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残胃癌

残胃癌

别名:胃手术后胃癌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肿瘤科 外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残胃癌介绍
  • 好发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发病机制不明
  • 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体重减轻等
  • 手术治疗为主,可联合化疗,预后差异较大

简介

残胃癌是指发生于残胃的所有恶性肿瘤均称为残胃癌,不论初始疾病为何种性质,不论术后多长时间。残胃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术后胃内环境改变及碱性十二指肠液反流有一定关系。残胃癌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有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感,吞咽有异物感,不明原因贫血,消瘦,黑便及消化道溃疡症状突发等。本病不常见,多发生于手术10~15年之后,国外报道残胃癌发病发生率为0.55%~8.9%,国内的报道为0.3%~13.3%,为消化性溃疡未行手术者发生癌变的3~4倍[3、4]。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残胃癌临床治疗中最有效的手段[2],也是首选方法,晚期残胃癌由于失去手术机会,故多应用化疗。残胃癌预后多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可否行根治性手术、残胃淋巴结转移情况、二次手术方式等密切相关。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的患者晚期并发症较多或有远处转移时较难根治,多预后不良。

症状表现:

残胃癌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体重减轻、上消化道出血等。

诊断依据:

残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检查时若发现残胃的黏膜色泽苍白、糜烂、隆起,则有早期癌的可能,应行常规活检。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多发生于手术10~15年之后,国外报道残胃癌发病发生率为0.55%~8.9%,国内的报道为0.3%~13.3%,为消化性溃疡未行手术者发生癌变的3~4倍[ 3 4]

是否可以治愈?

部分患者可治愈,早期的残胃癌经及时干预治疗后预后良好;进展期或出现并发症时较难治愈。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的患者晚期并发症较多或有远处转移时较难根治,多预后不良。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残胃癌相关问诊记录

我父亲67岁,患有残胃癌,不能进食,出现肠内营养不耐受,医生推荐使用百普力、百普素,想了解如何正确使用。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7

医生建议:对于残胃癌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是常见问题。百普力、百普素是常用的肠内营养支持药物。使用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使用时应注意药品的保存和使用方法,避免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查看详情

化疗后能否食用某药物?对肝脏有没有损伤?患者男性74岁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9

医生建议:对于残胃癌患者,在化疗后使用某药物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用药安全。每天早上服用一颗,持续一天时间。请注意用药安全,遵循说明书或药师指导。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膳食,定期复查,及时就诊。

查看详情

我有轻微的头痛和乏力感,想了解这款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7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症状和情况,疾病进展可能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使用口服药物时,需要注意用药安全,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推荐剂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充足休息,可以帮助改善症状和促进康复。

查看详情
残胃癌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残胃癌的定义、发病机制和治疗前景是什么?

残胃癌是一种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在残胃内发生的恶性肿瘤。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手术后胃部结构的改变、胆汁和胰液反流进残余的胃内、胃酸分泌减少以及微粘膜保护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早期残胃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晚期还可能出现消瘦、腹水、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例如,某位患者在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和食欲减退的症状。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确诊他患有残胃癌。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得早,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成功控制了病情,预后良好。然而,对于中晚期的残胃癌患者来说,治疗效果通常不如早期患者,预后也相对较差。 为了更好地理解残胃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首先,了解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生理变化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残胃癌至关重要。其次,及时的症状监测和定期的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可能的异常情况。最后,针对残胃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调整。

医疗数据守护者

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残胃癌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残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病原体感染和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辛辣、过烫的食物会对残留的胃部黏膜造成持续的刺激,增加残胃癌的风险。同时,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胃部黏膜的异常增生,进而引发癌症。另外,家族中有残胃癌病史的个体,患病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一位名叫李先生的患者,在胃部切除手术后依然保持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他的日常饮食中经常包含大量的辣椒和过烫的食物。几年后,李先生被诊断出患有残胃癌。医生分析认为,李先生的不良饮食习惯是导致他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残胃癌,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准备方式。避免食用过于刺激的食物,尽量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任何可能的病原体感染。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个体,应该更加警惕,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药事通

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残胃癌是否会遗传?

残胃癌并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这种癌症通常是由于胃部部分切除后,消化液反流入残留的胃部组织中,刺激胃黏膜,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癌变。然而,这种情况并不会直接遗传给下一代子女。 例如,曾经有一个病人在接受胃部部分切除手术后,几年后被诊断出患有残胃癌。虽然这位病人的子女可能会担心自己也会患上同样的疾病,但实际上,残胃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无关。相反,它更多地与手术后的生理变化和生活习惯有关。 为了预防残胃癌的发生,重要的是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期摄入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组织学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胃镜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等,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健康百科

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兰永廷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淄博市中心医院
肠炎(3例) 胃炎(2例)
专业擅长: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结肠息肉,消化性溃疡,食管炎,胃癌,结肠癌,胰腺炎,食管癌,肝硬化,肝癌,胰腺癌,胆囊结石,胆囊炎,结肠炎。
好评率:99% 接诊量:4680
罗宇晨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萎缩性胃炎(1例) 细菌感染(1例)
专业擅长:自从业以来专攻消化道早癌诊治及内镜下治疗,在该领域发表数篇论文并取得相应基金支持,目前已独立完成相关手术20000余例,其中开展上消化到早癌诊治及相关治疗5000余例
好评率:100% 接诊量:248
郭予斌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转氨酶高(4例) 胃炎(4例)
专业擅长:对幽门螺杆菌感染(HP)、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脂肪肝、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结肠息肉、胃息肉、息肉病、消化道肿瘤(早期胃癌、大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Barrett食管)、食管异位胃粘膜、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瘤、食管糖原棘皮症(食管粘膜白斑)、食管乳头状瘤、食管粘膜下肿物(食管肿物)、食管黄色瘤(黄斑瘤)、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便血)、胃黄色瘤(黄斑瘤)、胃粘膜下肿物(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等)、异位胰腺、大肠黑变病、侧向发育型肿瘤(LST)、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胆管结石、胰管结石、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脾大、副脾、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肿瘤标志物升高(癌胚抗原CEA等)、肠梗阻、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常见消化疾病的诊治和胃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等方面的检查和治疗。
好评率:100% 接诊量:1449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