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又称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严重感染、创伤和大手术后最常见的病死原因。该病多由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中毒、手术等引起。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发病危急,应尽快收入到重症监护室监测治疗。病死率与器官衰竭的数量有关,衰竭的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在我国,本病的总病死率为49.3%,出现2个器官衰竭的患者病死率为17.8%,3个器官衰竭者为47.1%,4个器官衰竭者病死率达77%。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是控制原发病;改善氧代谢,纠正组织缺氧;代谢支持与调理[1]。
症状表现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缺氧、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凝血异常、昏迷等。
诊断依据
医生结合各器官系统表现作出诊断,诊断标准为:
- 循环系统表现:持续一小时的收缩压<90mmHg,或需要依靠药物才可稳定;
- 呼吸系统表现:肺部浸润,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200mmHg;
- 肾脏表现:血肌酐>2mg/dl伴少尿(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或多尿(24小时排尿超过2500毫升);
- 肝脏表现:转氨酶大于正常值2倍(正常值上限为40),胆红素>2mg/dl,或者出现昏迷、行为失常和意识障碍等肝性脑病症状;
- 血液系统表现:血小板<50×109/L或降低25%或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广泛性凝血障碍,导致全身多处青紫,血栓形成);
- 代谢系统表现:人体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出现骨骼肌萎缩、无力;
- 中枢系统表现:格拉斯昏迷评分<7(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高)[1]。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根据病因,可将本病分为:
- 原发性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 继发性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在人群中不常见,是ICU的首要死亡原因,在ICU的患病率为14%[1]。
是否可以治愈?
很难治愈,在我国,本病的总病死率为49.3%,出现2个器官衰竭的患者病死率为17.8%,3个器官衰竭者为47.1%,4个器官衰竭者病死率达77%。积极控制原发病、纠正组织缺氧等,可提高治愈率[1]。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我想了解肚脐下三寸关元穴的作用和如何改善相关问题,最近出现了xx症状。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8
老人卧床两年,器官衰竭,气短,需要选择医用制氧机进行短期应急使用。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28
患者询问关于老人器官衰竭的处理方法。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38
文章 骨髓瘤晚期恶病质症状是怎么回事?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烧伤患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及案例分享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多系统器官衰竭:如何治疗与日常保养?


药事通
文章 睡眠憋气:潜在的健康威胁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应对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合并休克:关键步骤和治疗策略


健康百科
文章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策略与案例分析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病因、症状和治疗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理解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原因、预防和治疗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休克的潜在风险:了解可能的并发症


健康驿站

孙达
主治医师
肾病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成小苗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刘勇
主治医师
肾病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