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 心血管内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介绍
  • 儿童群体的一种缓慢型心律失常,多无症状
  • 有症状可表现为头晕、眩晕、心悸等
  • 药物控制心率为主,必要时安装起搏器,可以治愈

简介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属于小儿缓慢性心律失常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指患病儿童心率低于该年龄段正常值低限。儿童的心率正常值与年龄密切相关,新生儿平均120~140次/分,1岁以内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分。儿童患有本病主要是由于心脏电生理功能障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大部分患儿虽然心率较低,但是差距不大,不影响日常生活,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出现的症状有头晕、晕厥、心悸、心绞痛甚至一些精神症状(烦躁、失眠等)。不影响生活的无症状者,一般采用观察疗法,有症状的可采用药物治疗提升心率,必要时进行起搏器的安装。症状比较严重时,治疗不及时可造成心搏骤停,威胁患儿生命。但在儿童研究中发现,窦性心动过缓者在10年前的随访中没有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1]

症状表现:

一般无明显症状,心率下降时可出现头晕、眩晕、晕厥、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诊断依据:

本病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头晕、眩晕、晕厥、心悸等)和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确定患儿心率低于现年龄段正常范围最低值),可诊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确切发病率不详。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不影响生活的无症状者,一般采用观察疗法,有症状的可采用药物治疗提升心率,必要时进行起搏器的安装。症状比较严重时,治疗不及时可造成心搏骤停,威胁患儿生命。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治疗及日常保养要点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律失常现象。该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心脏结构异常、感染等。当孩子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时,家长需要了解其治疗方法,以便及时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治疗。 针对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对于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且无症状的孩子,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如心悸、头晕、乏力等,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治疗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药物治疗:急性期治疗可选用异丙肾上腺素,慢性患者可服用阿托品。此外,山莨菪碱也可用于症状较轻的患儿。 2. 起搏器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需考虑安装起搏器,以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 3. 日常保养: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情绪激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此外,还需注意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水果和蔬菜。 以下是一个治疗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案例: 小明,5岁,因反复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就诊于儿科。经检查,诊断为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医生根据小明的病情,制定了治疗方案:首先给予阿托品药物治疗,并嘱家长注意观察孩子情绪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的症状明显改善,心悸、头晕等症状消失。

生命之光传递者

2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治疗。对于体格健康的儿童和小运动员,若除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外没有其他临床症状,通常无需进行治疗。然而,如果心率过慢导致心排血量不足,引发头晕、乏力等症状,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等,它们可以有效提高心率,改善症状。 在新生儿中,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高。这种情况下,山莨菪碱可能被用来增加心率。但是,辨别心动过缓的原因更为重要。例如,低体温、缺氧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都可能导致心率减慢。因此,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定心动过缓的具体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总之,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家长和监护人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在发现任何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也是预防和管理窦性心动过缓的重要措施。

健康百科

2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直立倾斜试验:揭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秘密

晕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血管、神经系统、代谢等方面的疾病。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晕厥,它通常在特定的触发因素下发生,如长时间站立、情绪激动、疼痛或见到血液等。这种晕厥的特点是突然的、短暂的意识丧失,通常不伴随前兆或后遗症。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医生们会采用多种方法,其中包括直立倾斜试验。 直立倾斜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旨在模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作条件。该试验通过让患者从平卧位转变为倾斜位,观察其生理反应。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调节心率和血压,以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性。然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中,这种调节机制可能会失灵,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和晕厥的发生。通过直立倾斜试验,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了解其对血压变化的反应,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 在进行直立倾斜试验之前,患者需要禁食4小时,并告知医生是否有任何相关的医疗史或正在服用的药物。试验过程中,医生会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以便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一般来说,试验会在60度的倾斜角度下进行,持续20-45分钟。若患者在此期间出现晕厥或其他不适症状,医生会立即终止试验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除了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外,直立倾斜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估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例如低血压、小儿窦性心动过缓、阿-斯综合征等。对于那些不明原因的反复发作的晕厥,直立倾斜试验也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晕厥的原因,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直立倾斜试验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例如,心脑血管病患者、妊娠妇女以及拒绝接受检查的患者等,可能不适合进行此项检查。在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健康状况来决定是否进行该项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医疗故事汇

2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小儿心脏窦房结发出的激动频率低于正常低限。新生儿低于90次/分,婴儿低于80次/分,年长儿低于60次/分时具有意义。虽然这种情况在健康小儿中也可能出现,但它也可能是某些病理性改变的表现。患儿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心率明显缓慢,可能会出现乏力、胸闷、气短、头昏等症状。这种情况的预后通常良好。 在一个真实的案例中,一位3岁的男孩因经常感到疲劳和头晕被带到医院。医生发现他的心率低于正常水平,进一步检查后确定他患有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幸运的是,经过适当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男孩的症状得到了改善,并且他的心率也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产生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药物副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对于无症状的患儿,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出现症状,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安装心脏起搏器。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营养和休息状态。

健康饮食指南

23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通常在体检或其他就诊过程中被发现,正常情况下不会有特殊自觉症状。然而,如果是由病理性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表现会根据窦缓的严重程度和基础心脏状态而有所不同。例如,心率明显缓慢时,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下降、疲劳感,年长儿童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 有一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假设一个8岁的男孩在体检中被发现有窦性心动过缓的迹象。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他的心率明显低于同龄人。这个男孩经常感到疲劳和头晕,尤其是在运动后。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他的心脏结构正常,但心率过慢导致了这些症状。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调整,以改善心脏功能和减轻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窦性心动过缓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例如,显著心率减慢时,可能会出现交界性逸搏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甚至晕厥、抽搐,常伴有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等症状。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取决于多种因素。家长和医生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的问题。

生命守护者联盟

2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其发病原因和严重程度。对于生理性心动过缓,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而对于病理性心动过缓,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例如,纠正缺氧、酸中毒、降低颅内压等都可以作为对因治疗的方法。 在药物治疗方面,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以用来提高心率,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严重副作用。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 对于严重而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心脏起搏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双腔起搏器是一种生理性起搏器,可以按照正常的顺序依次起搏心房和心室,帮助纠正心率缓慢。然而,手术治疗也需要注意术后护理,避免接触强磁场等可能干扰起搏器工作的因素。 总之,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家长和医生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计划。

健康驿站

2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其中,生理性原因可能涉及到健康小儿、运动员和睡眠时的正常生理反应,或者是通过特定手法如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和诱导呕吐等方式引起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另一方面,病理性原因可能与心脏疾患、电解质紊乱、代谢异常、药物因素、某些传染病、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睡眠期间反复呼吸中断以及其他疾患如胃扩张、肠梗阻和泌尿结石等有关。因此,对于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考虑到这些可能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例如,一个5岁的男孩在一次体检中被发现有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医生发现他的心脏功能正常,且没有明显的病理性因素。最终,医生确定他的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于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可能与他的运动水平和日常生活习惯有关。医生建议他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监测他的心脏健康状况。 了解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定具体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同时,家长和照顾者也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未来医疗领航员

2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医生通常会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并让孩子多休息,保持心情放松。例如,某个5岁的男孩被诊断出轻度窦性心动过缓,医生建议他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整生活习惯,男孩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对于中度至重度的窦性心动过缓,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来增加心率。常用的药物包括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可以刺激心脏节点的兴奋性。例如,一个7岁的女孩被诊断出中度窦性心动过缓,医生给她开了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通过定期注射,女孩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 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可能需要进行心脏起搏器手术。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电子装置,可以通过电刺激心脏来维持心率的正常水平。例如,一个10岁的男孩被诊断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医生建议他进行心脏起搏器手术。手术后,男孩的病情明显改善,心率也恢复正常。

医疗新知速递

2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否可以进行剧烈运动?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在没有临床症状和其他基础疾病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这些孩子可以进行正常的运动和日常活动,甚至可以参加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然而,如果心率过慢导致心排血量不足,出现症状如头晕、乏力等,可能需要进行治疗,包括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来提高心率。在这种情况下,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症状,应避免。 例如,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被诊断出患有窦性心动过缓。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是否还能继续踢足球。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医生发现小明的心动过缓并未影响他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于是,医生建议小明可以继续踢足球,但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避免过度疲劳和其他不适症状。 总的来说,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但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调整运动强度和类型。定期的医学检查和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医学奇迹见证者

2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定义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具体来说,婴儿心率每分钟100次以下,1-6岁每分钟80次以下,6岁以上每分钟在60次以下。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健康的儿童、运动员以及一些疾病患者中,如克丁病、伤寒、阻塞性黄疸和颅内压增高相关疾病等。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或利血平也可能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一个5岁的男孩被带到医院,因为他的心率只有每分钟70次。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他并没有其他明显的健康问题,心脏结构也正常。医生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他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引起的。停止服用该药物后,男孩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没有引起任何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然而,如果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的症状,可能需要用药物治疗。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是两种常用的药物,可以帮助提高心率。 对于小儿窦性心动过缓,预防措施也很重要。首先,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任何健康问题。其次,避免给孩子乱用药物,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心率的药物。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

远程医疗新视界

25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余更生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支原体感染(34例) 维生素缺乏(13例)
专业擅长:在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生长发育评估,并对小儿矮小症与性早熟等生长发育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凭借40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精准解读各学科和各专业的检查报告,通过循证医学系统化分析,科学诊断常见医学问题及复杂疑难病症,为患者提供完整且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这种临床经验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的诊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好评率:99% 接诊量:7217
产文秀

主治医师

小儿心脏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专业擅长:儿童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等诊治
好评率:100% 接诊量:183
夏树亮

副主任医师

小儿心脏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便秘(1例)
专业擅长:1.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主动脉缩窄、右室双出口、肺静脉异位引流、单心室等。 2.川崎病。 3.心肌炎。 4.心肌病。 5.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6.高血压。 7.晕厥。 特色: 1.尤其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与诊断,有1000多例先天心脏病的心导管检查和介入治疗的经验。 2.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804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