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乏典型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及误诊
- 晚期表现为腹痛、呕血、黄疸、呕吐、腹部包块
- 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方式是手术
简介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不包括肝胰壶腹部、胆总管下段以及胰头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0.035%。十二指肠癌多见于26~83岁的人群,男女之比为1.45∶1,平均年龄54岁。该病起病比较隐匿,发病率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常常早期诊断困难,容易漏诊及误诊。早期多无不适,易被忽视,进展后可出现上腹部胀痛、呕血、便血、黄疸、呕吐。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根治性切除以及综合治疗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生存率的关键[1-3]。
症状表现[1、2]: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尤其早期多无不适,易被忽视,进展后可出现上腹部胀痛、呕血、便血、黄疸、呕吐。
诊断依据[3]: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根据上腹部胀痛、呕血、便血、黄疸、呕吐、腹部包块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十二指肠镜(镜下可直接观察到癌肿部位、范围大小、凹陷或隆起,可取材送病理检查)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影像学表现为肠壁僵硬,蠕动消失,黏膜皱襞破坏,管腔不规则狭窄,腔内菜花状缺损和不规则龛影)等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可确诊。
疾病类型[1、3]:
1.根据病理检查可分为: 息肉型、 溃疡型、 环状溃疡型、 弥漫浸润型。
2.根据组织学检查可分为: 腺癌,约77%的十二指肠癌是腺癌。主要为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 平滑肌瘤; 肉瘤; 淋巴瘤; 胃肠道间质瘤(GIST); 鳞状细胞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3.根据十二指肠是否为原发部位分为: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转移性十二指肠癌。
是否常见[1]?
不常见,发病率为0.035%,。十二指肠癌多见于26~83岁的人群,男女之比为1.45∶1,平均年龄54岁,高发年龄>50岁。
是否可以治愈[2]?
部分可以治愈,手术切除是病人可能获得根治的唯一方法,首选术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还可以选择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乳头部局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等。
是否遗传[1、2]?
否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是
50岁女性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水肿和胰腺炎,导致下食困难,医生建议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进行治疗,患者询问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1
我经常胃反酸水、打嗝和上腹部疼痛,胃镜显示是十二指肠水肿导致的,想知道如何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6
老年人大肠炎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肿瘤,如何安全有效地补充营养?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2
文章 68岁老人抗原阳性,十二指肠癌,咳嗽血压高,需要辉瑞和阿兹夫定,怎么办?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十二指肠癌晚期伴多处转移患者能吃排毒养颜胶囊吗?
药事通
文章 爷爷的肝癌转移情况不确定,需要做什么检查?
病友互助家园
倪晓凌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程合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从俊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