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
- 表现为口、唇、舌、面部不自主运动伴手足徐动
- 无法治愈,可通过病因、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简介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种特殊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即锥体外系异常兴奋,肌张力、肌肉的运动协调能力受损,肢体失衡),常见于长期(超过1年)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突然减量或停药之后。本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多巴胺受体超敏、氧化应激与神经元变性、突触可塑性异常等有关,危险因素包括抗精神病药物、非抗精神病药物、遗传、脑外伤、认知功能减退或情感障碍病史、抽烟酗酒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唇、舌、面部不自主运动,伴手足徐动、肢体或躯干舞蹈样动作等。本病致残率较高且无法治愈,还可能出现进食障碍、发音障碍、呼吸障碍、意外伤害等并发症。目前,患者只能通过病因、药物、物理治疗等缓解症状,故本病重在早期预防及诊治。多数年轻患者预后较好,运动障碍症状明显减轻;而老年患者多数恢复较慢,可能死于意外伤害[1][2][3]。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口、唇、舌、面部不自主运动(即口-舌-颊三联征),伴手足徐动、肢体或躯干舞蹈样动作等。发作具有反复性,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减轻。
诊断依据
除了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之外,还需结合体格检查、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血常规、血生化、脑CT、脑部核磁共振等检查来综合诊断此病。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者的发病率为7.7%,而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者的发病率为3%[1]。
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病因、药物、物理治疗等缓解症状。
是否遗传?
是。本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可能与肝脏中的氧化还原酶CYP2D6基因突变有关[1,2]。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勃起功能障碍,想了解治疗药物,并咨询延时效果。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2
性生活时间短,硬度不够,想咨询男性功能药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7
患者咨询使用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性功能障碍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8
文章 糖尿病的运动障碍有哪些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长期用药后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换药后症状反复,是否与新药有关?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吃精分药20年,出现流口水、眼睛上翻等副作用,能用苯海索治疗吗?
康复之路
文章 抽动症怎么办?
疾病解码者
文章 黛力新治疗多久有效?
健康百科
文章 心理科为何不使用黛力新?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吃精神病药后出现打颤,怎么办?
医疗之窗
文章 抽动症:神经调节与综合治疗的必要性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方法与案例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抽动症:早期症状与治疗方法全解析
AI医疗先锋
张志川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周波
主治医师
中医神经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武冬冬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