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症状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边界不清。
- 一般采用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
- 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简介
粘液表皮样癌,是指由粘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组成的恶性唾液腺上皮性肿瘤,可伴有柱状细胞、透明细胞和大嗜酸粒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呈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儿童和成人中较常见的恶性唾液腺上皮性肿瘤,主要好发于中年女性。本病多发生于腮腺、磨牙后区及腭部,早期或低度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类似囊肿或良性肿瘤的无痛性包块。晚期或者高度恶性病变,主要可表现较为明显的侵袭症状,如面瘫、腮腺瘘等。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后不佳。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无痛性或疼痛肿块、生长缓慢、边界不清。
诊断依据:
典型症状为无痛性或疼痛肿块、生长缓慢、边界不清,结合病理组织学、X线检查,可见典型的粘液细胞、中间细胞、表皮样细胞的病理特点,肿瘤包绕神经或者有神经侵袭倾向和骨压迫或者浸润生长倾向,即可确诊。
粘液表皮样癌有哪些类型?
- 低分化型:构成细胞主要为中间细胞及表皮样细胞,粘液细胞比较少,少于10%,常散在遍布于表皮样细胞之间。
- 高分化型:主要以粘液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大约占肿瘤细胞的50%以上,中间细胞比较少,缺乏异型性和核分裂象。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比较少见,该病约占唾液腺上皮性肿瘤的10%,约占其恶性肿瘤的27%[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高分化型部分患者可治愈预后较好,低分化型粘液表皮样癌难以治愈。
是否遗传?
是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皮囊粘液病人询问是否可以食用牛肉?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总交流次数:44
息肉切除后,报告显示未见累积轻度异型增生黏膜内癌,想了解是否需要做增强CT检查。患者女性62岁
就诊科室:肿瘤科
总交流次数:46
老人便血,检查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担心是黏膜内癌,想了解治疗方法。患者女性82岁
就诊科室:胃肠外科
总交流次数:35


余佳
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孙平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陈涛
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