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甘露糖苷贮积症

甘露糖苷贮积症

别名:溶酶体α-D-甘露糖苷酶缺乏症,α-甘露糖苷酶B缺乏症

就诊科室:

儿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甘露糖苷贮积症介绍

简介

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MAN2B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溶酶体中α-甘露糖苷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甘露糖在溶酶体内大量积聚,引起全身性疾病。患者常有免疫缺陷、面部骨骼畸形、听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和智力低下等表现。本病的诊断需依据酶活性测定和基因突变检测的分子诊断方法,治疗可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酶替代疗法和基因治疗等手段,但本病一般无法治愈,预后较差[1,2]

症状表现[1,2]

甘露糖苷贮积症一般表现为面部骨骼畸形、面部粗糙、听力障碍、反复感染肝脾肿大等症状。

诊断依据[1,3]

依据典型症状,结合外周血检查、尿液中的低聚糖测定、酶活性测定、基因检测,可确诊疾病。

甘露糖苷贮积症有哪些类型[1]

本病根据疾病症状轻重分为:

  1. I型,即轻型;
  2. II型,即中间型;
  3. III型,即重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1]

罕见,发病率为1/75万~1/50万。

是否可以治愈[1]

本病一般无法治愈,可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改善症状,缓解疾病进展。

是否遗传[1,2]

是。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是。

甘露糖苷贮积症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甘露糖苷贮积症:症状、治疗和日常保健

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由α-甘露糖苷酶缺乏引起。这种疾病会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分解某些糖类,从而在体内积累,进而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根据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甘露糖苷贮积症可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类型。 Ⅰ型甘露糖苷贮积症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就出现症状,包括面容丑陋、巨舌、扁鼻、大耳、牙缝宽、头大、手足大、四肢肌张力低下并运动迟钝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可能会出现智力低下、听力损失、视力障碍、心脏病、肝脏和脾脏肿大等并发症。Ⅱ型甘露糖苷贮积症则多在2岁后发病,体格和精神运动发育正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大脑发育迟缓、频繁的呼吸道感染、面容丑陋、眉粗厚、门齿间距增宽、凸颌、前发际低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轻度双侧耳聋。 目前,针对甘露糖苷贮积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例如,通过手术矫正骨骼畸形、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做好日常保健工作,包括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感染等,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被诊断出甘露糖苷贮积症,建议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团队的帮助。虽然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患者仍然可以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

家庭医疗小助手

12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导致甘露糖苷贮积症的原因?

甘露糖苷贮积症主要是由于MAN2B1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会导致α-甘露糖苷酶的缺乏或活性降低,进而使得糖蛋白无法被分解,堆积在患者的重要器官和组织中,特别是骨骼和脑组织,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例如,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出现异常的发育和智力迟缓。经过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和基因检测,医生最终诊断出他患有甘露糖苷贮积症。这个病例说明了MAN2B1基因突变如何导致α-甘露糖苷酶的缺乏,从而引起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此外,研究表明,甘露糖苷贮积症的发病机制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因此,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在治疗方面,目前主要采用酶替代疗法和支持性治疗。酶替代疗法可以帮助补充体内缺乏的α-甘露糖苷酶,缓解症状。支持性治疗则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营养支持等。 总的来说,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管理和控制这种疾病。

药事通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甘露糖苷贮积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影响神经系统、骨骼和精神发育。患儿的症状因临床类型而异,类型I的症状最为严重,类型II次之,类型III的症状最轻微。 在我接触过的案例中,有一个小男孩名叫李明,他在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患有甘露糖苷贮积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出现肌肉无力、共济失调和听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他的骨骼也出现了畸形,包括脊柱的卵圆形椎体和前下椎骨喙的钩形畸形。同时,他的面部特征也与正常儿童不同,额头较大,眉毛圆润,鼻梁扁平,舌头较大,牙齿排列不整齐。最让人担忧的是,他的智力发展明显滞后,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学习和社交。 甘露糖苷贮积症的发病机制是由于α-甘露糖苷酶缺乏,导致甘露糖苷在细胞内积累,影响了细胞的正常功能。这种疾病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李明这样的患儿,早期的干预和治疗尤为重要,以便尽可能地减少疾病对他日常生活的影响。 除了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外,患儿和家属还需要了解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定期进行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控制癫痫发作等。同时,家长也需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跨界医疗探索者

1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甘露糖苷贮积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酶替代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酶替代治疗通过早期注射α-甘露糖苷酶来缓解病情,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则可以减少神经损伤并提高治疗效果,尤其适用于年幼患儿。对于继发感染者,医生会根据临床经验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骨骼畸形的患者,手术矫正也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项。总的来说,甘露糖苷贮积症的治疗需要个体化考虑,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和年龄体质等因素。虽然治疗费用可能会因人而异,但及时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例如,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在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患有甘露糖苷贮积症。他的父母选择了酶替代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期的管理和监测。虽然小明仍然需要定期接受治疗和检查,但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个案例说明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和医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治疗甘露糖苷贮积症时,除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外,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避免接触可能引起继发感染的环境和物质,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也是非常关键的。总的来说,甘露糖苷贮积症的治疗需要一个全面的、个体化的管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矫正、日常保养和定期监测等多个方面。

病友互助家园

1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甘露糖苷贮积症?

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由MAN2B1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遗传性疾病,主要特征是α-甘露糖苷酶缺乏导致全身性甘露糖苷积聚。这种疾病会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包括骨骼、听力和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包括骨骼畸形、听力损失、智力低下和精神发育迟滞。目前,甘露糖苷贮积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总体预后仍然不佳,病死率较高。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小明,他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出现听力问题和智力发育迟滞。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医生最终诊断他患有甘露糖苷贮积症。小明的父母非常担心,但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决定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虽然小明的病情仍然存在挑战,但他的家人和医生团队都在努力帮助他改善生活质量。 甘露糖苷贮积症的发病机制是由于MAN2B1基因突变导致α-甘露糖苷酶活性下降,进而引起甘露糖苷在体内的积聚。这种积聚会干扰正常的细胞功能,导致多种临床症状的出现。治疗上,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缺乏的酶来降低甘露糖苷的水平;手术治疗则可能涉及到矫正骨骼畸形或其他相关问题;造血干细胞移植则是通过替换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来恢复正常的α-甘露糖苷酶活性。 日常生活中,患者和家属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感染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患者仍然可以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

药事通

1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甘露糖苷贮积症:如何诊断和治疗?

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这种疾病通常在出生后不久或婴儿期就开始显现,早期的症状可能包括进行性丑陋面容、巨舌、扁鼻等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运动障碍、甚至是生命威胁。 对于甘露糖苷贮积症的诊断,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检查方法。其中,视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特征,包括是否有进行性丑陋面容、巨舌、扁鼻等症状。这些特征可能会提示医生存在某种代谢性疾病的可能性。然而,仅凭视诊很难做出准确的诊断,因此还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查。 X线检查是另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X线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小儿骨骼的病变情况,这对于甘露糖苷贮积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早期阶段,X线检查可能会显示出一些特定的骨骼异常,例如椎体的变形或髋关节的异常等。 除了视诊和X线检查外,尿低聚糖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种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尿液中是否存在过多的低聚糖排出。如果结果呈阳性,可能就意味着患者存在某种代谢性疾病,包括甘露糖苷贮积症在内。 一旦确诊为甘露糖苷贮积症,患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疗措施。首先,患者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总之,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方法来确诊。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应该尽快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医疗趋势观察站

1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甘露糖苷贮积症的预防方法

甘露糖苷贮积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代谢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甘露糖苷代谢障碍,导致体内甘露糖苷积累,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预防甘露糖苷贮积症的发生,需要从人群和个体两个层面进行。 一、人群预防 1.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甘露糖苷贮积症的发病率、分布情况等,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 携带者检出: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基因检测,检出携带者,避免携带者之间的婚配。 3. 遗传监护:对遗传病家族进行遗传监护,及时发现携带者,避免遗传病后代的出生。 4. 环境监护:改善生活环境,减少遗传病发生的因素。 5. 婚姻和生育指导: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婚姻和生育指导,避免遗传病后代的出生。 6. 降低人群中遗传病发生率:通过上述措施,降低人群中遗传病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二、个体预防 1. 婚前检查:婚前检查是预防遗传病的重要环节,包括遗传病方面的调查、体格检查、生殖器官检查等。 2. 遗传咨询:遗传咨询由临床医生和遗传学专家提供,帮助患者及其亲属了解遗传病的病因、遗传方式、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问题。 3. 产前检查: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异常,采取相应措施。 4. 遗传病的早期治疗:对遗传病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减轻病情。

医疗之窗

2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甘露糖苷贮积症的原因是什么

甘露糖苷贮积症,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基因缺陷有关。具体来说,病人体内缺乏一种名为酸性型甘露糖苷酶的酶,导致体内富含甘露糖的低聚糖无法正常分解,从而沉积在组织内,尤其是脑部。 这种酶的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负责水解低聚糖与甘露糖之间的键连接。由于缺乏这种酶,糖蛋白无法分解,导致富含甘露糖的低聚糖沉积在脑部神经元中,引起神经元肿胀,形成类似气球的结构。这些沉积物质在冷冻切片上呈现PAS染色阳性,三叉神经和椎旁交感神经节也存在类似的包涵体。 除了脑部,肝脏、脾脏、淋巴结等器官也可能出现包涵体。肝脏活组织检查显示有细胞质包涵体,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包涵体内有电子透明细颗粒物质和细的纤维物质。这种疾病的病理变化还包括神经细胞弥漫丧失、白质脱髓鞘性变和胶质变性等。 目前,甘露糖苷贮积症的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进行,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基因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如控制癫痫发作、改善肌肉僵硬等。营养支持可以通过特定的饮食来减少甘露糖的摄入,减缓疾病进展。基因治疗则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修复或替换缺陷基因,从而治疗疾病。 此外,患者及其家属需要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与健康

2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喵星人有智力障碍?试试基因疗法

你知道吗?喵星人也会患上智力障碍,其中一种常见病因是甘露糖苷贮积症,这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这种疾病在人类身上表现为智力障碍、运动失调、骨骼异常等症状。 近年来,基因治疗技术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向患病猫体内注射AAVhu.32-GFP基因载体,成功替换了突变基因,改善了猫的神经系统症状,并延长了它们的寿命。 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神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Brain》上,是首个利用患有人类遗传疾病哺乳动物大脑模型的研究,也是基因治疗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为人类智力障碍及其他复杂脑部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因治疗技术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争议和恐慌,到如今成为备受关注的潜力股。近年来,基因治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例如治疗镰刀性贫血症、唐氏综合征、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以及癌症、癫痫、自闭症等复杂疾病。 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绿色医疗倡导者

2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