1~3周不等,肝、脾常肿大;局部化脓性感染型则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哭闹、烦躁不安等,继而出现局部化脓性病灶。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案例。该患儿是一名3岁的男孩,突然出现了高热、腹泻等症状。经过详细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胃肠炎型。通过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性疗法,患儿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改善,病情逐渐好转并最终痊愈。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症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菌的毒素和侵袭性。细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引起胃肠道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该注意给孩子提供清洁卫生的饮食环境,避免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如果孩子出现了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症状,家长们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同时,家长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日常保养措施来帮助孩子恢复健康,例如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等。只有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才能使孩子尽快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癌症防治先锋

16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长期治疗策略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夏季和秋季。这种感染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和腹痛等。治疗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的康复期。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首先,母乳喂养是预防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重要手段。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免疫系统,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同时,保持患儿清洁,防止交叉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可以帮助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诺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则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组合,可以杀灭致病菌,减轻症状,防止继发感染。沙丁胺醇气雾剂可以缓解呼吸困难,促进康复。山莨菪碱、低分子肝素、氨基乙酸或氨甲苯酸主要用于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治疗纤溶亢进等。氢氯噻嗪则可以降低颅压,治疗脑水肿。 手术治疗也是治疗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脓肿引流术可以有效地引流脓肿、减压、防止感染扩散、冲洗治疗等。对于并发骨髓炎、脓胸、关节炎等的患儿,手术治疗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 最后,日常保养也是治疗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重要环节。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带有沙门菌的食物和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绿色医疗倡导者

1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症状、治疗与预防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感染疾病,尤其在夏秋季节更为普遍。这种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腹痛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休克、脑水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血液和粪便检测来确认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也非常重要。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其次,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避免生食和半生食。最后,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庭环境,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等易受污染的区域。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不幸患上了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不要恐慌,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多喝水,多休息,有助于加速康复。

跨界医疗探索者

1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日常治疗与保健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由沙门菌属细菌引起。这种感染在儿童中尤为常见,特别是在夏季和秋季。孩子们可能会出现发烧、腹泻、呕吐和腹痛等症状。如果您的孩子出现这些症状,首先要做的是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以防止脱水。同时,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并在必要时就医。 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因为这种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然而,如果孩子的病情严重,或者存在并发症的风险,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生素。选择哪种抗生素取决于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处方使用抗生素。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日常保健措施可以帮助缓解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症状。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教育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并确保他们在上厕所后、吃饭前和接触宠物后都洗手。其次,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禽类和蛋类。最后,定期清洁和消毒家中的表面和玩具,特别是在孩子生病时。 如果您怀疑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应该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大便样本的化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如果确诊为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医生将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请记住,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之路

20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分开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由于它可能与其他疾病出现相似的症状,因此容易造成误诊。为了帮助家长们正确识别和区分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与其他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易混淆疾病的鉴别诊断。 一、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症状与鉴别诊断 1. 胃肠炎型 (1)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大便呈黄色水样,细菌培养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2)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潜伏期6-12小时,症状包括腹痛、发热、腹泻、呕吐等,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血水样,细菌培养可检出副溶血弧菌。 (3)大肠埃希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2-20小时,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恶心等,大便呈黄色水样,细菌培养可检出大肠埃希杆菌。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4-12小时,症状包括腹痛、发热、腹泻、呕吐等,大便呈黄色水样,细菌培养可检出变形杆菌。 (5)霍乱:潜伏期1-3小时,症状包括剧烈腹泻、呕吐、失水等,吐泻物呈米泔水样,细菌培养可检出霍乱弧菌。 (6)化学毒物和生物毒物性胃肠炎: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可伴有肝、肾、神经系统损害,吐泻物及食物可检出毒物。 2. 伤寒型和败血症型 (1)伤寒和副伤寒:症状包括发热、腹泻、腹痛等,可有相对缓脉、玫瑰疹等并发症,血肥达反应及血、大便、骨髓培养等结果可作鉴别。 (2)败血症:症状包括发热、寒战、皮疹等,常可找到原发病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多升高,血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 二、预防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方法 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3.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4. 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医者荣耀

33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患得了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会出现哪些症状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顾名思义,是指除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沙门菌引起的感染。这种感染在临床上表现多样,症状各异,了解其症状特点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潜伏期。根据不同情况,潜伏期可以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其中,急性胃肠炎型沙门菌感染,如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仅数小时。而败血症型沙门菌感染,如伤寒型,潜伏期较长,可达数天。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几种常见临床分型: 1. 急性胃肠炎型: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腹痛,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发热。腹泻表现为水样、黏液状或脓血便,伴有腥臭味。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症状。 2. 败血症型(伤寒型):此型病情较重,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皮疹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 3. 局部感染型:此型常见于婴儿,主要表现为局部感染,如脑膜炎、蜂窝组织炎、脐炎等。 除了上述症状,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还可能伴随以下并发症: 1. 肺部感染: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咳嗽、肺炎等症状。 2. 心包炎: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心包炎。 3. 泌尿系感染: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尿路感染。 为了确诊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医生通常会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流行病学史包括接触史、进食史等。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支持治疗: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 3. 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吐、止泻等。 预防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加强卫生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蛋类等食物,注意食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药事通

3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困扰。为了更好地治疗这种疾病,以下是一些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1. 液体疗法:首先,需要进行液体疗法,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输血浆或新鲜血。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可以应用静脉高营养。 2. 腹胀问题:如果出现腹胀症状,可以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方法。同时,可以考虑使用酚妥拉明(每次0.5mg/kg,2~4小时1次,加于小壶静点)进行治疗。 3. DIC问题:病情较重的患者常常合并DIC,需要及时应用山莨菪碱(654-2)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醣酐减少血液黏滞度(每次1ml/kg)。肝素1mg/kg,4~8h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如果发生纤溶亢进,可以加用氨基己酸或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 4. 休克或脑水肿问题:如果合并休克或脑水肿,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 免疫缺陷问题:对于小婴儿和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及时发现败血症及局部感染并予以治疗。同时,应特别强调母乳喂养,切忌滥用抗生素。 二、抗生素治疗 1. 轻症病例:对于轻症胃肠型病例,最好不用抗生素,依靠自身免疫力来控制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及一、二代头孢菌素,均多数耐药。因此,应用不敏感抗菌药非但不能控制感染,反使肠道菌群紊乱,延长排菌时间。 2. 重症病例:对于重症及败血症患儿,沙门菌特别是鼠伤寒多重耐药者及小婴儿、免疫缺陷者,特别是肠外感染,治疗比较困难。目前认为首选药物是喹诺酮类药,如诺氟沙星每天10~15mg/kg,如抗药则改用环丙沙星每天10~15mg/kg,口服或静脉滴注。对于重症败血症及肠道外感染如脑膜炎等,最好选用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噻肟(即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头孢三嗪)等,75~10mg/(kg·d),静脉滴注。 三、预后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的病死率在2%~24%之间,其中新生儿病死率达20%~30%以上。年龄越小,排菌时间越长。曾报道最长1例排菌时间达156天。

医者荣耀

3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