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表现为黑便、贫血、黄疸等消化道症状
- 晚期可出现类癌综合征的表现
- 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切除病变部位,防止恶化
简介
十二指肠类癌又称十二指肠嗜银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利氏肠腺隐窝深部库氏颗粒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能分泌产生多种胺类激素,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黑便、乏力、黄疸、腹痛、腹胀、腹泻等,该肿瘤一般为低度恶性,发展缓慢、极少转移,晚期可发生转移也可出现类癌综合征,表现为面部潮红、腹泻、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危急。依靠病理学检查可确定诊断,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治疗,可控制[1]。
症状表现[1]:
该病典型症状为黑便、乏力、面色苍白、消瘦、黄疸、腹痛,晚期主要表现为类癌综合征,如面、颈、上肢和躯干上部皮肤潮红、腹泻、胸闷、呼吸困难。
诊断依据[1,2]:
依据消化道症状和类癌综合征等表现,体格检查视诊时可见肠蠕动波及肠形,在触诊时可触及上腹部膨胀,结合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验及胃肠镜、消化道钡餐检查等可诊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1,2]?
无
是否常见[1,2]?
相关文献显示,胃肠道类癌占胃肠道肿瘤的0.4%~1.8%,而十二指肠类癌仅占胃肠道类癌的1.3%,较为罕见。
是否可以治愈[1,3]?
可以治愈。本病初期可经手术治愈;若后期发生转移,治愈难度将增大,治愈的可能性降低。
是否遗传[1,2]?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患者询问消化道肿瘤的辅助治疗药物,特别是针对十二指肠腺癌的效果,并表达了医生未听说过该药物的担忧。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
十二指肠壶腹癌术后一个月,询问营养补充剂是否具有抗癌作用。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2
十二指肠癌患者,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咨询营养品使用。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1
文章 十二指肠类癌:了解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十二指肠类癌:了解疾病、治疗方案与日常保养
AI医疗先锋
文章 揭秘十二指肠类癌:病因、治疗与预防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十二指肠类癌:如何有效治疗与康复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十二指肠类癌: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是关键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十二指肠类癌:症状、诊断与治疗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中医中药治疗十二指肠类癌的原理与效果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中医中草药在十二指肠类癌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理解十二指肠类癌:不再是不可言说的疾病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十二指肠类癌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
病友互助家园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邱伟华
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贾泽明
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