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症状为肢体疼痛、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加压治疗为唯一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
- 预后良好,经及时规范治疗后多可治愈
简介
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是指因环境压力降低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导致机体组织和血液内原来溶解的气体游离,形成气泡并随血液循环造成机体伤害的疾病。本病主要见于潜水员、飞行员,主要症状为肢体疼痛、皮肤大理石样斑纹及瘙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该病主要通过加压治疗、高压氧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经及时规范治疗,本病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形成慢性减压病,后续治疗将十分困难[1]。
症状表现[1]:
本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典型症状为肢体疼痛、皮肤症状(瘙痒、大理石样斑纹、丘疹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截瘫、偏瘫、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眩晕等)。
诊断依据[1]:
依据患者肢体疼痛、皮肤大理石样斑纹及瘙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典型症状,结合患者具有高压下停留病史、多普勒气泡检测仪发现心前区大血管内有流动气泡,诊断性加压治疗有效,可确诊疾病。
疾病类型[1,2]:
1. 根据症状分型:
(1) Ⅰ型:以肢体疼痛为主,病情较轻。
(2) Ⅱ型:主要表现为神经、呼吸、循环系统损害的症状,病情严重。
2. 根据病情分型:
(1) 轻型:表现为皮肤症状,如瘙痒、丘疹、大理石样斑纹、皮下出血、水肿等。
(2) 中型:主要发生于四肢大关节及其附近的肌肉关节痛。
(3) 重型:有神经、呼吸、消化或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之一者。
3. 根据病程分型:
(1) 急性减压病:病程在两周内者。
(2) 慢性减压病:病程超过两周者。
是否具有传染性[1]?
无
是否常见[1]?
不常见,主要见于潜水员、沉箱作业者、飞行员等人群。
是否可以治愈[1]?
可以治愈。通过规范且及时的加压治疗、高压氧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的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会转变为慢性减压病,后续治疗十分困难。
是否遗传[1]?
否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是
潜水后出现头晕症状,持续两三天,一阵一阵的晕,类似晕船的感觉。咨询医生了解病情。患者女性24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8
潜水时压力值异常,疑似潜水病症状。患者女性55岁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8

崔洪进
副主任医师
广饶县丁庄中心卫生院
患者因胸痛和呼吸困难咨询医生,怀疑自己是废气压伤还是减压病。患者一周前潜过水,医生询问了相关症状并建议去医院检查。患者女性21岁
就诊科室:中医外科
总交流次数:21

罗文
主治医师
新泰市中医医院
文章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专业瘫痪医院揭秘:潜水病的预防和治疗


运动与健康
文章 潜水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如何治疗潜水员的潜水肺病?


医疗之窗
文章 如何寻找拥有高压氧设备的医院?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高压氧舱:治疗疾病、恢复脑功能的重要工具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潜水病的治疗与康复之道


医疗趋势观察站
视频 深海探险怎么办,海底邮局体验攻略


药事通
文章 潜水病:揭秘高压环境下的健康危机


远程医疗新视界
视频 新手潜水前必看这篇潜水疾病预防与治疗笔记


健康管理专家

童传凤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王洁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陈贺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