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长膜壳绦虫病

长膜壳绦虫病

别名:缩小膜壳绦虫病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传染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长膜壳绦虫病介绍
  • 典型症状为恶心、呕吐、眩晕
  • 长膜壳绦虫病具有传染性
  • 通过药物治疗后,可痊愈

简介

长膜壳绦虫病是由缩小膜壳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内所致,无中间宿主,虫卵从粪便中排出后即具有传染性。长膜壳绦虫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表现,如恶心、呕吐等,也可以出现头痛、轻度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一般通过阻断传染源进行预防,贫血是长膜壳绦虫病常见并发症,通过药物进行治疗,预后尚可。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恶心、呕吐、眩晕。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症状恶心、呕吐、眩晕,结合血常规检查,粪便可找到虫卵或虫体,即可确诊。

长膜壳绦虫病有哪些类型?

暂无分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人进食生的或未熟的含活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而感染,生、熟食炊具不分也可致熟食被活囊尾蚴污染而使人感染,也可因手或饮食污染而传播。对绦虫病患者进行早期和彻底驱虫治疗,加强人粪管理,防止鼠类、虫类、猪牛的感染,预防传染给他人。

是否常见?

比较常见,暂无明确文献说明该病具体患病率[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可通过药物治疗痊愈,且预后较好。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长膜壳绦虫病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长膜壳绦虫病辨证论治的方法

长膜壳绦虫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中医治疗长膜壳绦虫病,以驱除绦虫、调理脾胃为主要原则,辅以泻下药促进虫体排出。 一、中医治疗长膜壳绦虫病的常用方法 1. 单味药应用驱虫 - 槟榔煎剂:槟榔60-120g,切碎,文火煎2小时,清晨空腹顿服。服后4小时无大便排出者,可服用泻药芒硝10g,帮助排便和排出虫体。 - 雷丸:研粉,可加少许白糖共服,每次20g,1日1次,连服3天,不必服泻药。 - 仙鹤草芽:碾粉,成人早晨用温开水冲服30—60g。因本药兼有泻下作用,可不另服泻药。一般在服药后5-6小时排出虫体。 2. 联合用药驱虫 - 槟榔、南瓜子联合应用:先服南瓜子60-120g ,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再过半小时后服芒硝30g水煎液。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而活动的虫体排出。少数患者可能于下午或次日排出虫体。 - 槟榔雷丸散:槟榔:雷丸3:1,研粉,每次12g,用鲜石榴皮煎水冲服,每小时服一次,连服4~5次。如服药最后一次未见腹泻者,另用芒硝30g煎汤顿服,以助泻下。 3. 注意事项 - 驱除绦虫,务必驱尽,须连头节同时排出,方能彻底治愈。解大便时必须坐便盆里,若头节颈未被排出,则仍能继续生长。若发现绦虫未驱尽时,可用上述驱绦药物继续治疗。 - 首次排便若未见头节排出并不代表驱虫失败,在后续的粪便中找到便可,有时绦虫头节因腐烂变形也可造成头节发现困难。 - 驱虫过程中或在驱虫后应用健胃运脾药物如山楂、神曲、白术等进行治疗。香砂六君子汤、归脾汤等方健胃运脾效果良好。 二、长膜壳绦虫病的预防 1.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 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牛肉等肉类食品。 3. 避免饮用未经过滤或消毒的水源。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长膜壳绦虫病。

健康解码专家

239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