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缺血性肠病介绍
  • 一种肠壁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的内科病症
  • 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血便
  • 可通过口服药物、介入及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简介

缺血性肠病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是一种少见的肠壁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的内科病症,在老年人群中呈增长趋势。该病致病原因可能与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血栓形成等因素导致肠道血液供给不足有关。缺血性肠病的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血便等,需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肠镜检查来确诊。缺血性肠病大部分患者可治愈,治疗上可通过口服药物、介入及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轻者可通过口服药物、介入等方式进行治疗,预后较好。病情较重者需进行手术治疗,体质虚弱或合并有严重的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手术治疗。

症状表现:

缺血性肠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血便等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

诊断依据:

依据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血便等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肠镜检查,发现肠道存在血栓等缺血性表现,可诊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为临床少见病,在老年人群中呈增长趋势。

是否可以治愈?

大部分患者可治愈,轻者可通过口服药物、介入等方式进行治疗,病情较重者需进行手术治疗,体质虚弱或合并有严重的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缺血性肠病相关问诊记录

我被诊断出缺血性肠病,想了解用药注意事项和生活建议。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3

医生建议:对于缺血性肠病,用药时间通常在早、中、晚餐前1小时。请在用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线下就诊。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定期复查和随访也很重要。

查看详情

我最近头晕血压低,高压88到97之间,低压62到67之间,心率52到53,都不稳定。二月九号确诊为乙状结肠溃疡。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5

医生建议:对于缺血性肠病引起的贫血和低血压,首先需要检查血红蛋白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查看详情

47岁女性患有缺血性肠病,想知道是否可以使用肠内营养粉进行营养补充,并询问使用方法。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7

医生建议:缺血性肠病患者可以使用肠内营养粉进行营养补充,但需要排除特定禁忌症。正确使用方法是用温开水冲泡,立即服用或在24小时内吃完。每次使用55.8克的粉末,加入200毫升温开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不同的调味剂。同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以促进康复。

查看详情
缺血性肠病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肠绞痛不治疗会自愈吗?

肠绞痛不治疗会自愈吗? 肠绞痛通常不会自愈,需要及时治疗。 肠绞痛是一种肠道相对缺血引起的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腹部绞痛,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 治疗肠绞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手术治疗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医疗新知速递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怀孕急性肠胃炎不治疗会自愈吗?

怀孕急性肠胃炎如果不治疗,通常不会自愈。 急性肠胃炎在孕妇中较为常见,但由于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不建议随意用药。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药物相对安全,但喹诺酮类药物孕妇应避免使用。 如果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可能与阑尾炎、缺血性肠病等疾病相似,因此确诊尤为重要。 总之,怀孕期间急性肠胃炎不建议不治疗,以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健康管理专家

1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怀孕急性胃肠炎怎么办?

怀孕期间出现急性胃肠炎,切勿随意用药。 急性胃肠炎时,孕妇应避免使用消炎药,如青霉素类药物相对影响较小,但喹诺酮类药物绝对不能使用。 孕妇在急性胃肠炎期间,应选择温和清淡的食物,注意腹部保暖。若出现腹泻、腹痛,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且能迅速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怀孕期间可能引发阑尾炎、缺血性肠病等疾病,因此,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孕妇不应随意用药。 为了确保母婴健康,孕妇在出现疑似急性胃肠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健康饮食指南

1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大便鲜血治疗多久见效?

大便出鲜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或肛裂出血等。对于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鲜血大便,建议首先挂消化内科就诊。常见的消化道出血原因包括肠道肿瘤和缺血性肠病。通过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果大便鲜血是由于痔疮或肛裂引起的,建议挂肛肠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治疗建议,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大便鲜血的见效时间因人而异,具体还需根据病因和治疗方案来确定。

医疗故事汇

1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消化内科营养支持治疗有效吗?

消化内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至关重要。一项针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使用状况的研究发现,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8.88%,营养支持率为32.44%。其中,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疾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依次是结核、胰腺疾病、肠梗阻、缺血性肠病、消化道出血、胆道疾病和炎症性肠病。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的使用情况也值得关注。

家庭医疗小助手

10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左腹剧痛,治疗该选哪一招?

男性朋友在遭遇左腹突然剧烈疼痛难忍的情况时,首先应考虑的几种可能原因包括急性肠炎、肠道肿瘤、左侧输尿管结石以及缺血性肠病。针对这些疾病,治疗措施各有侧重。 对于急性肠炎,治疗通常包括抗感染、补液和营养支持。若疼痛持续,可能需要使用解痉药物。 肠道肿瘤的治疗则更为复杂,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并辅以化疗或放疗。 左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以促进结石排出,或者手术治疗以去除结石。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重点是改善肠道血供,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血管重建手术等。

药事通

12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缺血性肠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现代社会中,胃肠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缺血性肠病作为其中的一种,由于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缺血性肠病多见于患有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通常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 为了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肠病,我们首先要了解其病因。动脉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对于预防缺血性肠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及生冷、刺激性食物。此外,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另外,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动脉硬化等问题,也是预防缺血性肠病的重要措施。 对于已经患有缺血性肠病的患者,及时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治疗缺血性肠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途径,改善肠道血液供应。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介入治疗则是通过导管技术,直接对病变血管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总之,缺血性肠病是一种严重的胃肠疾病,预防和治疗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了解病因、调整生活方式、及时治疗,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肠病,保障身体健康。

健康管理专家

1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缺血性肠病:病因、症状及防治策略

缺血性肠病,一种因肠壁缺血、乏氧而引发的疾病,最终可能导致肠壁梗死。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患有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中。病变通常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 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尤其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导致的血管闭塞及狭窄。 为了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肠病,患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故事案例:张先生,一位65岁的退休工人,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到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经过检查,被诊断为缺血性肠病。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先生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并调整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缺血性肠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

运动与健康

1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夜间突发下腹痛及昏厥,如何应对?

夜间突发下腹部疼痛,尤其是伴随站立时昏厥,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严重信号。这种情况不能忽视,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下腹部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腹主动脉瘤、膀胱炎症、缺血性肠病等。其中,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如果破裂,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缺血性肠病则可能由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导致肠道缺血。 体位性低血压也可能导致昏厥,这种情况可能由于站立时血压突然下降,导致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 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超声、CT等)来确定病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定期体检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数字健康领航者

1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年缺血性肠病的防治策略及日常保养

缺血性肠病,又称肠系膜缺血综合征,是一种因肠壁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缺血性肠病的病因主要包括肠系膜动、静脉,尤其是肠系膜上动脉的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这些病理变化会导致血管闭塞和狭窄,从而影响肠壁的血液供应。 结肠脾曲是缺血性肠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通常呈节段性分布。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 对于缺血性肠病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肠壁的血液供应,缓解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扩血管药物等。介入治疗适用于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方式恢复血管通畅。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病情,降低复发风险。

医疗之窗

1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谭嗣伟

副主任医师

肛肠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混合痔(15例) 肠炎(11例)
专业擅长:结直肠肿瘤,肛肠良性疾病微创微痛治疗,疝和腹壁外科微创快速康复治疗!无痛病房示范单位!大肠癌,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便秘,炎性肠病,会阴复杂瘘,直肠脱垂,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造口疝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5478
张彬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
急性胃肠炎(83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19例)
专业擅长:擅长食管炎、胃炎、十二指肠炎、肠炎、食管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胃食管反流病、炎性肠病、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慢性肝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可行胃镜、肠镜检查,以及镜下胃肠息肉的治疗。同时还是高级公共营养师,可为您提供日常及疾病相关的饮食指导。消化系统常见病,可行胸穿、腹穿操作。
好评率:99% 接诊量:19783
李颖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北燕达医院
肝病(426例) 脾虚(357例)
专业擅长: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湿热、大便黏腻不爽、各种口臭、胃肠镜报告解读、前列腺炎、烦躁多梦、心悸、便秘、腹泻、腹胀、乏力困倦、寒湿导致的关节酸痛、咳嗽、头痛、耳鸣、盗汗、阴虚火旺、自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气血亏虚、肥胖、食欲不振、肠易激综合征、虚劳、性功能障碍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90183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