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

别名:阿米巴肠病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阿米巴痢疾介绍
  • 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痢疾样症状
  • 可以治愈,最根本治疗是抗阿米巴治疗,预后好

简介

阿米巴痢疾又称肠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的消化道常见传染病。本病病因为直接或间接摄入被阿米巴包囊污染的水源及食物。典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多以脐周、下腹部钝痛为主,轻症者仅表现为腹部不适)、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到二十余次不等,可排出暗红色带腥臭味的粪便)、排果酱样大便、粪便量多等。本病最根本的治疗是抗阿米巴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具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预后良好;若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引起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预后较差,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

症状表现:

本病的典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多以脐周、下腹部钝痛为主,轻症者仅表现为腹部不适)、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到二十余次不等,可排出暗红色带腥臭味的粪便)、排果酱样大便、粪便量多等[1]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病史(不洁饮食等)、症状(腹痛、腹泻、排果酱样大便等)、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等)、粪便检查(暗红色果酱样,含血和黏液,有腥臭味,粪质增多等)、血清学检查(血清中存在阿米巴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分子生物学检查(粪便、脓液或血液中可检测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结肠镜检查(可观察到阿米巴滋养体)等综合确诊本病。

阿米巴痢疾有哪些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无症状型;
  2. 普通型;
  3. 重型;
  4. 慢性阿米巴痢疾[1]

是否具有传染性?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本病为传染性疾病,主要是传染源通过粪-口途径传染给易感人群。

  1. 慢性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无症状包囊(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形态,具有传播作用)携带者粪便中排出的包囊,为主要传染源;
  2. 粪-口途径。阿米巴包囊污染食物和水,人摄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也可通过蝇类及蟑螂间接传播;
  3. 人群普遍易感[1-2]

怎么预防?

  1. 管理传染源:感染者采取隔离、环境消毒、药物治疗治愈[1]
  2.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生活卫生(如饮食、水源、粪便等)的管理,大力消灭苍蝇和蟑螂,防止食物被污染[1-2]
  3. 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个人防护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做好卫生宣教工作[1-2]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全球约有5亿人感染阿米巴原虫,而因此诱发的阿米巴痢疾者约为5000万,致死人数可达5万~10万[3]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本病最根本的治疗是抗阿米巴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具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预后良好;若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引起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预后较差,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阿米巴痢疾相关问诊记录

患者询问阿米巴痢疾病情,医生建议饭后半小时服用甲硝唑片,成人肠道阿米巴病每次0.4g,一日3次,疗程7日。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1

医生建议:疾病判断:阿米巴痢疾。 用药建议:甲硝唑片用于治疗阿米巴病、滴虫病等。饭后半小时服用,成人肠道阿米巴病每次0.4g,一日3次,疗程7日。 治疗建议:详细用法请参考药品说明书。 生活建议: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线下就诊。

查看详情

患者询问奥硝唑片的用法用量,以及是否适合患有巴氏囊肿的女性自行使用。医生解释了奥硝唑片的适应症,并提醒患者在用药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使用,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线下就诊。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

医生建议:疾病:巴氏囊肿 药品:奥硝唑片 治疗建议:巴氏囊肿一般不需要口服药物治疗,如果需要用药,最好遵医嘱使用。 生活建议:定期复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祝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男性41岁,下体潮湿、痒痒、脱皮和异味,医生开了奥硝唑片和高锰酸钾,想了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4

医生建议:对于泌尿生殖道感染,需要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在用药期间,应注意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性行为,直至症状消失。

查看详情
阿米巴痢疾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孩子大便带血不治疗能自愈吗?

儿童大便带血如果不治疗,可能会自愈,但也可能加重病情。 如果大便带血伴随便秘、疼痛等症状,可能是肛裂引起的,肛裂通常可以自愈,但需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刺激。 如果大便带血伴随发热、腹痛、大便增多等症状,可能是阿米巴痢疾或细菌性痢疾,这些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直肠息肉引起的便血,如果不治疗,息肉可能会增大,甚至恶变。 因此,儿童大便带血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解码专家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大便带血是怎么回事?

儿童大便带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直肠息肉。 如果伴有便秘、排便疼痛,可能是肛裂。伴有发热、腹痛、大便增多等症状,可能是阿米巴痢疾或细菌性痢疾。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体检。 便血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贫血、感染等。风险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 便血不是癌症的典型症状,但需要排除其他疾病。

全球医疗视野

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大便带血是为什么?

孩子大便带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最常见的原因是直肠息肉,多见于3到6岁的孩子。排便结束后出现鲜血,出血量较小,也不疼痛,不和大便混在一起。 如伴有便秘,多见于肛裂,大便干燥,有少量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疼痛。 同时伴有发热、腹痛、大便增多、里急后重等症状,考虑为阿米巴痢疾或者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医者仁心

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大便检查痢疾多久出结果?

一般来说,大便检查痢疾的结果会在3-4个小时内出来。但如果患者处于急性感染期或者排便困难,结果可能会延迟。 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可以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和临床症状明确诊断,结果通常在3-4个小时内出来。阿米巴痢疾则可以通过大便常规检查中红细胞、白细胞增多来明确诊断,结果同样需要3-4个小时。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痢疾,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生命之光传递者

1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痢疾的症状是什么?

痢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 1、细菌性痢疾:通过大便常规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明确诊断,如果是细菌性痢疾,3-4个小时即可出结果。如果是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症状比较严重,需住院治疗,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腹部CT等,检查结果出来后需要1-2个小时; 2、阿米巴痢疾:如果是阿米巴痢疾,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增多,可以明确诊断。患者需住院治疗,并给予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的检查结果一般需要3-4个小时。 如果患者不确定是否患有痢疾,可以到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咨询专业医生。若经确诊,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食用新鲜的蔬果,避免进食不洁食物。同时也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健康驿站

1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痢疾大便检查多久能出结果?

痢疾的大便检查通常3-4小时即可出结果,急性感染期或排便困难时,时间会延长。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主要通过大便常规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细菌性痢疾结果较快,阿米巴痢疾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确诊后,患者需住院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若不确定是否患有痢疾,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 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全球医疗视野

10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不治疗痢疾会怎样?

一般情况下,不治疗痢疾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如果不及时治疗,细菌或阿米巴会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1. 细菌性痢疾:如果不治疗,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2. 阿米巴痢疾:如果不治疗,病情可能会持续恶化,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 因此,一旦确诊为痢疾,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避免病情恶化。

智慧医疗先锋者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拉肚子伴随的其他症状及预防措施

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许多人都会遇到。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拉肚子并非总是独立存在,有时它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拉肚子并不会直接导致出血。因此,如果你在拉肚子的同时发现便便中有血迹,那么这并不是拉肚子引起的,而是需要寻找其他原因。 以下是一些可能伴随拉肚子的其他症状: 1. 月经出血: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这是因为月经期间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导致肠道蠕动加快。 2. 消化道出血:如果拉肚子伴随着黑便、柏油便或血便,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迹象。这可能是由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 3. 痔疮:痔疮是另一种可能导致便血的原因。痔疮是由于肛门静脉丛扩张和炎症引起的,可能会导致疼痛、出血和瘙痒。 4. 肠道感染:某些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病毒性肠炎,可能导致拉肚子和便血。 如果你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内镜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的原因。 预防拉肚子和其他相关症状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前和上厕所后。 2.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海鲜和肉类。 3. 不要饮用未煮沸的水。 4. 避免与患有肠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 总之,拉肚子可能伴随其他症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及时就医。

绿色医疗倡导者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肠炎:病因、治疗与康复之路

慢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和里急后重等症状。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可分为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多种类型。 针对慢性肠炎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例如,对于细菌性肠炎,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对于阿米巴肠炎,常用的抗阿米巴药物有甲硝唑、依米丁等。 饮食调理方面,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方式调整方面,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张先生,45岁,患有慢性肠炎多年。他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佳。后来,他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了饮食和生活习惯,并坚持服用抗生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老年健康守护者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肠炎:了解病因,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慢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病程一般超过两个月。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 慢性肠炎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因素。常见的慢性肠炎类型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 为了有效治疗慢性肠炎,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性肠炎,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 2. 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性肠炎,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 3. 抗寄生虫药物:针对寄生虫性肠炎,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苯达唑、甲硝唑等。 4. 营养支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营养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5.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此外,慢性肠炎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下面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张先生是一位慢性肠炎患者,病程已有三年。他曾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他在一位专家的建议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老年健康守护者

1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