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患者血中丙种球蛋白数量明显减少
- 反复出现细菌、病毒或真菌的感染为特征
- 临床多通过补充丙种球蛋白来治疗
简介
低丙球蛋白血症是指患者血液中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正常值2.5~3%)的一种病症。此病症的特征性表现是反复出现细菌、病毒或真菌的感染,临床表现多以反复低热为主,可伴发口腔溃疡、肺部感染等临床表现。此病症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凡B淋巴细胞(包括浆细胞)数量不足、功能减退或恶性变异均足以引起本病。婴幼儿、儿童中低丙球蛋白血症常提示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婴儿在出生后3~6个月呈生理性低丙球蛋白血症,IgG抗体水平的低值状态有时持续18~24个月,称为婴儿期一过性低丙球蛋白血症。成人则多由于血浆蛋白的丢失,见于肾病以及蛋白丢失性肠病;或由于产生不足,多见于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本病部分患者可治愈。临床可通过补充丙种球蛋白来治疗,生理性的低丙球蛋白血症可逐渐恢复,部分导致本病的原发疾病如可治愈,本病也可得到治愈,预后与原发病相关[1-2]。
症状表现:
患者容易反复出现细菌、病毒或真菌的感染,临床表现多以低热为主,可伴发口腔溃疡、肺部感染等。
诊断依据:
临床根据血液中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正常值2.5~3%)和血清蛋白经电泳分析丙球蛋白低于600mg/dl(毫克/分升)时,即可确诊为低丙球蛋白血症。
低丙球蛋白血症有哪些类型?
依据病因可分为:
1.先天性低丙球蛋白血症
2.后天性(获得性)低丙球蛋白血症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婴幼儿时期多见,成年人少见。婴儿在出生后3~6个月呈生理性低丙球蛋白血症[3]。
是否可以治愈?
部分患者可治愈。生理性的低丙球蛋白血症可逐渐恢复,部分导致本病的原发疾病如可治愈,本病也可得到治愈,临床一般通过补充丙种球蛋白来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
是否遗传?
是,可能跟遗传有关。
是否属于医保范围?
是。
我一直在服用降血脂药物,最近体检报告显示白蛋白水平偏低,微球蛋白也偏高,想了解原因和是否需要更换药物。患者女性60岁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总交流次数:28
我有一个月的发热和咳嗽症状,医生建议我使用丙球蛋白来增强免疫力,缓解症状。请问丙球蛋白的用法用量和可能的副作用?
就诊科室:中医儿科
总交流次数:5
患者就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图文问诊,医生建议使用丙球蛋白注射作为治疗方式,并告知价格大约是五百多元一针。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39
文章 球蛋白偏低:原因及应对策略


药事通
文章 免疫系统保卫战:如何应对免疫缺陷病


医疗故事汇
文章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策略和日常管理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IgG偏低的多种原因及相应的饮食调理方法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CD4细胞:了解其重要性和如何保持健康


运动与健康
文章 什么是低丙球蛋白血症?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球蛋白偏低会引起什么危害?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球蛋白偏低需要治疗吗?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低丙球蛋白血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反复流鼻血,查出低丙球蛋白血症,这病怎么治啊?


癌症防治先锋


董齐齐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邯郸市中医院

辛莉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李颖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