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

别名:迷走神经性心律失常,青年期心律失常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急诊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窦性心律失常介绍

简介

由窦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正常范围:青少年和成年人为60~100次/分,婴幼儿、儿童的频率稍快),或窦房结冲动传导障碍所致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本病常见,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但最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各种生理和病理性因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如精神因素、运动、各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以及一些药物(如洋地黄)等。本病一般无特殊症状,只有在心率过低(<60次/分)或过快(>100次/分)时可引起头晕、心悸、胸闷甚至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等。本病以药物治疗(如阿托品)为主,需去除病因和诱因,积极控制原发病;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出现症状及干扰正常生活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治愈,预后良好[1-3]

症状表现:

本病一般无特殊症状,只有在心率过低(<60次/分)或过速(>100次/分)时可引起头晕、心悸、胸闷甚至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等症状。

诊断依据: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如头晕、心悸、胸闷等),结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等)、心电图(显示心率过低或过快)、电生理检查(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2000毫秒)等综合确诊。

窦性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

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症状不同,本病可分为:

  1. 窦性心动过速;
  2. 窦性心动过缓;
  3. 窦性心律不齐
  4. 窦性静止窦性停搏
  5. 窦房传导阻滞
  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目前尚无相关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需积极控制原发病;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可定期随访。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窦性心律失常相关问诊记录

患者因胸闷就医,检查发现窦性心律不齐及部分导联T波改变,询问是否可以使用含丹参、川芎和葛根的药物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对于窦性心律不齐及心肌缺血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含有丹参、川芎和葛根等成分的药物来改善症状。同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能够缓解心前区疼痛的药物,以增强治疗效果。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出现不适立即就医。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对于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也有积极作用。

查看详情

心跳快,早博,睡眠不好或劳累时加重,心脏不疼,能用什么药?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1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描述,您可能存在心律失常,特别是心跳加快和早搏。这些症状可能与生活习惯有关,如饮酒、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首先建议您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同时,建议您有时间去医院进行心脏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心脏问题。对于药物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来确定。请遵医嘱使用药物,并在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改善症状非常重要。

查看详情

患者询问窦性心律不齐是否适合服用某种药物,平时偶尔感觉心跳不规律但无明显不适。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5

医生建议:对于窦性心律不齐,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不建议立即使用药物治疗。建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保持良好心态及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评估。

查看详情
窦性心律失常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窦性心动过缓不治疗能自愈吗?

窦性心动过缓部分情况下可以自愈。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的一种情况,其中一部分患者的心率在静息状态下波动在50-60次/分,这部分患者通常身体健康,如经常运动或运动员,平时在心率状态下没有任何不适,也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运动。 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窦性心动过缓可以不进行治疗,无需过度担心。 然而,对于出现明显过缓症状的患者,如白天静息状态下心室率<50次/分,偶尔可能40次/分,夜间更慢,出现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等,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因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能导致主要脏器供血不足,如脑部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记忆力下降、黑蒙,严重时可能会有晕厥;心脏供血不足表现为胸闷、憋气;肢体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乏力;胃肠供血不足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差等症状。

药事通

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射血分数及轻度反流治疗多久见效?

在滨医附院心血管内科,针对射血分数及轻度反流等问题,医生会进行病情分析。如果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通常不会立即采取治疗措施,而是建议定期复查。对于心率问题,如果患者是窦性心动过缓,即心率低于60次,但并非太低,一般也不需要药物治疗,55次左右的心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射血分数及轻度反流的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果病情轻微,可能不需要特别的治疗,而是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定期复查来监控病情。 对于心率的问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心率水平给出建议。如果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可能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心率过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

癌症防治先锋

11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防治要点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统称,其类型繁多,涉及心脏冲动起源、传导及心律快慢等多个方面。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首先,根据心脏冲动的起源,心律失常可分为两大类:冲动起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 在冲动起源异常中,窦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一类,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停搏和阻滞等。异位心律则是指心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部位,如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逸搏、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颤动等。 此外,冲动传导异常主要包括生理性干扰、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和心室内传导阻滞等。其中,预激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根据心律快慢,心律失常还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以下是一个真实案例:张先生,50岁,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感到心慌、胸闷,甚至有时出现晕厥。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他为房颤。经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张先生的心律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之,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解其类型和特点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癌症防治先锋

1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脏供血不足:如何应对窦性心律中度ST段压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脏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窦性心律中度ST段压低是心脏供血不足的常见表现。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为了明确诊断,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心内科进行咨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确定心脏健康状态。 在治疗方面,硝酸异山梨酯片和复方丹参片是常用的药物。硝酸异山梨酯片可以帮助扩张血管,改善心脏供血;复方丹参片则具有活血化瘀、保护心脏的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建议以低脂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以下是一个案例:李先生,50岁,近期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经检查发现窦性心律中度ST段压低。在医生的指导下,他调整了饮食和生活习惯,并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和复方丹参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的心脏健康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运动与健康

1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窦性心律失常:病因、症状及治疗

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心率问题的咨询。其中,窦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律问题之一。许多患者对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疑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起源点位于窦房结,这是正常心脏跳动的起源。窦性心律失常则是指心脏跳动的起源点异常,导致心率不规律。在心电图上,如果V4、V5、V6导联的ST段出现水平或下斜性压低,且幅度大于等于0.5毫米,那么可以考虑存在心肌供血不足的可能性。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我们通常会建议观察一段时间,不急于使用药物治疗。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我们还会建议他们进行血糖、血脂、血流变等指标的检测,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心肌供血不足的原因。 然而,如果患者出现了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那么我们可以考虑给予一些缓解症状的治疗方法。例如,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于改善心肌供血具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保养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控制饮食,戒烟限酒等,都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预防心肌供血不足的发生。 总之,面对窦性心律失常,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病因、症状、治疗方案等多方面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生物医疗创新站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窦性心率不齐,如何应对与调理

窦性心率不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尤其在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此类症状。窦性心率不齐是指心脏的跳动节律由窦房结控制,但节律不规律,可能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心率不稳定。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乏力等症状。 针对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窦性心率不齐,治疗首先需要改善心肌供血状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调节心率,改善心肌供血。 2. 注意饮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 3.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心脏健康。 4.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心脏康复。 5.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王是一位中年男性,因工作压力较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他患有心肌供血不足和窦性心率不齐。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小王的心脏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症状逐渐消失。

疾病解码者

1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跳过缓患者如何应对西藏旅行

西藏,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吸引着无数探险者和游客。然而,对于心跳过缓的患者来说,去西藏旅行可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心跳过缓,也称为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乏力、胸闷等症状。为了确保安全,建议这类患者在进行旅行前,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张先生是一位资深摄影爱好者,一直梦想着能够去西藏拍摄美丽的风景。然而,他发现自己患有窦性心动过缓。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先生取消了旅行计划,并开始了正规的治疗。 张先生在医院心内科接受了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等。医生根据检查结果,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心跳过缓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除了药物治疗,张先生还注意日常保养,比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适量运动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他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对于一些心跳过缓患者来说,适当的高海拔旅行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但具体是否适合,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精准医疗探秘

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医治疗间歇性预激综合症和窦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日常保养

间歇性预激综合症和窦性心律失常是两种常见的临床心律失常问题。间歇性预激综合症是一种心脏电生理异常,表现为心脏激动在传导过程中存在异常分支,导致心脏跳动提前出现。而窦性心律失常则是指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以外的部位,导致心跳节律不规律。 对于这两种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医治疗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中医认为,间歇性预激综合症和窦性心律失常可能与中医气虚证有关,即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因此,治疗时需要结合四诊辨证论治,通过口服补肺汤等中药来调理身体,促进恢复。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张先生,52岁,患有间歇性预激综合症和窦性心律失常。他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西医治疗,但效果不佳。后来,他决定尝试中医治疗。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张先生开始服用补肺汤。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除了中医治疗,日常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要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医疗新知速递

1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率异常怎么办?如何调整生活保持心脏健康

心率,作为衡量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备受关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心率波动在60-100次每分钟之间,这一范围被称为正常窦性心率。然而,当心率超过100次每分钟时,我们称之为窦性心动过速。虽然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人有些担忧,但实际上并不需要过于紧张。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率偏快,不妨先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以确定具体的心律失常类型。大多数情况下,窦性心动过速是良性的,无需特殊治疗。但为了确保心脏健康,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心率。 首先,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至关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心率。其次,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降低心率。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从而降低心率。 当然,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应该关注一些可能导致心率异常的因素。例如,焦虑、压力、咖啡因摄入过多等都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因此,学会放松身心,调整心态,也是维持正常心率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心脏健康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除了关注心率,我们还应该关注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出现持续的心率过快或过慢,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心率是衡量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关注心理因素,我们可以有效地维持正常心率,保障心脏健康。

医疗之窗

1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应对及日常保养

窦性心动过缓,指的是心脏跳动频率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李阿姨最近总是感到头晕、乏力,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她患有窦性心动过缓。李阿姨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办。 医生建议,李阿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 服用针对窦性心动过缓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以增加心脏跳动频率。 2. 改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吸烟饮酒等。 3. 定期监测心率,了解心脏跳动情况。 4. 如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李阿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率。她发现,在清晨起床之前测量的心率比活动后要低,如果心率低于50次/分,就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确定夜间最慢心率以及活动后的心率变化。 李阿姨的案例告诉我们,窦性心动过缓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心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驿站

1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推荐医生
赵士超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三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脂血症(3例) 血脂异常(1例)
专业擅长:心血管内科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休克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和室性早搏、房速和室速、预激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起搏器;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等);瓣膜性心脏病(瓣膜狭窄和返流);肺栓塞;心肌病(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等);心力衰竭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和高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均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诊疗经验。 简介 赵士超,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知名专家。从事心内科工作近40年,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在荷兰、英国交流学习。在省级、国家级杂志上及SCI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河南省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常委; 河南省医学会高血压学会委员; 河南省老年心血管病学会常委; 河南省医学会行为医学主任委员; 中国性学会中部专家分会(联盟)副会长; 中国性学会中部专家分会(联盟)心理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医药论坛》杂志编委。
好评率:99% 接诊量:2059
王洁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高血压(12例) 胆固醇血症(6例)
专业擅长:高血压,高血脂,心肌病,心衰,肿瘤心脏病,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如冠心病,房颤,高脂血症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3183
吴双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三甲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高血压(2例) 高脂血症(2例)
专业擅长: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早、室早、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周围血管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病等
好评率:100% 接诊量:1404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