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结缔组织出现较多变性弹性组织的遗传病
- 表现为皮肤细纹变粗、眼底放射状血管样纹等
- 目前无特效手段,多采用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简介
小儿弹性假黄瘤是指全身结缔组织(主要涉及皮肤、眼部、心血管等系统)出现较多弹性组织变性的一种疾病,属于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指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本病的典型表现为皮肤(颈部、腋下等部位皮肤细纹变粗等)、眼底(视盘四周出现放射状血管样纹)及心血管系统(脉搏减弱等)的损害。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临床多采用对症治疗(主要为药物及手术治疗)缓解症状,预后良好,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未经及时有效治疗的患儿,病情可逐渐加重,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2][3]。
症状表现:
本病的典型表现为皮肤(颈部、腋下等部位皮肤细纹变粗等)、眼底(视盘四周出现放射状血管样纹)及心血管系统(脉搏减弱等)的损害[1]。
诊断依据:
临床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皮肤、眼底及心血管等系统症状)、体格检查(视诊患儿皮肤存在网状排列的淡黄色粟粒至米粒大丘疹、眼部(视乳头周围)存在放射状血管纹等改变;触诊患儿皮肤松弛)、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血尿和尿糖阳性);大便检查(便血、黑便)、血液检查(血红蛋白低于120g/L(6岁以下低于110g/L),红细胞低于4×1012/L)}及病理检查(皮肤活检确定弹力纤维存在断裂、变性、退化等病变)等综合做出诊断[2]。
小儿弹性假黄瘤有哪些类型?
根据其遗传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显性遗传(父亲和(或)母亲携带某种基因且发病而产生临床表现,其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也使其发病)
(1)显性Ⅰ型
(2)显型Ⅱ型
2.隐性遗传(父母携带某种基因但不发病,其基因遗传给后代后则使其发病)
(1)隐性Ⅰ型
(2)隐性Ⅱ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本病罕见。目前暂无小儿弹性假黄瘤的具体流行病学数据,但弹性假黄瘤的发病率约为1/100000~1/25000,多为10~20岁发病[1]。
是否可以治愈?
不可以治愈。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临床多采用对症治疗(主要为药物及手术治疗)缓解症状[2][3]。
是否遗传?
是,为常染色体遗传,大多数本病患者可检测到16号染色体短臂上ABCC6基因的失活性突变。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58岁男性,患有弹力纤维假黄瘤30余年,两只眼睛反复出血,视物变形,寻求治疗方法。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5
脖子上出现条纹,疑似弹性纤维假黄瘤,想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法。患者女性34岁
就诊科室:皮肤科
总交流次数:37
脖子右侧出现不明斑块,无痛无痒,如何处理?患者女性26岁
就诊科室:皮肤科
总交流次数:45
文章 小儿弹性假黄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小儿弹性假黄瘤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小儿弹性假黄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如何检查和改善皮肤弹性?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小儿弹性假黄瘤需要做那些检查


智慧医疗先锋者
大家都在问


顾美珍
副主任医师
小儿耳鼻咽喉科
上海市儿童医院


庞冲
主任医师
小儿耳鼻咽喉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吴佳欐
副主任医师
小儿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