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蛋白沉积症

别名:肺泡蛋白沉着症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急诊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肺泡蛋白沉积症介绍
  • 以肺泡腔内聚集大量表面活性物质为主要特征
  • 临床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 治疗上以支气管肺灌洗术和药物治疗为主

简介

肺泡蛋白沉积症主要是由肺泡腔内大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沉积引起的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病比较隐匿,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也可能出现乏力胸痛发热等症状。长期吸烟的人、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肺部感染的患者及长期接触金属粉尘者更容易患此病。如果及时进行药物治疗、肺泡灌洗治疗等规范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症状表现

本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等,偶有咳痰。

诊断依据

肺泡蛋白沉积症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可以依据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乏力等症状,肺部啰音杵状指等体征,X线片对称性弥漫细结节状浸润影、HRCT“铺路石”改变等影像学异常检查结果,肺泡灌洗液异常检查结果,D-PAS染色为阳性等肺部病理学异常检查结果等,可以明确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

肺泡蛋白沉积症有哪些类型?

根据病因,可分为:

  1. 先天性肺泡蛋白沉积症;
  2. 自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
  3. 继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暂无具体的发病率数据。

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通过全肺灌洗治疗等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可能引起呼吸衰竭,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是否遗传?

有一定遗传倾向。

是否医保范围?

肺泡蛋白沉积症相关问诊记录

我被确诊为新冠阳性,且有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基础病,症状包括持续低烧、咽痛和咳嗽,担心新冠感染会加重基础病情。患者男性54岁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28

医生建议:针对新冠感染合并肺泡蛋白沉着症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但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来辅助治疗。同时,避免受凉,注意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何艳蓉

副主任医师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的老公有肺泡蛋白沉积症,想知道是否有新冠特效药可以预防感染?患者男性40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28

医生建议:对于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感染新冠可能会加重病情。目前只有辉瑞的新冠特效药,但由于供不应求,暂时无法开具。其他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可以考虑中药辅助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休息也很重要。如果感染新冠,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王风云

主治医师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查看详情

剖腹产后16天,吸氧状态下氧饱和度91-95,但不吸氧时会低于90,甚至到80多。医院检查后发现肺蛋白沉淀,已经洗过一次肺。请问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患者男性35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3

医生建议:肺泡蛋白沉积症可能是引起低氧血症的原因。全肺灌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快速缓解低氧血症。后期可以考虑使用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对于是否可以先休养一段时间再进行治疗,需要根据吸氧后的氧饱和度来判断。如果能维持在90以上,可以缓一下,但如果低于90,吸氧无法纠正,不建议拖延。

查看详情
肺泡蛋白沉积症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如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于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的使用。对于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治疗可能涉及抗炎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和免疫调节剂等。另外,针对肺部的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可能包括手术、放疗或化疗。在浙一呼吸内科特需,患者可以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中医养生之道

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纤支镜治疗多久可见效?

纤支镜作为一种微创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在呼吸内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清晰地观察呼吸道内部的情况,还能进行活检、灌洗等操作,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纤支镜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一般而言,治疗后的症状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等,治疗通常在几天到一周内可见效。而对于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治疗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看到明显的改善。 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跨界医疗探索者

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治疗急性肺炎需要多久?

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包括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生素,以及戒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 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通常包括休息、保持充足水分和根据需要使用止咳药。 急性肺炎的治疗可能包括抗生素、氧疗和休息。 慢性肺炎的治疗可能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调节剂。 肺结核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多种抗生素的联合治疗,疗程较长。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括使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可能包括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氧疗。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治疗可能包括全肺灌洗或药物治疗。 支气管肺癌的治疗可能包括手术、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

健康驿站

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间质性肺炎治疗新策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为关键

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当咳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时,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近日,小明(化名)因咳嗽两周,前往医院就诊,经检查被诊断为间质性肺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间质性肺炎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对因治疗。例如,避免接触环境中的刺激性物质,如烟雾、粉尘等。此外,针对部分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如肺泡蛋白沉积症、结缔组织病等,需要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某些类型的继发性间质性肺炎,如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肺炎等,可采用抗纤维化药物治疗。晚期患者,如果病情严重,肺功能极差,可以考虑肺移植手术。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中药在治疗间质性肺炎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认为,间质性肺炎属于“肺痿”、“肺痹”等范畴,治疗上以补肺益气、活血化瘀为主。 对于间质性肺炎患者,还需要注意氧疗,特别是呼吸困难的患者。必要时,需要机械通气纠正缺氧。同时,注意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治疗,如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 此外,康复和功能锻炼也是间质性肺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间质性肺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的保养,如戒烟戒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以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

AI医疗先锋

1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泡蛋白沉积症:中医调理与日常保养的重要性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肺泡内蛋白质的异常积累,导致肺部功能受损。针对这种疾病,患者除了需要遵循医嘱进行积极的治疗外,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也十分重要。 首先,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以及油炸、烧烤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以免病情加重。 在中药治疗方面,由于肺泡蛋白沉积症病因复杂,治疗过程中不能盲目用药。患者应在中医师把脉诊断后,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以下是一则关于肺泡蛋白沉积症治疗的故事案例: 张先生,40岁,患有肺泡蛋白沉积症多年。在确诊后,他遵循医嘱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饮食和休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张先生服用了一种名为“清肺化痰汤”的中药,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后,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肺部功能得到了恢复。 总的来说,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休息与饮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 中药治疗: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3. 定期复查:根据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的治疗和保养措施,患者有望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趋势观察站

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癌遗传之谜:揭秘家族遗传与肺癌的关系

肺癌,这一常见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尽管大多数人认为肺癌不会遗传,但也有一些专家提出,肿瘤疾病存在遗传易感性。那么,肺癌是否真的会遗传呢?本文将为您揭秘。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见的肺癌类型。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种。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而小细胞肺癌则较为少见。 通常情况下,肺癌是不会遗传的。这是因为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家族中有多人因肿瘤去世,则后代容易患肿瘤疾病。这一观点尚未得到广泛共识,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遗传基因突变也与肺癌的发生有关。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不仅与乳腺癌有关,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家族性肺泡蛋白沉积症等罕见遗传病,也可能会增加肺癌的风险。 因此,如果您家族中有多人患有肺癌,或者有遗传基因突变的风险,那么您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 对于肺癌的预防,除了戒烟、减少环境污染和避免职业暴露等,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降低风险: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 3. 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针对肺癌高危人群,如吸烟者、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人员等。 4. 积极参加肺癌筛查,如低剂量CT扫描等。

医疗科普小站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间质血沉

肺间质血沉是一个常见的体检指标,用于评估肺部的健康状况。然而,很多人将肺泡蛋白沉积症误认为是间质性肺炎,这两种疾病虽然都影响肺部功能,但它们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却大相径庭。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主要特点是肺泡表面的表面活性物质在腔内大量沉积,导致肺脏病理性改变。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多为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和肺泡灌洗术两种方式。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而肺泡灌洗术则可以清除肺泡内的沉积物,改善肺功能。 间质性肺炎则是指在肺间质部位发生的炎症性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间质性肺炎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原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并辅以对症治疗。因此,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空气污染等有害物质的接触,可以有效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肺间质血沉等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部疾病。

未来医疗领航员

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遗传性肺病:了解疾病、应对策略及日常保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遗传性肺部疾病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这类疾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表现为呼吸功能异常,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然而,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李先生是一位35岁的男性,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感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进行体力活动后。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李先生患有遗传性肺病,具体来说是肺泡蛋白沉积症。这种疾病会导致肺泡内充满蛋白质物质,从而影响肺功能。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先生并没有过于担忧。医生告诉他,虽然遗传性肺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手术清除肺泡内的蛋白质物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李先生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除了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2.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 3.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总之,面对遗传性肺病,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重日常保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生命守护者联盟

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右肺中叶小斑片状磨玻璃样影,该如何应对?

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不同的影像表现,其中,右肺中叶小斑片状磨玻璃样影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种影像表现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肺结核、肺癌等。 小王最近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了右肺中叶小斑片状磨玻璃样影,大小约为3MM。他十分担心,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自己患有严重的疾病。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和检查,初步判断小王可能是肺结核感染,但也需要进一步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建议小王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胸部CT、痰涂片等。同时,医生也提醒小王,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乏力、低热等。而肺癌则是一种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除了肺结核和肺癌,右肺中叶小斑片状磨玻璃样影还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 1. 肺炎: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常见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 2. 肺炎性假瘤:一种良性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 3. 肺泡蛋白沉积症: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 4. 肺血管畸形:肺部血管异常扩张,可能导致出血、血栓等并发症。 5. 肺炎支原体肺炎: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总之,对于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我们要保持警惕,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精准医疗探秘

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胸部CT检查中的点状高密度影

在日常的胸部CT检查中,有时会发现右肺上叶前段出现点状高密度影,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担忧。那么,这种点状高密度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本文将为您解析这一现象,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点状高密度影并不一定是肺部肿瘤的信号。它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导致的: 1. 肺部炎症:如肺炎、肺结核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肺部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在CT图像上形成点状高密度影。 2. 肺部感染:如肺脓肿、肺囊肿等,这些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肺部出现点状高密度影。 3. 肺部良性肿瘤:如肺错构瘤、肺血管瘤等,这些良性肿瘤也可能在CT图像上表现为点状高密度影。 4. 肺部良性病变:如肺泡蛋白沉积症、肺出血等,这些良性病变也可能导致肺部出现点状高密度影。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到当地的三甲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三甲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生团队,可以为您进行详细的诊断。 以下是具体建议: 1. 进行32排以上的螺旋CT检查,以获取更清晰的肺部图像。 2. 必要时,进行PE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 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确诊为良性病变,可能只需定期复查;如果确诊为恶性肿瘤,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增强自身免疫力,预防感染。 2. 戒烟限酒,减少肺部刺激。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右肺上叶前段点状高密度影并不一定是肺部肿瘤,但患者仍需引起重视。通过及时检查和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

疾病解码者

8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