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学生陆陆续续的开学,所有行业开始回归疫情前的状态,大家陆陆续续有很多疑问。比如关于孩子开学的、疫情的防控持续性的,还有很多很多感染相关的问题。今天,请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屠溪琳,为我们解答相关的问题:
问题一:陆续返校的学生们,如何注意个人防护?「未阳」的孩子,在学校怎么办?
孩子们要遵从学校安排,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现在处于开学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期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对于开学后的防疫操作有明确的指示。开学返校前一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新冠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症状未消失前,暂缓返校。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师生日常健康监测,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返校可能需要远行,在返校途中佩戴好口罩、尽可能不聚集,少接触公共物品。冬春交际之时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戴口罩、勤洗手等卫生习惯一定要保持,避免聚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近期我国传染源较少,孩子们要尽量避免聚集
目前仍然未阳的同学,可能存在很多原因。有的由于防护措施到位,确实没「阳过」,有的感染后没有出现症状,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有不易感个体的存在。传染病传播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一环即可阻止传播,新冠病毒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不易感的个体是极少数。所以,我们只能着手于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近期我国传染源较少,孩子们要尽量避免聚集,平时在公共场合佩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手消毒,继续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增强自身免疫力,以此来尽量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感染;同时,按时接种疫苗,加强被动免疫。
问题二:群体免疫是否已经起效?新冠的毒力和传播力,是否呈现衰减趋势?现在是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刻了?
我国已建立临时的群体免疫,短期内具有免疫保护
截止当前,全国陆续有将近80%以上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可以说,我国目前已建立临时的群体免疫,短期内具有免疫保护。近期至少三个月内,发生疫情流行的风险较小。但对于新冠病毒来说,并非是终身免疫的,就是说大家体内抗体浓度会逐渐降低,低到一定程度则免疫作用消失,再次接触传染源则可能再次感染。
新冠没有消失,仍是全民易感,切勿放松警惕!
短期内虽然不会再有感染高峰,但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消失了。新冠病毒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个体的反复感染,可能会出现群体的再次感染高峰。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增强自身免疫力都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新冠病毒,永远不要放松警惕!虽然,较2019疫情伊始时,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数量较多,而奥密克戎毒株传播性更强,此次新冠高峰致死人数亦令人痛心,因此,为了减少高危人群再次感染致死的风险,我们更要加强防护。
问题三:冬春交界期,要注意哪些高发的传染病?如何加强自身的免疫力?
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仍是主要传播渠道
冬春季气候多变,病毒等微生物极易滋生,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冬春季传染病多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传播;常急性起病,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比如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打铁还得自身硬」,免疫力是最强防护!
首先保持良好的身体免疫力是最重要的。同样的情况下,有人会生病有人就不生病,有人轻有人重,归根结底就是自身免疫力不同。很多人经常问医生要吃什么药来增强免疫力,其实对于没有免疫缺陷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靠吃药来增强免疫力,而是自身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不挑食偏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公共场合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呼吸道礼仪,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不面对他人咳嗽或者大声说话。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这些都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文章 新冠病毒能被称为“小号艾滋”吗?专业解读来啦!
屠溪琳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文章 群体免疫是否已经起效?新冠的毒力和传播力,是否呈现衰减趋势?
屠溪琳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老人家在新冠后被诊断为肺纤维化,服用尼达尼布治疗,出现气短和呼吸急促的症状,想了解疾病的预后和是否可以使用富露施泡腾片辅助治疗。患者女性73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73
屠溪琳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老人咳嗽3个月,痰不易咳出,有支气管和肺气肿病史,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女性77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157
屠溪琳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我最近全身酸痛,偶尔有低烧,担心病情恶化,想知道如何自我评估和治疗。患者男性58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21
屠溪琳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