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等炎性可引发致病
-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 针对病因、抗凝溶栓、对症治疗可以治愈
简介
乙状窦血栓形成是神经内科少见病,是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的一种类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在脑血管病中约占0.5~1%[1]。乙状窦是脑膜静脉窦之一,位于颞、枕骨内面的乙状窦沟中,起始于横窦,终于颈静脉孔。乙状窦血栓形成原因可分为炎性和非炎性两类。炎性病因多见,非炎性病因较少见。炎性乙状窦血栓形成多继发于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以儿童多见,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的炎症表现(如耳后乳突部位皮肤红肿、疼痛、压痛)外,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和体征;非炎性乙状窦血栓多继发于血液高凝状态,部分患者起病隐匿,常以头痛起病,可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治疗以病因治疗及抗凝、溶栓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本病可以治愈,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不积极治疗,可引起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症状表现:
1.炎性乙状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的炎症表现(如耳后乳突部位皮肤红肿、疼痛、压痛)外,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2.非炎性乙状窦血栓形成部分患者起病隐匿,常以头痛起病,可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存在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或血液高凝状态等病史和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临床表现,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为乙状窦在静脉时相不显影,提示存在血栓,即可确诊。
乙状窦血栓形成有哪些类型?
根据发病原因分为2种类型:
1.炎性乙状窦血栓形成:多见于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以儿童多见;
2.非炎性乙状窦血栓形成:多见于血液高凝状态。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乙状窦血栓形成是神经内科少见病,是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的一种类型。CVST在脑血管病中约占0.5~1%[1]。
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可以治愈,积极针对病因及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不积极治疗,可引起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李沁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梁卫杰
主治医师
普通外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轩
主治医师
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