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白喉性心肌炎

白喉性心肌炎

别名:白喉心肌炎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白喉性心肌炎介绍

简介

白喉是一种由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白喉棒状杆菌,主要临床表现有咽扁桃体和(或)喉炎、咽喉部典型灰白色假膜形成及其外毒素所致中毒症状,如发热、呼吸加快等。严重者可以合并心肌炎,称为白喉性心肌炎,是白喉最严重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疫苗接种政策的有力实施,发病率已明显控制。白喉性心肌炎多见于儿童,冬春多发,主要由飞沫传染,也可间接传播。本病大部分能治愈,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已很少能见到该病,目前大部分患者能治愈。若不及时对症处理,预后较差,并发重度传导阻滞者,病死率很高。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高烧、乏力、咽部灰白色假膜。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高烧、乏力、咽部灰白色假膜异常等表现,结合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表现为感染、房室传导阻滞,可明确诊断。

白喉性心肌炎有哪些类型?

疾病的进展程度分别为:

  • 潜伏期:潜伏期为1日至10日,平均2~4日。未见明显症状或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典型症状期:咽扁桃体红肿、咽喉部典型灰白色假膜形成,颈淋巴结肿大,颈部肿大如“牛颈”。并见白喉外毒素所致中毒症状,如高热、呼吸急促呕吐等;
  • 恢复期:周围循环衰竭常在病程第1周末发生。患儿突然出现皮肤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加快而弱、血压下降,可能由于白喉杆菌外毒素作用于血管运动中枢或末梢血管所致。心肌损伤常发生于病程的第2周末或第3周初。患者突然发生心律失常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出现皮肤苍白或青紫,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不能平卧,脸部水肿,尿量减少,肺部出现啰音,肝大,心音低钝,可出现舒张期附加心音或心律不齐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通过飞沫传播,流行季节为冬季。佩戴口罩阻断病原或注射疫苗获得免疫均可阻断传播。

是否常见?

否,多见于儿童,冬春多发。

是否可以治愈?

大部分能治愈。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已很少能见到该病,目前大部分患者能治愈。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白喉性心肌炎相关问诊记录

患者心肌酶偏高,但未超过两倍,医生建议继续观察,暂不需要用药。同时,患者的孩子偶尔打呼噜,医生建议去耳鼻喉科检查是否有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肥大。

就诊科室:中医儿科

总交流次数:26

医生建议:如果心肌酶值超过两倍,可能需要用药治疗。对于孩子打呼噜的情况,建议去耳鼻喉科检查是否有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肥大,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

张炫炜

副主任医师

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

查看详情

三岁半宝宝,咽峡炎康复一周后最近两天出现连续小声音咳嗽,无痰,症状昨夜开始。家长担忧,寻求医疗建议。患者男性3岁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22

医生建议:根据描述,宝宝咳嗽可能涉及喘息、喉炎或合并心肌炎,建议尽快就医检查以明确诊断。生活中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如需用药,请遵医嘱,不要自行购药给宝宝服用。及时就医是关键,希望能早日康复。

朱杰

主任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出现了胸部刺痛的症状,已阳后10天,但这两天在正常情况下时不时有刺痛感。患者同时有慢性支气管及咽炎,遇冷常发作咳嗽。医生建议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以排除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并指出慢性支气管及咽炎与胸部刺痛无关,除非患者有长时间的咳嗽。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11

医生建议:建议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并注意观察咳嗽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同时,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阳鹏

主治医师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白喉性心肌炎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心肌炎真的很难好吗?

心肌炎并不会很难治,绝大多数心肌炎的预后良好,只要治疗得当,不会遗留任何后遗症。 心肌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因此强调早期、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患者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预防心肌炎的关键在于病因预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感冒。对于易感冒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病毒感染是心肌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病毒感染至关重要。一旦感染病毒,患者应及早治疗,合理休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其他心肌炎的病因如风湿、白喉、梅毒、过敏反应等,也需要防止其产生和侵犯心脏。

中医养生之道

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喉性心肌炎的鉴别与治疗策略

白喉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心脏肌肉。与病毒性心肌炎相比,白喉性心肌炎的鉴别点在于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首先,白喉杆菌感染通常伴随咽扁桃体喉炎等症状,咽部会出现典型的灰白色假膜和中毒症状。其次,在血常规检查中,白喉性心肌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而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最后,细菌学检查可以在假膜和黏膜的交界处找到革兰氏阳性杆菌或白喉杆菌,这是白喉性心肌炎的重要诊断依据。 白喉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性治疗。抗生素可以有效清除白喉杆菌感染,而支持性治疗则旨在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对于心肌炎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ACEI等药物来控制心脏负荷。同时,患者需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预防白喉性心肌炎的关键在于接种白喉疫苗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不共用餐具等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已经感染白喉杆菌的患者,及时就医和接受规范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药事通

1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喉性心肌炎:病因、诊断与治疗

白喉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该病主要表现为咽扁桃体炎或喉炎,咽喉部形成典型的灰白色假膜,并伴随外毒素所导致的中毒症状。白喉性心肌炎是白喉最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一旦确诊,立即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在临床上,判断白喉性心肌炎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有白喉的诊断;其次,患者需要同时出现心率快、运动乏力、心功能不全、心影扩大、心肌酶学增高等症状。治疗白喉性心肌炎时,除了对白喉杆菌病病菌进行治疗外,还需要积极对心肌炎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心肌保护、休息、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特别是心肌的营养药物必须跟上。 案例:小明是一名健康的年轻人,但他在一次旅行中感染了白喉棒状杆菌。起初,他只出现了轻微的咽喉疼痛和发热,但很快病情恶化,出现了典型的灰白色假膜和严重的中毒症状。医生立即对他进行了白喉的诊断,并发现他同时出现了心率快、运动乏力等症状,确诊为白喉性心肌炎。经过及时的治疗,小明最终康复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预防白喉性心肌炎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和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者等,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接种白喉疫苗也是预防白喉性心肌炎的重要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白喉的患者,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未来医疗领航员

1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喉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白喉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隔离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确诊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卧床休息和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播。药物治疗方面,白喉抗毒素和青霉素是首选药物,能够有效中和毒素和杀灭白喉杆菌。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B1、地塞米松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安置临时或永久的人工心脏起搏器。总的来说,白喉性心肌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日常生活也需要注意。首先,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其次,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最后,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白喉杆菌的物品和环境。 总的来说,白喉性心肌炎的治疗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康复之路

14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喉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白喉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心脏和呼吸系统。患者通常在发病后第一周末及第二周出现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全身不适、咳嗽、声音嘶哑、鼻塞等。假膜可出现在咽、喉、鼻等部位,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肌炎相关表现也很明显,患者常常感到衰弱无力、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率增快或减慢,可能伴有其他心律失常、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 一位名叫小明的患者,在感染白喉性心肌炎后,出现了高烧、咽喉疼痛和全身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他开始出现心悸、气短和水肿等心肌炎相关症状。经过及时的治疗和调养,小明最终康复了。 白喉性心肌炎的并发症也需要引起重视。心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假膜脱落可能引起窒息,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周围神经麻痹,继发感染可能引起支气管肺炎、咽喉炎等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症状和体检结果,进行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等来确诊白喉性心肌炎。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心脏支持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康复。

远程医疗新视界

1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喉性心肌炎的定义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白喉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心肌炎症。这种疾病不仅会导致呼吸道症状,还可能引起心脏问题。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不齐、水肿、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治疗白喉性心肌炎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和安置起搏器等方法。支持治疗可能包括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药物治疗可能涉及使用抗生素和心脏药物,而安置起搏器则是为了帮助控制心率。对于白喉性心肌炎的预防,接种白喉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一个真实的案例中,一名30岁的女性患者被诊断出患有白喉性心肌炎。起初,她只出现了轻微的咽痛和发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症状逐渐加重,包括心跳不规则和呼吸困难。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医生最终确定了她的诊断,并开始了相应的治疗。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管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心脏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 白喉性心肌炎的发生与白喉杆菌的内毒素有关。这种毒素可以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炎症的发生。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除了接受专业的医疗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措施,例如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

医疗星辰探秘

1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喉性心肌炎的引发因素有哪些?

白喉性心肌炎的主要引发因素是白喉杆菌感染所致。这种感染会导致心肌损害,主要与白喉杆菌内毒素对循环系统,特别是心肌细胞及传导系统的损伤有关。白喉杆菌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后,在上皮细胞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进而为病菌的继续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外毒素通过血循环扩散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心脏、肾脏和神经系统对其最为敏感。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透明性变,心肌纤维及传导系统出现水肿、充血、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坏死。例如,一位年轻的患者在感染白喉杆菌后,出现了心脏功能下降和心律失常的症状,经过详细检查和治疗,确诊为白喉性心肌炎。这个案例表明,白喉杆菌感染是导致白喉性心肌炎的重要因素。为了预防和治疗白喉性心肌炎,及时接种白喉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感染者以及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同时,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适当的休息,可以有效控制和改善白喉性心肌炎的症状和预后。总之,了解白喉性心肌炎的引发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至关重要。

医者仁心

1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喉性心肌炎的定义、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白喉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时可以合并心肌炎,成为白喉最严重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这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包括咽扁桃体炎或喉炎、咽喉部典型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外毒素所导致的中毒症状。对于白喉性心肌炎的诊断,首先需要有白喉的诊断,同时合并有心率快、运动乏力、心功能不全、心影扩大、心肌酶学增高等症状。治疗时,除了对白喉杆菌病病菌进行治疗外,还需要积极对心肌炎进行治疗,常用的手段包括心肌保护、休息、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尤其是心肌的营养药物一定要跟上。 例如,一个年轻的女性在感染白喉后出现了心悸、气短和乏力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白喉性心肌炎。医生立即给予了相应的治疗,包括抗生素、心肌保护药物和营养支持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并最终康复出院。这个案例说明了白喉性心肌炎的严重性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白喉性心肌炎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的感染和外毒素的作用。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抗感染、心肌保护和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同时,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预防白喉的传播,例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知感染者等。总之,白喉性心肌炎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医学奇迹见证者

1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喉性心肌炎

白喉性心肌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严重疾病,主要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所致。这种细菌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扁桃体炎、喉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 白喉性心肌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胸闷、乏力等。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心肌坏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由于白喉杆菌产生的毒素具有强烈的毒性,它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尤其是心脏。 治疗白喉性心肌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等。同时,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采用心脏监护、呼吸支持等治疗措施。 预防白喉性心肌炎的关键在于加强儿童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等,也是预防白喉性心肌炎的重要措施。 白喉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疾病,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了解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中医养生之道

2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