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的良性增生性病变,青壮年女性多见
- 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厌油等
- 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可手术,预后良好
简介
胆囊腺肌增生病是胆囊的一种良性、慢性增生性病变,女性多见,既往曾称为胆囊腺肌瘤病、腺样增生性胆囊炎、胆囊憩室病等,表现为胆囊黏膜及腺体增生肥厚、扩大成囊状,穿至肌层深部形成假性憩室(囊状的独立空间),胆囊肌层明显增生,囊壁增厚,囊腔变窄,假性憩室中因充满胆汁而容易形成结石。胆囊腺肌增生病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饱胀不适感、恶心呕吐等。多数胆囊腺肌增生病患者通过定期随访、药物及手术治疗,预后良好,但需要警惕其有可能会发生恶变。
症状表现:
胆囊腺肌增生病患者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饱胀不适感、恶心呕吐等。
诊断依据:
胆囊腺肌增生病依据患者症状及超声检查或CT、核磁检查发现胆囊壁弥漫性、节段性、局限性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结石影像等即可确诊。
胆囊腺肌增生病有哪些类型?
根据病变范围可分为:
1.弥漫型(广泛型):整个胆囊壁呈弥漫性增厚。
2.节段型(环状型):在胆囊颈部或体部形成环形肥厚,在增厚的胆囊壁中段出现环状狭窄。
3.局限型(基底型):胆囊壁局部发生明显增厚,多位于胆囊底部,此型最常见。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相对少见。近年有增多趋势,以35~55岁的中青年女性多见,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51%的病例同时伴有胆囊结石[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可通过手术方式切除胆囊后达到治愈。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患者在单位体检中发现胆囊壁厚度异常,可能是腺肌症,症状包括消化不良,但无疼痛感。
就诊科室:肝胆外科
总交流次数:13

尹国锋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高一学生,胆囊壁沉淀,担心影响飞行员体检,寻求治疗和生活调节建议。
就诊科室:肝胆外科
总交流次数:36

尹国锋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我最近右上腹剧烈疼痛,打了三针山莨菪碱,虽然疼痛缓解了,但总是感觉很困很累,怎么也睡不饱,白天没精神,晚上嗜睡,眼睛酸涩,怕冷,午睡时候被冻醒了,想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就诊科室:中医妇产科
总交流次数:14

潘国伟
副主任医师
扬州洪泉医院
文章 胆囊壁增厚:区分不同情况的重要性


医者荣耀
文章 探索胆囊息肉样变的多种病因及治疗策略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什么是胆囊腺肌增生病?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胆囊腺肌增生病的可能病因有哪些?


健康知多少
文章 胆囊腺肌增生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胆囊腺肌增生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胆囊息肉:一个常见却被忽视的健康问题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胆囊腺肌症可以不做手术吗?

医联媒体
文章 胆囊腺肌增生病需要遵循那些饮食原则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胆囊腺肌增生病如何进行饮食保健


中医养生之道
大家都在问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陈涛
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王帅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