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损呈珍珠样白色的皱褶样白斑
- 多见于口腔黏膜、颊部、唇、舌缘、腭、口底等
- 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简介
白色海绵状痣是一种好发于口腔黏膜部位的遗传性角化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变,患者的皮损(即病变部位)在出生时即可出现,也可以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出现,青春期病变即停止进展,一般终生保持稳定。本病的主要表现为皮损呈珍珠样白色的、皱褶样的白斑,多见于口腔黏膜、颊部、唇、舌缘、腭、口底等部位[1]。本病有自限性(也就是可以自愈),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症状明显者可采取药物、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症状表现:
白色海绵状痣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颊部、唇、舌缘、腭、口底等部位出现珍珠样白色的、皱褶样的白斑[1]。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症状以及病理检查,即可诊断为白色海绵状痣。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较为常见。目前没有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本病有自限性,通常无需治疗,若症状较为明显,可以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缓解症状。
是否遗传?
是。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白色海绵状痣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运动与健康
文章 外阴白斑的治疗注意事项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白色海绵状痣:了解、接受与管理
生命之光传递者
徐宏俊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周梅华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丹阳市人民医院
黄玲娟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