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巴贝虫病

巴贝虫病

别名:梨浆虫病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巴贝虫病介绍
  • 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蜱虫叮咬传播
  • 常见症状为发热、寒战、脾大、黄疸等
  • 多可治愈,脾切除者或免疫低下者可能致命

简介

巴贝虫病为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体感染了寄生在牛、羊、猪、田鼠等动物红细胞内的巴贝虫原虫导致,由蜱虫(俗称草扒子,是一种米粒大小的吸血小虫,多生长在草丛、树林、牲畜类身上)叮咬传播。患者感染后症状轻重不一,多数年轻人和健康人为轻度流感样症状,但在脾切除后或免疫缺陷患者以及老年人中症状较重,可出现高热、脾大、黄疸(皮肤及眼白部分发黄)等,甚至发生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治疗以抗原虫及对症治疗为主,轻、中型患者经及时规范治疗可治愈,无后遗症。重型患者如出现黄疸、肾衰竭且有脾摘除史者,预后不良,病死率约5%。如治疗不彻底未进行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原虫血症(患者可无症状,但血涂片检查可发现血液这存在巴贝尔原虫),可持续至数年之久[1]

症状表现:

巴贝虫病常见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黄疸(皮肤及眼白部分发黄)等。

诊断依据:

依据血涂片中发现巴贝虫而确诊,若血涂片未发现原虫,而临床症状(如高热、寒战、黄疸)高度怀疑巴贝虫病时,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巴贝虫18SrRNA基因的方法来协助诊断。

巴贝虫病有哪些类型?

根据病程及病情轻重,可分为

1.潜伏期:

2.急性期巴贝虫病:

  • 轻型;
  • 中型;
  • 重型。

3.慢性期巴贝虫病。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1.蜱虫叮咬:巴贝虫病通过携带巴贝虫原虫的蜱类(俗称草扒子,是一种米粒大小的吸血小虫,多生长在草丛、树林、牲畜类身上)叮咬而传染;

2.输血传播:输入带虫者的血液可导致传播。

3.母婴传播:母亲如为巴贝虫病患者,可传染给婴儿。

怎么预防?

1.尽量避免在5~9月份进入牧区;

2.家畜应定期进行检疫,定期灭蜱虫;

3.野外及生活区根据需要定期灭鼠;

4.进入牧区、接触牲畜应做好防护,避免肌肤裸露,可使用防蜱喷剂,防止蜱虫叮咬;

5.输血应经过严格检查,任何有疑似病史及久住疫区者不宜献血;

6.女性计划生育前应全面进行身体检查,如从事畜牧业相关工作或有蜱虫叮咬史要及时检查是否存在巴贝虫感染,如有应在彻底治愈之后再考虑生育。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巴贝虫病呈世界分布,我国云南、内蒙古、浙江、山东、台湾等地均有病例报道。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脾切除后及免疫缺陷者尤为易感,从事畜牧业者为有职业倾向的感染对象。

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部分患者可以治愈。轻、中型患者经及时规范的抗原虫治疗及对症治疗可治愈,无后遗症。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巴贝虫病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巴贝虫病防治:如何应对这种常见疾病?

巴贝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虽然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然而,巴贝虫病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在临床上,巴贝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许多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和适当的保养,可以很快康复。 治疗巴贝虫病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特定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巴贝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蜱虫。 2. 出行时,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蜱虫叮咬的风险。 3. 返回家中后,及时检查衣物和皮肤,发现蜱虫及时清除。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巴贝虫病。 在治疗巴贝虫病的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此外,患者还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绿色医疗倡导者

3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蜱虫叮咬后的症状与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各种意外伤害,其中之一就是被蜱虫叮咬。蜱虫叮咬不仅会引起局部的红肿、疼痛和瘙痒,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蜱虫叮咬后的症状、可能引发的疾病以及预防措施。 一、蜱虫叮咬的症状 蜱虫叮咬后,叮咬的周围会出现红肿、疼痛和瘙痒。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局部感染,如脓包、蜂窝组织炎等。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 二、蜱虫叮咬可能引发的疾病 蜱虫叮咬可能会传播多种疾病,如森林脑炎、莱姆病、巴贝虫病等。其中,森林脑炎是一种由蜱虫携带的病毒性疾病,其潜伏期一般为几天到几周不等。然而,根据您的描述,您在蜱虫叮咬后的第二天就出现了腹痛、全身无力、发热等症状,这与森林脑炎的典型症状不符。 三、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蜱虫叮咬及其引发的疾病,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在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 2. 定期检查衣物和身体,及时发现并清除蜱虫。 3. 使用驱虫剂,降低蜱虫叮咬的风险。 4. 如发现叮咬,及时就医,避免感染。 四、就医指南 如果您在蜱虫叮咬后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疾病解码者

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巴贝虫病的成因是什么?

巴贝虫病是由巴贝虫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这种原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内,特别是牛、马、犬、羊、猪等家畜。巴贝虫对宿主红细胞的破坏是导致巴贝虫病的主要机制。 一名50岁的农场工人,经常与家畜接触,近期出现了发热、乏力和贫血等症状。经过血液检查,医生诊断他患有巴贝虫病。这个案例说明了巴贝虫病的传播途径和高风险人群。 巴贝虫病的成因主要是巴贝虫原虫的感染。这种原虫通过蜱媒传播给宿主动物,进而破坏红细胞,引起贫血和其他症状。免疫低下者、脾切除者、与家畜密切接触者、野外工作者和老年患者是巴贝虫病的高风险人群。 预防巴贝虫病的方法包括避免与感染的家畜接触、使用防蜱措施、定期检查家畜的健康状况等。对于已经感染的个体,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巴贝虫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原虫药物和支持性治疗,例如输血和补充营养。 总之,巴贝虫病是一种由巴贝虫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蜱媒传播。了解其成因和高风险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巴贝虫病。

中医养生之道

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巴贝虫病?

巴贝虫病是一种由红细胞内寄生的巴贝虫属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硬蜱叮咬感染。这种疾病在年轻、健康人群中通常表现为轻度流感样症状,但在脾切除后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以及老年人中可能会发展成疟疾样表现,包括间歇热、脾大、黄疸和溶血等特征。幸运的是,多数患者在接受正规治疗后,预后较好。 一位名叫约翰的老年人,曾经在森林中被硬蜱叮咬。几天后,他开始出现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经过医生的诊断,约翰被确诊为巴贝虫病。由于他的免疫系统较弱,病情进展迅速,导致他出现了严重的溶血现象。幸运的是,及时的治疗使他逐渐恢复健康。 巴贝虫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通过硬蜱叮咬传播。这些寄生虫可以在蜱体内生存多年,并在叮咬宿主时传播给人类。因此,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在蜱虫高发区活动、穿着长袖长裤、使用驱虫剂等。 治疗巴贝虫病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更密切的监测。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可以帮助加强免疫系统,降低感染的风险。

健康解码专家

1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巴贝虫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巴贝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是针对巴贝虫进行抗病原虫治疗的有效手段。轻中症患者可以选择青蒿琥酯等药物进行治疗,重症患者则需要使用克林霉素+奎宁联合治疗,或者阿奇霉素+奎宁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病人的症状进行处理,如高热剧痛者可以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解热、镇痛处理;有明显溶血者可以输血。需要注意的是,巴贝虫感染即使按照标准方案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仍可能会持续或复发,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大或基础免疫缺陷者,治疗通常需要6周以上。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还可能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红细胞置换等特殊治疗方法。例如,对于非田鼠巴贝虫感染以及高密度原虫血症者,红细胞交换是抢救治疗的基本措施。这种方法可以去除感染的红细胞,减少原虫负荷和中断了红细胞感染的循环,阻止寄生红细胞在易感组织聚集及防止局部缺血的形成。 总之,巴贝虫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调整。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医疗之窗

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巴贝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巴贝虫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化,取决于感染的虫种和个体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从被蝉叮咬到出现症状需要1到6周的时间,症状也可能会持续3个月之久。轻型病例可能只表现为轻微的流感样症状,例如低热或体温正常、轻微头痛、虚弱乏力和食欲缺乏等,通常在2周内自行消失。中型病例则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寒战、大汗、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可能会出现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情况。重型病例的症状与中型病例相似,但溶血性贫血发展迅速,可能伴随黄疸、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在起病后5到8天内死亡。对于巴贝虫病的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有一位名叫李先生的患者,他在一次户外活动中被蝉叮咬了,起初并未在意。然而,几周后他开始出现发热、寒战和全身不适的症状,随后被诊断出患有巴贝虫病。幸运的是,李先生及时接受了治疗,避免了病情的恶化。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尽管巴贝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但早期识别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巴贝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寄生虫药物和支持性治疗。对于轻型和中型病例,通常使用氯喹或阿托伐醌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重型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输血、透析等支持性治疗措施。预防巴贝虫病的最好方法是避免被蝉叮咬,尤其是在高风险地区和季节。如果不幸被叮咬,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未来医疗领航员

1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硫酸奎宁的多种应用:从疟疾到夜间小腿痉挛

硫酸奎宁是一种多功能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首先,它可以有效控制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恶性疟在红内期中出现的临床症状。例如,患者John在非洲旅行时感染了恶性疟,经过使用硫酸奎宁治疗后,他的高烧和头痛等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 此外,硫酸奎宁也被用于治疗耐氯喹或其他抗疟药的恶性疟。这种情况下,硫酸奎宁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硫酸奎宁还可以用来治疗巴贝虫病,尽管克林霉素在这方面的疗效更佳。 除了疟疾和巴贝虫病,硫酸奎宁还可以用于止痛和解热。因此,它常被添加到一些复方制剂中,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或流感。例如,患者Mary在感冒期间使用含有硫酸奎宁的药物后,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和肌肉疼痛也得到了缓解。 最后,硫酸奎宁还可以缓解夜间小腿痉挛。这种情况下,硫酸奎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神经和肌肉的能力有关。例如,患者David在服用硫酸奎宁后,夜间小腿痉挛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减少。

癌症防治先锋

6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发热的各种原因(五)

曾在热带旅行或居住、尤其是被蚊虫叮咬过的患者发热需想到疟原虫感染导致的疟疾,而有舌蝇叮咬史的发热伴头痛嗜睡等症状者需考虑锥虫感染导致的锥虫病;接触过流浪猫狗的患者需想到弓形虫感染;有蜱叮咬史者则需考虑巴贝虫这一不常见的原虫感染。 6 其他病原体感染 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巴尔通体等。如军团菌可在空调的冷凝水及温水中大量繁殖,感染人类可导致发热和肺炎;猫抓伤或咬伤后可使人感染巴尔通体而导致猫抓病;各种啮齿动物、猪狗牛羊马等,无论是野生或家养,都可能感染钩端螺旋体并且在尿液中持续排泄,污染人的粘膜或伤口即可导致钩体病;灌木丛、草丛中的蜱虫叮咬裸露的皮肤,除了导致上述巴贝虫及布尼亚病毒感染之外,还可能使人感染立克次体导致落基山斑疹热,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导致莱姆病。

杨剑

主治医师

玉山县文成街道卫生院

15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肾移植病人如何预防和应对巴贝虫病的风险?

肾移植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程序,虽然它可以挽救生命,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最近,美国科学家在一例肾移植病人身上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并发症:通过输血感染巴贝虫病。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巴贝虫病不仅会威胁到器官移植病人的生命,也可能影响到更广泛的人群。 巴贝虫病是一种由蜱虫传播的寄生虫病。蜱虫通常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森林中,通过叮咬宿主传播巴贝虫。这种疾病最初被认为只影响到动物,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类感染案例被报道。对于器官移植病人来说,感染巴贝虫病的风险尤其高。这是因为他们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身体排斥移植器官,这使得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 在这例肾移植病人中,巴贝虫病的感染源是输血。尽管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但仍然存在极小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筛查和监测。同时,器官移植病人也应该提高警惕,避免在可能存在蜱虫的环境中活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巴贝虫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因此,医生们需要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并将其纳入器官移植病人的鉴别诊断中。对于有蜱虫叮咬史或居住在蜱虫流行地区的病人,应特别关注巴贝虫病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肾移植手术虽然可以带来巨大的益处,但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其潜在的风险。通过加强预防和监测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器官移植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医疗新知速递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有效进行寄生虫学检查?

寄生虫学检查是医学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患者的血液、粪便、体液等样本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寄生虫的存在,进而确定疾病的种类和治疗方案。以下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寄生虫学检查方法。 首先是虫体、虫卵或包囊检查方法。其中,末梢血涂片检查是疟疾等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医生可以通过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并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确定其种类。除了疟疾,巴贝虫病、丝虫病等也可以通过血涂片检查进行诊断。粪便检查则是肠道寄生虫感染的主要检查方法。医生可以在患者的粪便中找到寄生虫的虫卵、虫体或包囊,例如阿米巴痢疾、肠蛔虫症、钩虫症、鞭虫症等。改良加藤法是目前常用的粪便检查方法。 其次是培养法。在一些寄生虫病的早期,虫体数量较少而不易查出时,可以对标本进行培养。例如黑热病患者的骨髓穿刺液可以接种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不仅可提高检出率,而且可以鉴定虫种。弓形虫病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抽出物也可进行组织培养。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同时,为了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医生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疗之窗

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