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属于重型药物过敏反应,不及时治疗可致命
- 先是周身弥漫潮红、肿胀,之后大片皮肤剥脱等
- 要立即停用致敏药物,进行抗炎治疗
简介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是一种重型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疹的一种,又叫做红皮病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常由磺胺类、巴比妥类、抗癫痫药、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等引起。常在其他药疹的基础上继续用药或治疗不当所致,皮损逐渐加重并融合成弥漫潮红、肿胀,以面部及手足为重,可伴有水疱、糜烂和渗出、结痂、异味,经2~3周后皮肤红肿渐消退,皮损处大量鳞片状或落叶状脱屑,掌跖部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发、甲脱落(病愈后可再生)。
通过积极抗过敏、抗炎治疗皮损可逐渐减轻,脱落的皮肤、毛发、指甲可逐渐修复。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症状表现: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典型表现是用药后先有周身弥漫潮红、肿胀,经2~3周后出现大片皮肤剥脱。
诊断依据:
依据有明确的药物服用史,用药后20天左右出现周身弥漫潮红、肿胀,经2~3周后出现大片皮肤剥脱的典型症状等,基本上就可诊断,确诊需要进行致敏药物检测实验,可准确筛选出致敏药物。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随着新药不断面世、用药人群增多及滥用药物等,药疹发生率不断增多,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大约占药疹的1%~2.5%[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确诊后需要及时进行抗炎、抗过敏治疗,大部分患者皮肤损害可以得到控制,逐渐痊愈;但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常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导致死亡。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2岁宝宝发烧3天,最高温度38.1度,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44,现在身体出现很多红色皮疹。患者女性3岁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37
服用甲钴安等药物后出现脸部小疙瘩,疑似药物性皮疹。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36
患者使用三款药物后出现不适并爆痘,咨询医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34
文章 药物性皮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药疹的严重程度及预防措施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如何应对像烫伤一样的皮肤病?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药物过敏:了解、预防和处理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火毒炽盛型药疹:症状、治疗和日常保养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手脚大量脱皮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健康百科
文章 面对像烫伤一样的皮肤病,如何应对?
医者仁心
文章 药物疹的类型、预防和治疗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症状有哪些?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了解药疹的类型和特征
健康饮食指南
徐宏俊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王磊
主治医师
中医皮肤科
中日友好医院
冯爱平
主任医师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