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受控制地排泄大便,大便性状正常
- 神经发育迟缓、人际关系紧张等多种因素导致
- 儿童患病率最高,很少持续到成年
简介
非器质性遗粪症属于排泄障碍,是指不是由于某一器官或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而导致的在厕所以外的场所不自主地排出正常粪便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4周岁以上的儿童,是神经发育迟缓、人际关系紧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但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现象可逐渐消失[1]。
症状表现[1]:
在无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仍在厕所以外的场所不自主地排出大便,大便性状正常,至少每月一次,并且持续三个月以上。一般多排在内裤里,多数发生在儿童站立时,特别是运动中、玩耍时等。
诊断依据[1、2]:
- 年龄在4岁以上,反复出现在不恰当的地方排便,大便性状通常正常。
- 每个月至少有1次遗粪,至少持续3个月。
- 排除由于泻药、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脊髓神经病变、肠道感染性疾病或肛门括约肌障碍等所致遗粪。
疾病类型[2]:
根据发病之前的情况,可分以下类型:
- 原发性非器质性遗粪症:儿童从未养成控制大便的习惯,从婴儿期就开始持久存在的遗粪症状。
- 继发性非器质性遗粪症:小儿已养成控制排便的习惯,相当时间后又发生遗粪。
是否常见[2]?
常见,遗粪症在10岁儿童患病率最高,达到16%,7岁是10%,9岁5%,0.5%~2%的患者持续到成年。性别之比(男比女)为2.5~6.0。在贫困山区的儿童发病率更高。
是否可以治愈[1、2]?
一般可以治愈,对患儿进行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伴有便秘者可使用泻药。父母要对患儿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不要因为遗粪责骂体罚患儿。
是否遗传[2]?
否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否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6岁男童长期尿床和遗粪,症状持续一年,理疗后好转现又复发。询问其他不适和治疗方法。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2
孩子偶尔会有夹屎在裤子里,持续时间较长,但不是经常发生,身体其他方面正常。患者男性4岁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27
7岁宝宝内裤上总是有少量大便,可能与“便秘”有关。便秘时,直肠中的粪便被阻塞,导致周围较稀的粪便从肛门挤出,尤其是在孩子站立、运动或玩耍时。这种情况常见于功能性遗粪症,即儿童在年幼时未能养成控制排便的习惯,导致粪便在不合适的地方排出。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排便习惯,并考虑通过通便治疗、饮食调节和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孩子改善症状。如问题持续,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6
大家都在问


赵彰
副主任医师
小儿泌尿外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杨颖
主任医师
中医儿科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王晓佳
副主任医师
小儿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