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毛囊性黏蛋白病

毛囊性黏蛋白病

别名:黏蛋白性脱毛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毛囊性黏蛋白病介绍
  • 表现为毛囊性丘疹和毛发脱落。
  • 可并发永久性脱发和淋巴瘤。
  • 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正规治疗后会遗留瘢痕。

简介

毛囊性黏蛋白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主要表现为毛囊性丘疹和毛发脱落,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的症状,严重者可并发永久性脱发和淋巴瘤。该病尚无特效疗法,有些皮肤损害可以自行消退,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皮疹可逐渐消退,但会遗留瘢痕和脱发,若不经过正规治疗则会导致病变范围扩大出现淋巴瘤,预后较差。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毛囊性丘疹和毛发脱落。

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典型的毛囊性丘疹和毛发脱落的表现,联合问诊、视诊及触诊分析丘疹颜色数量及范围,加上实验室检查明确免疫系统紊乱,最后通过病理组织活检可以明确病变性质,综合判断确诊毛囊性黏蛋白病。

毛囊性黏蛋白病有哪些类型?

  • 急性良性型:该病变主要见于面部、头部、颈部和肩部,在2个月至2年内可自行消退。
  • 慢性良性型:该病变范围广泛,可全身发病,皮肤损害可持续多年。
  • 恶性型:多指可以发展为淋巴瘤的类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见的是皮肤淋巴细胞瘤。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常见炎症性皮肤病,良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恶性多见于老年人[1]

是否可以治愈?

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药物治疗可以治愈,但会遗留瘢痕和脱发。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徐宏俊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激素缺乏(15例) 雄激素缺乏性脱发(6例)
专业擅长:湿疹、带状疱疹、脚气、尖锐湿疣、梅毒、寻常疣、假性湿疣、淋病、疱疹、荨麻疹、皮炎、银屑病、灰指甲、痤疮(痘痘、青春痘)、脱发等。
好评率:100% 接诊量:12264
黄玲娟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三甲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炎(379例) 痤疮(220例)
专业擅长:从事皮肤病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约30年。 擅长治疗痤疮青春痘,脚气,湿疹,脱发,白发,脂溢性皮炎,毛囊炎,黄褐斑,色斑,荨麻疹,皮肤癣,病毒疣,痣,带状疱疹以及后遗神经痛,银屑病,白癜风,鸡皮肤,过敏性皮炎等皮肤常见病;以及梅毒,生殖器疱疹疱疹,尖锐湿疣,包皮龟头炎,艾滋病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143804
冯爱平

主任医师

皮肤科

三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慢性皮炎(1例)
专业擅长:过敏性皮肤病(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荨麻疹,化妆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药疹等)、感染性皮肤病(毛囊炎,疣,皮肤癣症,念珠菌病等),白癜风及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斑及硬化萎缩性苔癣),银屑病,痤疮,玫瑰痤疮,皮肤淀粉样变性,面部美容(老年斑,色斑和汗管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白塞病等)等疑难重症皮肤病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1191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