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见于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以及许多非感染性(如肿瘤与结缔组织病等)。一般而言,当腋下、口腔或直肠内温度超过37℃、37.3℃和37.6℃,并且24小时内温度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按照发热(注:口腔温度)的高低分为:低热37.4~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发热的诊治需要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各种辅助检查。病史询问上,一般而言急性感染性疾病多较急剧,常伴有受凉,疲劳,劳累或进食不洁饮食等病史。另外,伴随症状上,如发热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而一般情况良好者,多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若有胸痛和铁锈色痰和呼吸困难者,则多为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另外,还要重视流行病学资料。体格检查上,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应尤其注意隐蔽性病灶,如肝、膈下、脊柱、盆腔,鼻窦、乳腺等局部脓肿。辅助检查上,包括了常规的血、尿、粪,还有血清血检查,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核抗体试验,血或者骨髓培养,各部位的X线、CT或核磁,以及超声,活体组织检查。
在病因诊断上,分为了急性发热,主要是热程在2周以内的。长期不明原因的中、高热。长期低热。超高热。长期不明原因的中、高热,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经过至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称为原因不明发热。长期低热,指口腔温度在37.5~38.4,持续超过4周以上,分为器质性低热,包括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功能性低热,包括了生理性低热,神经功能性低热和感染后低热。超高热是指体温超过41℃,主要见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对于发热的治疗,首先是支持治疗,然后对症处理,包括了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再就是抗生素经验性应用。当发热病因一时难以查清时,在不影响进一步检查的情况下,可按可能性较大的病因进行诊断性治疗。最后对于一些经过详细的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的发热待查患者可以随访观察,不少患者能够自愈。
新冠感染患者咨询特效药及用药方法。患者女性24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17
蔡丽婷
主治医师
江阴市人民医院
咽喉痛、出血、淋巴结肿大,疑似咽喉炎。患者女性19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57
蔡丽婷
主治医师
江阴市人民医院
戒烟后喉咙不适,心烦意燥,想咨询戒烟药和咽喉炎治疗建议。患者男性34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总交流次数:39
蔡丽婷
主治医师
江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