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皮层性多汗症

皮层性多汗症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皮肤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皮层性多汗症介绍
  • 与大脑皮层活动相关的疾病。
  • 表现为腋窝、手足出汗或者心动过速
  • 治疗上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简介

皮层性多汗症多汗症之一,较为罕见。本病的发作与大脑皮层活动有关,临床表现包括皮层出汗或情绪性出汗、腋窝手足出汗、心动过速等。治疗上药物或手术治疗。预后情况尚可。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皮层出汗或情绪性出汗、腋窝手足出汗、心动过速。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皮层出汗或情绪性出汗、腋窝手足出汗、心动过速表现,结合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阳性,可明确诊断。

皮层性多汗症有哪些类型?

根据出汗的不同因素,该病可分为:

  • 情绪性多汗症:受情绪刺激,乙酰胆碱分泌增多而导致多汗。
  • 掌跖多汗症:此类病人可见心电图异常,可有心动过速。
  • 腋窝多汗:腋部出汗较多。
  • 有皮层多汗症的其他疾病先天性厚甲症、隐性遗传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均可出现皮层性多汗症。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据流行病学调查,以色列青年人群中患病率为2.8%[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当原发疾病得到缓解后病情稳定,部分患者可治愈。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皮层性多汗症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皮层性多汗症患者可以喝牛奶吗?

皮层性多汗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着很多人的日常生活。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大脑皮层活动与多汗相关联,包括情绪多汗症、掌跖多汗症和腋窝多汗症等。虽然这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和尴尬,但是好消息是,喝牛奶并不会加重这种症状,甚至可能有助于改善它。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等。这些营养成分对于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例如,蛋白质可以帮助修复和建立肌肉组织,钙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适量地喝牛奶可以为皮层性多汗症患者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症状。 当然,如果你对牛奶过敏或不耐受,那么就需要避免饮用。同样,如果你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牛奶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或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小心。总的来说,作为皮层性多汗症患者,你可以放心地享用牛奶,但仍然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和任何潜在的风险。

医疗故事汇

2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皮层性多汗症:家族遗传与中医治疗的双重影响

皮层性多汗症,这种看似简单的疾病,却隐藏着复杂的发病原因。虽然目前医学界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家族遗传是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 许多患者从婴儿期或儿童期就开始了他们的多汗之旅。据统计,大部分患者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这可能与患者先天发育不良有关。先天性疾病,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担忧,而皮层性多汗症就是其中的一员。 中医理论认为,先天性发育不良与皮层性多汗症存在一定联系。此外,湿气过重也被认为可能是导致皮层性多汗症的原因之一。 小王是一个典型的皮层性多汗症患者。他从小就患有这种疾病,尤其是在夏天,他身上的汗水就像雨点一样不断地落下。虽然这让他感到十分困扰,但他从未放弃过寻找治疗方法。经过多方尝试,他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那就是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主要采用中药调理,通过改善患者体质,缓解多汗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王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他终于可以在夏天放心地出门了。 皮层性多汗症虽然给患者带来了很多困扰,但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家庭医疗小助手

1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皮层性多汗症:揭秘病因及应对策略

皮层性多汗症,作为一种与大脑皮层活动相关的多汗症,包括情绪多汗症、掌跖多汗症、腋窝多汗症等多种类型。这种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在治疗方面,中医认为皮层性多汗症与脾肺功能失调有关,因此,调理脾肺、增强体质是治疗的关键。具体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具有健脾益肺作用的食物,如鸡肉、鸭肉、鱼肉、蛋类、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除了中医治疗,现代医学也提供了一些治疗方法。例如,通过手术去除部分汗腺,可以有效减少多汗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风险较大,且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燥。 3. 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不透气的衣物。 4. 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总之,皮层性多汗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方法,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争取早日康复。

精准医疗探秘

1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皮层性多汗症治疗:多种方法助你摆脱困扰

皮层性多汗症,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一旦出现,便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皮层性多汗症的方法有多种,除了精神疗法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口服安定药及镇静药: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不适。 2. 外用药物:在非活动期,患者可以在汗腺处外用20%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翌日晨去掉塑料薄膜,清洗腋窝。 3. 手术切除:针对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方法包括选择性切除腋窝活动过度的汗腺或全腋窝汗腺层切除。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还应该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免加重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同时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健康管理专家

1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多汗症日常治疗与护理

多汗症,即局部或全身性出汗过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将详细介绍多汗症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症状。 一、局限性多汗症的治疗 1. 注意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基础,特别是在腋下等易出汗部位,可使用吸汗粉末保持干燥。 2. 手足多汗治疗:可使用5%甲醛溶液外搽,每天2次。此外,还有1%甲醛溶液、0.5%醋酸铝溶液、5%明矾溶液或5%鞣酸溶液浸泡或涂擦掌跖部。20%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睡时搽于手或足上,盖上1层不通气的聚乙烯,手可戴上手套固定4~8h,次晨可以洗涤,连续两夜,以后可3~7天搽1次。 3. 腋窝治疗:在腋窝用6.25%氯化铝,搽后盖上1层聚乙烯再固定,疗效据说较好。 4. 内服药物治疗:常用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颠茄合剂,具有暂时性效果。但有口干等不良反应,故较少使用。 5. 中药治疗:有人用中药桑叶30g,苡米汤700ml,大火煎15min,取汁600ml,分3次服用,疗程1~5天有一定疗效。 6. 镇静安定剂:如溴剂、苯巴比妥等对精神性多汗有效。 7. 外科手术:切除交感神经会造成无汗,故不宜采用。 8. X线照射:局部有一定疗效,但汗腺属于皮肤深部组织,对X线不敏感,若破坏过度,可引起皮肤过分干燥和萎缩,甚至引起放射性皮炎,故除对严重的掌跖多汗症可考虑使用外,一般不使用。 二、皮层性多汗症治疗 1. 放松情绪,心理治疗。 2. 颈、胸或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可改善,但可导致代偿性热力性多汗症(以躯干为主)。 3. 10%戊二醛溶液,每周数次直至获得理想效果;10%鞣酸(70%酒精配制),每天外搽1次;乌洛托品凝胶外用,20%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在睡前封包数小时;或3%~5%甲醛(福尔马林)外搽;手足多汗药水;0.5%醋酸5%明矾溶液湿敷。 4. 中医治疗:健脾利水,可内服除湿丸。外用药:苍肤水或干葛水煎外洗。

未来医疗领航员

1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皮层性多汗症有什么症状

皮层性多汗症是一种常见的汗腺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出汗过多。本文将详细介绍皮层性多汗症的症状、诊断、治疗以及日常保养等相关知识。 一、皮层性多汗症的症状 1. 情绪性多汗症:由于情绪刺激,如紧张、焦虑、激动等,导致乙酰胆碱分泌增多,从而引起出汗。 2. 掌跖多汗症:主要表现为手掌、脚掌出汗过多,不受热源刺激影响,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心电图异常。 3. 腋窝多汗症:主要表现为腋窝出汗过多,可能与掌跖多汗并发,男性患者出汗量较大。 4. 其他疾病伴随的皮层性多汗症:如掌跖角化病、先天性厚甲症、隐性遗传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 二、皮层性多汗症的诊断 皮层性多汗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皮损特点。中医认为,该病与先天禀赋不足、阳气偏虚、腠理不固、湿邪蕴结、脾失健运等因素有关。 三、皮层性多汗症的治疗 1.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以减少汗腺分泌。 2. 物理治疗:如离子渗透疗法、冷冻治疗等,以减少汗腺分泌。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皮层性多汗症,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汗腺切除术等。 四、皮层性多汗症的日常保养 1.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着紧身衣物。 2.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3.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定期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疾病解码者

4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皮层性多汗症状

皮层性多汗症,又称为情绪性多汗或腋窝多汗,是一种与大脑皮质功能密切相关的病症。 皮层性多汗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性多汗和腋窝多汗。情绪性多汗表现为患者在紧张、激动等情绪波动时,大量汗液分泌,乙酰胆碱分泌增加是导致汗液分泌过多的主要原因。腋窝多汗则表现为腋窝潮湿,甚至衣服湿透。 目前,皮层性多汗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患者需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必要时可寻求心理门诊的帮助。此外,患者可尝试使用戊二醛溶液擦拭局部,以减轻出汗症状。在医生指导下,可适量服用镇静药物。 皮层性多汗症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如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内分泌紊乱、肿瘤、药物等。原发性多汗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常见的发病部位包括手掌、腋窝和足底,偶尔出现在头部、颈部、躯干和小腿。 目前,皮层性多汗症尚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基因检测、产前诊断和必要时的人工流产。患者需要戒烟戒酒,保持衣物透气,出汗后及时擦干。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肥皂水清洗,勤换衣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老年健康守护者

3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范铁兵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汗证(29例) 失眠(21例)
专业擅长:擅长肥胖、鼻炎、失眠、肠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阳痿早泄、肾虚、性功能障碍、早泄、口臭、乏力、自汗、盗汗、抑郁、焦虑、梅核气、脱发、腰腿痛、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脾虚证、湿证、湿热、气血不足、胃脘痛、反酸、反胃、呃逆、腹痛、腹胀、便秘、腹泻、胸痛、胸闷、心慌、头晕、头痛、哮喘、慢阻肺等中医疾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5137
郝高利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南省中医院
肾虚症(190例) 勃起功能障碍(42例)
专业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性功能障碍,耳鸣,阳痿早泄,勃起不坚,中途疲软,勃起无力,晨勃消失,射精过快,脾虚湿气,气血两虚,脾肾两虚,遗精,手淫过度,龟头敏感,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肾虚,气血不足,少精弱精,肾精亏虚,性冷淡,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四肢不温,湿证,阴囊潮湿,盗汗,肝火旺盛,脾胃虚弱,便秘,大便湿腻,口干口苦口臭,祛湿排毒,补血益气,滋阴降火,湿热下注,舌苔厚,气血两虚。耳鸣,健忘,失眠,多梦,焦虑,神疲乏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代谢调理,减重,肥胖等症状中医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1642
李颖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北燕达医院
肝病(526例) 脾虚(442例)
专业擅长: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湿热、大便黏腻不爽、各种口臭、胃肠镜报告解读、前列腺炎、烦躁多梦、心悸、便秘、腹泻、腹胀、乏力困倦、寒湿导致的关节酸痛、咳嗽、头痛、耳鸣、盗汗、阴虚火旺、自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气血亏虚、肥胖、食欲不振、肠易激综合征、虚劳、性功能障碍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93020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