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现为毛囊性丘疹和毛发脱落。
- 可并发永久性脱发和淋巴瘤。
- 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正规治疗后会遗留瘢痕。
简介
毛囊性黏蛋白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主要表现为毛囊性丘疹和毛发脱落,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的症状,严重者可并发永久性脱发和淋巴瘤。该病尚无特效疗法,有些皮肤损害可以自行消退,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皮疹可逐渐消退,但会遗留瘢痕和脱发,若不经过正规治疗则会导致病变范围扩大出现淋巴瘤,预后较差。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毛囊性丘疹和毛发脱落。
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典型的毛囊性丘疹和毛发脱落的表现,联合问诊、视诊及触诊分析丘疹颜色数量及范围,加上实验室检查明确免疫系统紊乱,最后通过病理组织活检可以明确病变性质,综合判断确诊毛囊性黏蛋白病。
毛囊性黏蛋白病有哪些类型?
- 急性良性型:该病变主要见于面部、头部、颈部和肩部,在2个月至2年内可自行消退。
- 慢性良性型:该病变范围广泛,可全身发病,皮肤损害可持续多年。
- 恶性型:多指可以发展为淋巴瘤的类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见的是皮肤淋巴细胞瘤。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常见炎症性皮肤病,良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恶性多见于老年人[1]。
是否可以治愈?
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药物治疗可以治愈,但会遗留瘢痕和脱发。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中耳炎患者,耳膜穿孔多年,现耳朵有黏液,咨询治疗和用药。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9
腹泻便血,便便黏液,服用蒙脱石散和肠炎宁无效。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20
患者咨询关于ViK护肝片的服用方式,特别是是否可以去除胶囊壳直接服用。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7
徐宏俊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黄玲娟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冯爱平
主任医师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