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腺样体受到炎症反复刺激后引起的增生肥大。
- 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打鼾、睡眠不安。
- 本病可以治愈,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简介
咽扁桃体肥大又被称腺样体肥大,它是耳鼻喉科非常常见的疾病,此病多发生在3~5岁的儿童,成年人罕见。在我国学龄前儿童发病率为29%[1]。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6~7岁时腺样体发育为最大,在10岁以后逐渐萎缩,到成人后则基本消失。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淋巴组织受到炎症的反复刺激,然后增生肥大并且引起相应症状的疾病。它的病是因为鼻咽部及其毗邻部位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此病的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鼻塞及流鼻涕、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阵咳、营养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部分患者因长期张口呼吸,可出现“腺样体面容”(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治疗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若不积极治疗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影响颌面骨骼发育等,可影响生活质量。
症状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鼻塞及流鼻涕、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阵咳、营养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部分患者因长期张口呼吸,可出现“腺样体面容”。
诊断依据:
根据视诊时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附有脓性分泌物,硬腭高而窄,常伴有腭扁桃体肥大,部分患者呈“腺样体面容”;触诊鼻咽部顶后壁有柔软的淋巴组织团块,不易出血;间接鼻咽镜检查可见鼻咽部红色块状隆起,结合鼻咽X线侧位片显示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向鼻咽腔突出,基本可以确诊。
咽扁桃体肥大有哪些类型?
无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生在3~5岁儿童,成年人罕见。在我国学龄前儿童发病率为29%[1]。
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可以治愈,经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不积极治疗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影响颌面骨骼发育等,可影响生活质量。
是否遗传?
是,本病有家族遗传史。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危害与治疗措施
医者荣耀
文章 鼻中隔偏曲与咽扁桃体肥大的治疗策略
康复之路
文章 过敏性鼻炎与咽扁桃体肥大的中医治疗与手术治疗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鼻腔淋巴癌与咽扁桃体肥大的诊断与治疗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婴幼儿鼻塞与咽扁桃体肥大的诊断与治疗
医疗之窗
文章 腺样体肥大日常治疗与预防措施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扁桃体吞咽有异物感
药事通
文章 咽扁桃体肥大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儿童扁桃体肥大: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康复之路
文章 腺样体肥大:了解成因,科学应对
智慧医疗先锋者
高昆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
山东省立医院
党华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李洵
主任医师
中医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