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以来,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近日,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随着春节临近,回乡探亲、走亲访友的人员流动性增大,是否容易发生「二次感染」?在出行路上又该如何做好防护?以下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泽英的解答。
问题一:「阳康们」最怕听到哪些词?
专家观点1:「复阳」≠「二次感染」
目前接诊的病人,致病因素仍是奥密克戎病毒及其变异株,我在临床上,尚未见到二次感染的病例。而病人陈述的「复阳」,可能是因为首次感染的病毒,未完全排出体外。个体不同,对抗病毒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有的3天转阴,有的能持续10天阳性。当前,病毒检测手段主要为「居家抗原检测」,假阴性的现象存在,未捕捉到病毒样本的情况也存在。所以,大家所提及的「复阳」,大部分还是属于首次感染的阶段。
专家观点2:「二次感染」是因为抗体的消失
能造成「二次感染」,一定要具备2个条件:1)患者在康复后,机体的抗体消失;2)再次接触了新型冠状病毒。北京、上海地区BA.5、BF.7感染后的「阳康们」,在转阴后3个月内抗体会维持较高水平。理论上,「阳康」后3个月左右,「二次感染」的机会不会太大。
且首次感染与「二次感染」症状差异不大,仍采取对症治疗就可以;若体感症状有明显的加重,排除新冠与流感叠加的情况,建议要及时寻医问药。恐慌真没必要,实在怀疑,去医院做个核酸!我在出诊时,经常劝病人,焦虑情绪会引起抵抗力的下降,更不利于对抗病毒侵犯。
专家观点3: 「新冠重症」:老年朋友要高度警惕
现在「重症」这个词,制造的焦虑仅次于「癌」了,大众获取信息时,往往习惯对号入座。看见「心肌炎」了,觉得自己心慌;看见「白肺」这个词了,就觉得自己气短。有的年轻人「阳康」半个月了,看了一个新闻,就非要来医院做个CT才安心,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大众对医学知识的判定良莠不齐,症状加重来医院看没问题,但是出现「疑病」就没必要了。
大部分「新冠重症」是发生在脆弱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常年卧床、高龄、患慢性基础病,免疫力也差,身体损害几率很大,一旦出现精神差、饮食差、摔跟头、嗜睡等,还是要重点关注、及时就医的。门诊接诊的老年人,超80%检查提示出现肺部损伤。而年轻人肺部问题,仅筛查出10%左右,几乎历史都诊断过甲减、糖尿病或者体格肥胖、长期吸烟等。
问题二:春节放假,能串亲戚吗?能一起吃饭吗?
专家观点1:彼此确定「阳康」,可保持正常交际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很多朋友3年没回家了,亲人们想见见,同学们想聚聚。但人口流动,的确会存在危险因素。
归家路上,在密闭空间(比如:飞机、高铁)建议佩戴N95口罩,切勿乱摸乱碰,未洗手的情况不要摸揉粘膜(眼、口、鼻)。到了家中,明确彼此是「阳康」,正常交流、一起就餐也没问题。如果对方还「阳」,或者您首次感染,视频拜年、视频「云吃饭」也是不错的选择呀!
问题三:过年期间,南方比较温暖,能去旅旅游吗?
专家观点1:旅途中就餐,要错峰
旅途中除了佩戴N95外,也可随身带些消毒物品,飞机上不能带酒精的话,酒精湿巾也是不错的选择。交通工具上吃东西也尽量错峰,大家一起摘下口罩就餐,也会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
专家观点2:人多的景点,勿扎堆
基础的防护必不可少的。戴口罩、少聚集,1-2米的社交距离,可有效减少二次感染的可能性。特别火爆的场所,我们可以少靠近,比如人群拥挤的景点、通风较差的室内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等室内外场所。
专家观点3:南北方温差大,常备旅行药箱
冬季南北方的温差比较大,且南方经常会出现阴雨天气,出行一定要携带感冒药、止泻药、止疼药等应急类药品。根据环境增减衣物,减少感冒的发生。
文章 烟草对慢性气道疾病的危害
刘泽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文章 当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遭遇奥密克戎
刘泽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文章 春节回家是否易发生「二次感染」?出行路上该如何防护?专家解答
刘泽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我有重症肌无力30年,长期服用药物,想了解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善病情,如何调整用药?患者男性74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7
刘泽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我从本周一开始发烧38.3度,服用消炎药后周三抗原检测阳性,开始服用蓝芩口服液和退热清咽颗粒。白天体温正常,但下午开始发烧,最高38度。目前还伴有咳嗽、有痰、鼻塞的症状。请问需要去医院看看吗?患者男性70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20
刘泽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我最近发烧38.5度以上,伴有鼻塞、咳嗽和化痰的症状,想知道有哪些西药可以帮助我退烧和缓解其他症状?患者女性65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34
刘泽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