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肛门周围癌,是指发生在齿状线(直肠和肛管的分界线)下方肛缘处,以肛门为中心,范围直径约6厘米内的恶性肿瘤。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肛瘘、肛门尖锐湿疣等癌前病变有关。常见临床表现为肛门处有肿块、肛门瘙痒、便血、疼痛等。肛门周围癌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转移至全身,最终导致死亡。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放化疗为主,若及时发现并进行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80%,若癌细胞扩散转移,一般预后差[1]。
症状表现
典型临床症状为肛门处有肿块、肛门瘙痒、便血、疼痛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肛门处有肿块、肛门瘙痒、便血、疼痛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诊断。
肛门周围癌有哪些类型?
暂无分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本病少见,发生率占大肠癌肿瘤的2%~3%之间,好发于中年男性[1]。
是否可以治愈?
无法治愈。本病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治疗、放化疗为主。若及时发现并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80%,癌细胞扩散后,5年生存率约为40%[1]。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HPV33阳性不治疗没事吧?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揭秘:肛门滴血背后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肛门周围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如何识别和预防肛门周围癌:症状与预防策略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肠镜正常,肛门周围癌风险依然存在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肛门出血:揭秘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


医疗故事汇
文章 肛周粘液腺癌的中草药治疗进展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肛门出血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肛门出血的原因、症状及日常保养


康复之路
文章 肛门皮肤癌:早期症状、风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老年健康守护者

李开国
主治医师
肿瘤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谭嗣伟
副主任医师
肛肠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卿笃桔
主任医师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