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瘘

别名:肺海绵状血管瘤,肺毛细血管扩张症

就诊科室:

胸外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肺动静脉瘘介绍
  • 一种罕见的肺部血管性疾病,多为先天性
  • 临床多表现为咯血、咳嗽、气促、发绀等
  • 通过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一般可治愈

简介

肺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血管性疾病,多为先天性。由于肺内血管丛的血管间隔形成障碍,使毛细血管发育不全,造成动静脉短路,发生异常导致肺内血液分流,肺动脉低氧血通过瘘道不经氧合直接回流至左心进入人体循环。本病患者中,分流量小者可无症状,仅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分流量大或病史较长者,可见咯血、咳嗽、气促、发绀、杵状指等症状。通过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胸部CT、X线、肺动静脉造影等)可确定病变部位,进行确诊。因本病为进行性病变,即使无症状者,也应该接受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本病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如介入治疗)。通过早期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本病患者中,分流量小者可无症状,仅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分流量大或病史较长者,可见咯血、咳嗽、气促、发绀、杵状指等症状。约25%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语言障碍、暂时性麻木、复视等[1]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症状(可无症状表现,也可出现咯血、咳嗽、气促、发绀、杵状指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唇及甲床呈青紫色、杵状指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肺动静脉瘘口)进行诊断。

肺动静脉瘘有哪些类型?

本病可按累及部位分类为:

  1. 单纯型
  2. 复杂型
  3. 弥漫性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发病率约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1.5~1.8,主要好发于中年人[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通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可复发。

是否遗传?

是,本病存在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肺动静脉瘘相关问诊记录

患者疑似卵圆孔未闭和肺动静脉瘘,伴有经期前后头疼症状。寻求医生的专业解答和建议。患者男性36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外科

总交流次数:22

医生建议:建议:根据描述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考虑可能存在卵圆孔未闭。肺动静脉瘘的确诊需要进一步的肺血管造影检查。手术治疗卵圆孔未闭时,一般无法直接观察到肺动静脉瘘。建议在手术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生活中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

路发文

主治医师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查看详情

我是新冠阳性患者,出现了发热、头痛、咽干咽痛、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的症状,已经持续五天了。同时,我有轻度肺气肿和肺动静脉瘘的基础疾病,想知道是否可以使用利托那韦片奈玛特韦片组合进行治疗?患者男性30岁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总交流次数:17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基础疾病,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已经确定。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使用利托那韦片奈玛特韦片组合进行治疗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线下就诊

陈常云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查看详情

头疼,脑部核磁提示肺动静脉瘘,求问原因及治疗。患者女性16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41

医生建议:患者可能患有肺动静脉瘘,建议完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等检查,针对头痛可考虑对症治疗,如布洛芬等。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肺动静脉瘘可能需要对症治疗,如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考虑介入封堵治疗。蛛网膜囊肿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吕思奇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查看详情
肺动静脉瘘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右心声学造影阳性,需要再做发泡实验吗?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为我庆祝生日。可谁知,命运却在暗中捉弄我。头痛、头晕,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我的心脏,无法呼吸。医生说我需要做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三级大量。我的世界瞬间崩塌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像一只迷失的羔羊,四处奔波,寻找答案。经食道超声、肺部加强CT,所有的检查都指向一个方向:卵圆孔未闭合或肺动静脉瘘。可每次的结果都让我失望,医生们的解释也让我越来越困惑。是不是我错了?是不是我太过敏感? 在一次次的打击中,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直到那天,我遇见了她,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医生。她听完我的故事后,轻轻地拍了拍我的手,告诉我:“你没有错,你的右心声学造影结果是阳性的,这是事实。” 她解释说,右心声学造影和发泡实验是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前者主要观察右心的情况,而后者则可以检测到更细微的异常。虽然我的经食道超声和肺部CT都没有发现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没有卵圆孔未闭合或肺动静脉瘘。有时候,疾病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总是躲在暗处,等待时机发作。 她的话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我决定再次做发泡实验,哪怕结果依然是阴性。因为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虽然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但也让我成长了许多。它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未知,如何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相。 最后,我想说,健康无小事,京东互联网医院很靠谱!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犹豫,及时就医吧。因为只有当我们真正关心自己的健康时,才能活得更加精彩。

精准医疗探秘

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子宫螺旋动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项意外的发现:在使用螺旋 CT机进行体检时,共计发现了9例肺动静脉瘘病例。这些病例的患者都经过了临床证实,并且进行了胸部 X线片检查和螺旋 CT增强扫描。我们收集并分析了自1998年至2001年这段时间内的数据,包括5名男性和4名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从43岁到74岁,平均年龄为58岁。 肺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在出生后不久被诊断出来。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所有的病例都是在成年后被发现的,这表明该疾病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被误诊或漏诊。螺旋 CT机的高分辨率和三维成像能力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这种疾病,避免了传统X线片检查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我们建议,任何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成年人都应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螺旋 CT扫描,以排除肺动静脉瘘等罕见但重要的疾病。同时,医生也应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尤其是在面对不典型症状时,应考虑到肺动静脉瘘的可能性。

癌症防治先锋

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动静脉瘘保守治疗无效,出现气短、胸闷等症状,是否有其他治疗方法?

我叫李明,今年45岁,家住在山东省的一个小县城。2013年,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被诊断出先天性肺动静脉瘘,左肺上叶和双肺下叶都有病灶。医生说当时没有明显症状,可以不治疗,于是我就回家了。然而,近年来我开始出现气短、胸闷、咳嗽、流鼻血和贫血等症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今年1月19日,我再次去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显示左肺上叶和双肺下叶有多发不规则高密度阴影,边界锐利,血管分支沟通,临近血管增粗。医生告诉我,这些病灶都考虑是肺动静脉畸形,建议做增强检查。同时,磨玻璃结节也需要随诊。血常规检查显示我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医生开了甲钴胺片和琥珀酸亚铁片给我服用。 我目前可以自理,做家务,并可做简单适当运动。但是,气短、胸闷、偶有咳嗽、流鼻血、痰中偶有血丝等症状仍然困扰着我。晚上睡不着,呼吸不畅,气管有呵呵声,头部垫高后症状减轻。指尖血氧只有84,吸氧后也只能达到93左右。白天还好,晚上就像是在水下挣扎,非常痛苦。 我问医生能不能做封堵或者其他治疗,医生说做不了,因为病灶太多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绝望。医生也很无奈,说如果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处理,但现在我有明显的症状,非常痛苦。医生建议我在家吸氧,控制症状,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 我开始在家吸氧,每天都要吸好几次。虽然这样可以缓解一些症状,但我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我开始寻找其他的治疗方法,希望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后来,我听说京东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在线问诊服务,于是我决定试一试。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我得到了专业的医生建议。医生告诉我,虽然手术治疗不适合我,但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例如介入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医生还建议我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 我非常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他们给了我新的希望。现在,我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尽快恢复健康。同时,我也想提醒大家,健康无小事,遇到问题及时就医,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拖延治疗。京东互联网医院很靠谱,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健康驿站

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代江涛

副主任医师

小儿心胸外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专业擅长:擅长诊治处理小儿心胸外科专业一些较复杂的病症和手术,经皮无切口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经胸小切口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 ;右侧腋下切口治疗不能微创的房缺,部分室缺等。胸腔镜漏斗胸单孔微创;胸腔镜治疗膈疝、膈膨升、食管裂孔疝、肺囊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食管闭锁,肺脓肿等。不能微创其他常见先心病的治疗等。
好评率:100% 接诊量:2137
赵士超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三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脂血症(3例) 血脂异常(1例)
专业擅长:心血管内科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休克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和室性早搏、房速和室速、预激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起搏器;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等);瓣膜性心脏病(瓣膜狭窄和返流);肺栓塞;心肌病(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等);心力衰竭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和高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均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诊疗经验。 简介 赵士超,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知名专家。从事心内科工作近40年,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在荷兰、英国交流学习。在省级、国家级杂志上及SCI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河南省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常委; 河南省医学会高血压学会委员; 河南省老年心血管病学会常委; 河南省医学会行为医学主任委员; 中国性学会中部专家分会(联盟)副会长; 中国性学会中部专家分会(联盟)心理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医药论坛》杂志编委。
好评率:99% 接诊量:1283
郑佳予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专业擅长:心脏瓣膜性疾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 主动脉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微创手术 晚期心脏病 心力衰竭等
好评率:100% 接诊量:578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