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是发生于儿童的良性食管疾病,贲门位于食管和胃的交界,是胃的入口。小儿贲门失弛缓顾名思义就是小儿贲门松弛障碍、食管蠕动减弱,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定义为神经性食管动力功能障碍性的疾病。患儿主要表现出吞咽困难、食管反流、呕吐、胸骨疼痛,甚至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营养不良等症状。本病为少见病,发病率较低,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可解除症状。
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不明显,仅偶尔吞咽困难,随着病情发展,吞咽困难加重、有食物嵌顿感、出现反流呕吐、胸骨疼痛、咳嗽、咳痰、营养不良、出血、贫血等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识别,影像学检查食管形态特征,食管压力测试对诊断和疗效均有重要意义,是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金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内镜检查、食管排空时间测定、乙酰胆碱试验等辅助检查。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有哪些类型?
根据发病原因分为:
- 原发性小儿贲门失弛缓症;
- 继发性小儿贲门失弛缓症。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症属少见病症,发病率仅约为1/10万,4岁以下儿童仅占4%以下。在儿科患儿中,学龄前儿童少见,平均发病率年龄8.8岁,仅5%在新生儿期发病,20%发生在1岁以内。男女发病情况接近,从出现临床症状到诊断的平均病程约为23个月[1]。
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可治愈,通过正规治疗如药物治疗、内镜介入或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
是否遗传?
是,有一定遗传因素。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孩子出生55天,后信没有闭合,42天体检时发现,伴有黄疸,已做肝功、甲功和脑超检查,目前黄疸消退,总胆汁酸高,后信摸起来不软,医生建议做头颅核磁检查。患者男性5个月4天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2
宝宝后囟门未闭合,出生时有颅内出血,总胆汁酸高,不会追听,是否正常?患者男性5个月3天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
总交流次数:27
新生儿4天,前囟门几乎闭合,是否正常?患者女性36岁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45
文章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及案例分享


健康百科
文章 孩子吞咽困难的多元化处理方法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能病因是什么?


运动与健康
文章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是如何影响患儿的?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病因、诊断和治疗


医疗之窗
文章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是如何影响消化系统的?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早期症状与治疗方法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调理之道,家长必知


远程医疗新视界


王恩会
主治医师
小儿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余更生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黄敬
主治医师
小儿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