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由不同病原体导致
- 可侵犯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消化道等
- 部分可治愈,部分导致死亡
简介
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院内感染。潜伏期不明的感染和发生于住院后48~72小时内者,均应视为院内感染。病因包含可能感染各种微生物,可能侵犯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临床上可出现发热、咳嗽、尿急、皮肤感染、休克等症状。治疗方法按照原发病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根据感染情况评判是否可治愈[1-3]。
疾病类型[1-3]:
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泌尿道感染:尿急、尿痛、尿频、发热等症状;
手术期间伤口感染:伤口红、肿、热、痛、发热症状;
消化系统感染:恶心、腹泻、腹痛等症状;
皮肤感染:皮肤出现脓皮病、疖、疱疹等;
败血症:全身血液感染,出现发热、休克等症状。
症状表现[1-3]:
发热、咳嗽、胸闷、尿急、尿痛、腹泻、腹痛、皮肤疖、全身感染等症状。
诊断依据[1-3]:
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出现上述感染症状,行血培养等相关培养出病原体,或原有疾病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或原有病原体上出现新的病原体,或新生儿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可诊断为院内感染。
是否具有传染性[1-3]?
根据病原体决定,如病原体有传染性则可能传染其他人。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1-3]?
根据病原体不同,传染方式不同。
- 传染源:一般是医院内携带病原体患者;
- 传播方式:包括血液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
怎么预防[1-3]?
医院感染与预防控制部门应及时制定预防疾病方案和措施,并对发病率高的疾病进行院内培训,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包括隔离患者,消毒患者排泄物,禁止滥用抗生素等。
是否常见[1-3]?
常见。呼吸道院内感染最常见,约占50%以上,发病率在5%左右。败血症发病率约2%左右。
是否可以治愈[1-3]?
部分可治愈,主要根据病原体及患者个体情况判定,主要是对因治疗,缓解症状。
是否遗传[1-3]?
否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如何治疗绿脓杆菌感染?


医者荣耀
文章 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多久见效?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如何快速消除皮肤床单感染?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如何应对绿脓杆菌感染?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如何治疗绿脓杆菌感染?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如何有效治疗绿脓杆菌感染?


运动与健康
文章 绿脓杆菌感染如何治疗?


医者仁心
文章 如何有效防治绿脓杆菌感染?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如何应对绿脓杆菌感染?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了解疾病、治疗及预防方法


家庭医疗小助手


陈念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蒋卫民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董莉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