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惠瞳

早期预防大肠癌,那些人需要做肠镜(二)

早期预防大肠癌,那些人需要做肠镜(二)

除去遗传因素及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大肠癌的发生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大肠癌的不良生活习惯,专家们概括为:三高两少。三高,即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两少,即膳食纤维少,运动少。大量研究表明,以下人群最受大肠癌青睐

一、肉食主义者

  • 中国饮食文化历来崇尚素食为主、肉食为辅、重视药膳进补的“养助益充”。
  • “三素一荤”的烹饪模式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 然而,近几十年来,我们熟悉的这张餐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 粗粮被踢出局,蔬菜备受冷落,到了无肉不成席的程度。

二、煎炸熏烤重口味

  • 蒸、煮是中国人历来推崇的烹饪方式。
  • 通过水与热力的交互作用,既能把食物烹熟,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中的营养。
  • 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都市快客开始成为了西式煎炸熏烤的拥趸。
  • 无论同事聚餐,还是朋友小酌,熏肉、烧烤、天妇罗是必不可少的美馔。
  • 诚然,在高温火焰的丰富油脂的共同作用下,食物的口感和风味完成了一次“升华”。
  • 但大快朵颐过后,健康成了牺牲品。
  •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直接暴露于高温火焰中烧烤,会产生大量致癌物质,高温油脂煎炸亦然。
  • 这些致癌物质通过食物最终到达肠道,容易诱发肠道疾病。

三、肥胖一族

  • BMI 值越高,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就越高。(bmi=体重 KG/身高 cm²)
  • 从病因学的角度看,也许肥胖是结肠癌高风险状态的一种伴随形式,因为一些大肠癌危险因素,如高脂饮食、饮酒、少体力活动等,均是大肠癌和肥胖症的共同致病因素,但同时又受到许多因素的的影响,如高血压、糖尿病、性激素平衡等,所以在评价肥胖对大肠癌发病的影响时应全面考虑。
  • 肥胖也许不是导致大肠癌的直接致病因素,但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简述肛瘘

肛瘘通常是由于括约肌间隙肛腺感染所致,这种感染是由于细菌通过进入肛隐窝引起(隐窝源性感染)。据报道肛瘘发生率可以高达每十万人口 21 人,男性病人是女性病人的 2-6 倍,发生年龄多在 30-40 岁之间。肛周脓肿症状包括突然发生的肛门疼痛、肿胀、发红和发烧。 溢脓或者间歇性肛周肿胀和疼痛常常与肛瘘症状是一致的。 1、肛瘘的病因? 肛瘘通常起源于肛窦肛腺的感染,这种感染是由于细菌通过进入肛隐窝引起的(隐窝源性感染)也可以蔓延至括约肌间隙。 2.肛管周围周脓肿和肛瘘的症状是什么? 肛管脓肿的症状包括突然发生的肛管疼痛、肿胀、发红和发烧。 脓液流出和间断性肿胀疼痛是肛瘘病人最常发生的症状。 3.肛周脓肿与肛瘘最有用的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包括:视诊、触诊、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钡 灌肠、肛瘘造影以及影像学检查,比如:超声、CT、 MRI。 4.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手术是解决肛周脓肿肛瘘的唯一办法。 切开引流的部位和大小取决于脓肿的类型和位置。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切口不得损伤括约肌,并考虑到将来需要实施的瘘管手术。

惠瞳

主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1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得了痔疮怎么办!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民间就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可见其发病率之高。但因其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很多人都不好意思谈及自己的这个“小毛病”。其实谈及痔疮,不必有羞耻感或心理负担,它是一种不应该被忽视的肛肠疾病,大大方方去医院治疗才是明智的选择。 痔疮发作是种怎样的感觉 便血: 是痔疮最常见的并发症,痔疮其实就是直肠黏膜充血肿胀,这样的黏膜和血管特别容易破,尤其是在大便干硬或用力的时候,就会产生便血的症状。便血的量与直肠黏膜充血及破损程度有关,很多人在吃了“辛辣上火”食物后,便血的症状往往更加严重。痔疮引起的便血,颜色鲜红,附着于粪便表面,排便时滴血,严重者甚至可呈喷射样出血。 脱垂、肛门坠胀: 随着痔疮的加重,便血症状逐渐减少,但脱垂的问题日益加重。轻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缩回去(Ⅱ度);严重一点的需要用手才能回纳(Ⅲ度),最严重的情况是痔疮脱出到用手已经推不回去了,或者即便推回去又会掉出来(Ⅳ度)。 肛门不适、湿痒: 出血和脱垂主要是内痔的症状,而长在外面的痔疮主要引起肛门不适、肛门湿痒,痔疮加重时患者坐卧不安也与此有关。 痔疮发作了该怎么治 首先要告诉大家,不是所有的痔疮都需要治疗,症状严重者才考虑治疗,所以别轻信广告,随便就被不正规的医院或诊所忽悠去做手术。 治疗三原则 首先: 无症状的痔疮无须治疗。 其次: 有症状的痔疮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而非根治。 最后: 以保守治疗为主。 痔疮的治疗不直接针对痔疮本身,而是针对症状(便血、肿块、疼痛)进行相应处理,因此没有症状的痔疮通常无须治疗。如果痔疮发作,症状明显,肛肠科医生对付痔疮常用这三招: 坐浴: 温水坐浴一般来说是缓解症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甚至比局部应用药膏还要有效,建议一天温水坐浴 3~4 次,甚至更多。具体的做法是使用一个大小合适的盆装温热水,让臀部整个浸到盆中,泡大约 10 分钟。高锰酸钾温水坐浴能控制肛周局部炎症、加快伤口愈合、缓解括约肌痉挛、缓解疼痛,早日消除症状,但是要特别注意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浓度。 药膏: 治疗痔疮的乳膏与栓剂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收缩血管、缓解烧灼感和瘙痒感,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口服药: 症状严重时可配合口服药,通过降低痔疮局部血流,从而控制症状;如果疼痛是由痔块坏疽、溃疡或血栓形成所致,可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缓解症状。 上面介绍的三种方法一般足以应对痔疮发作,但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临床上很多老年人都误把大肠癌的出血当作痔疮出血,因此建议先就诊,确诊了是痔疮再用上述三种方法,避免误把肠癌等其他严重的疾病当成痔疮来治疗。

惠瞳

主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14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肛周术后注意事项

一、饮食注意事项 术后当天可进流质饮食,若采取的是局部麻醉方式,可少量进食稀饭、面条之类的半流质饮食。不可吃肥厚油腻食物,不可吃水果等生冷食物,不可喝蜂蜜及饮料,以免胃肠胀气及腹泻。 术后第一天,可吃半流质饮食。 术后第二天,可正常饮食。 术后 15 天内,为保持大便通畅,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富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如鸡汤、鱼汤、瘦肉等。 术后一月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混合痔、肛裂术后须禁酒三个月。 肛瘘和脓肿须禁酒半年。 二、术后活动注意事项 如果采取的是局部麻醉,手术当日适当卧床休息。 若采取的是腰麻或骶麻术后需平卧 6 小时,在伤口尚未完全愈合期间,可适当散步活动。 术后 15 天内,不可负重(如挑水、爬楼梯、拖地等),不可过性生活,不能久坐久蹲。 术后一月内不做剧烈的运动。 术后三月内不骑自行车,不干重体力活。 三、术后大小便注意事项 术后会因麻醉、疼痛或肛门坠胀不适导致小便不能正常排出,患者无需紧张,可以热敷小腹,待麻药散去、疼痛或坠胀感觉消失后,小便就可正常排出。术后控制大便一天,于术后第二天排便为宜。 大便时切莫久蹲,2 分钟为好,便时要有家属陪伴,便后用温水清洗干净,中药坐浴。坐浴时水温要适宜,时间要控制,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病人坐浴 10-15 分钟,久蹲久坐会导致伤口水肿。 若遇大便干燥不能正常排出时可用开塞露或找医生清水灌肠,不可过度用力。 四、术后疼痛和大便出血 手术的精细和长效麻醉的使用,可以做到基本不痛。 对于少数疼痛明显的病人可以口服止痛药即可缓解,大便时有轻微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便后清洗上药可缓解。 大便时有少量滴血或手纸带血属正常现象,若出现血流不止或大量血块排出,立即找医生处理。 五、术后治疗措施 肛门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3-5 天。要保持肛门部清洁,每次大便后坐浴清洗干净后换药。 便秘病人,应多喝汤水,多食蔬菜水果,可辅以润肠通便药物。 患有慢性结肠炎的病人,饮食宜清淡,不可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控制大便每日 1-2 次为宜。 术后 5~15 天为痔核脱落期,可出现肛门坠胀有便意感,滴少许鲜血甚则如喷射状,肛门潮湿,瘙痒,或见肛缘水肿,此时应预防继发性出血注意休息,不可剧烈活动。 少量出血,为恢复过程,如有大量出血,需立即来院处理。 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可屏气用力解大便。 保持肛门清洁卫生,瘙痒者外搽止痒膏。 六、分泌物的出现 肛门术后会有分泌物流出,这是一种自洁现象,患者不要担心是伤口化脓了。痔疮术后大约持续 15 天左右;肛瘘和脓肿会持续 25-40 天左右,请用护垫。若伴有肛门部肿痛,发热,寒战要考虑伤口感染可能。 七、预防复发措施 第一条:请勿久蹲久坐。尤其入厕时间要短。每次大便时间控制在 2 分钟以内为好,在厕所内不要看手机,抽烟。因蹲坑姿势容易诱发痔疮以至脱肛,为防痔病,提倡坐桶大便。 第二条: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调节和服用润肠通便药物,若干燥难以排除,切莫过度使劲,可使用开塞露或找医生清水灌肠。也要防止腹泻,一日大便多次也是诱发痔疮,脓肿等肛门疾病的因素。 第三条:保持肛门清洁。养成大便后用水清洗肛门的习惯,保持肛门清洁,可以减少多种肛门疾病的发生。 第四条:饮食注意事项。内痔出血和肠炎的病人对酒精和辣椒尤为敏感,须禁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肛周湿疹的病人还应该少吃海鲜,虾等异性蛋白含量高的食物。 第五条:坚持做提肛运动。对于脱垂性痔、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常做提肛运动,可以改善肛门部血液循环,恢复和加强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痔病的发生。

惠瞳

主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168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