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姚凤佳

哺乳期用药安全指导

哺乳期用药安全指导

哺乳期用药安全指导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容易消化吸收,能促进宝宝肠道发育,还含有丰富的抗体,可帮助婴儿获得免疫保护,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在哺育宝宝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感冒发热的发生。这时候哺乳期妈妈就非常焦虑,要不要吃药呢?吃吧,听说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不吃吧,病可能会加重,照顾不了宝宝不说,还可能传染给宝宝,这可咋整?

所以哺乳期到底能不能吃药?应该怎么吃药呢?下面整理了哺乳期妈妈常见的用药问题为您详细解答。

大家都知道所有药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分泌到乳汁中,但是大多数药物的分泌量都相当低。仅有少量药物分泌到乳汁后可达到对婴儿有临床意义的剂量,因此美国儿科学会(AA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一致认为“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可以合理使用大多数治疗性药物。”

那么在哺乳期间,对于常见疾病,哪些药可以放心使用?哪些药要避免使用?

下面为大家讲讲有关哺乳期安全用药的问题。

哺乳期妈妈感冒了需要吃药吗?

A:一般普通感冒症状轻的不建议妈妈吃药。感冒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在人体内有自然清除期,大概 3-5 天,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把病毒从体内清除掉。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鼻塞、咳嗽等症状,这是人体正常反应,一般 1-2 周就会自己痊愈。这期间多喝水多休息就行了。如果怕传染给宝宝,可以在哺乳时戴上口罩防护一下。

针对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咳嗽和喉咙痛等症状,哺乳期有能用的药吗?

A:复方感冒药:尽量少用。哺乳期的妈妈如果感冒症状严重,一定要吃感冒药缓解症状的话,要尽量避免使用复方类感冒药。现在市场上大多是复方感冒药,比如白加黑、日夜百服宁、泰诺、康泰克等,林林总总几乎有上百种。因为里面的成份非常复杂,通常含有解热镇痛药、伪麻黄碱、抗过敏药、止咳药、咖啡因,甚至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等抗病毒成份,吃了没办法保证宝宝的安全和“口粮”的供应,所以应尽量选择单一成份的药物,对症治疗。

哺乳期感冒主要以对症用药为主,发烧、头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因进入母乳中的药物成分很少,而且很快被代谢掉,所以用药期间是可以安全哺乳的。(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国内说明书存在着滞后性,在有些布洛芬的说明书上写着「哺乳期禁用」,但事实上都是 WHO 和美国儿科协会推荐哺乳期可以安全使用的。)咳嗽如果是干咳可用右美沙芬,右美沙芬鉴于低毒作用和轻微不良反应在哺乳期妈妈中的应用认为是安全的。咳嗽如果有痰,可以选用氨溴索化痰。不能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因为其通过母乳可能造成孩子嗜睡、喂养困难、呼吸抑制等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阴道炎、尿路感染了能使用抗生素吗?

A:哺乳期妈妈患了乳腺炎、阴道炎、尿路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多数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都能使用,且不需要停止哺乳。

哺乳期得了鼻炎、湿疹、荨麻疹能用药吗?

A:鼻炎局部用药,也能照常哺乳。

患过敏性鼻炎的妈妈每到过敏季节就会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非常痛苦。如果有鼻塞或流鼻涕,妈妈可选择生理盐水或者喷雾湿润鼻腔。另外,妈妈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过敏鼻炎的常用药有两类,一类是激素类药,另一类是抗过敏药。布地奈德鼻喷剂能缓解鼻塞症状,在哺乳期间使用是非常安全的。另一类是抗过敏的药,推荐的主要药物是二代抗组胺药物,比如氯雷他定。可以控制打喷嚏、流鼻涕症状。氯雷他定进入母乳的量很小,而且没有镇静副作用,所以在哺乳期间服用对婴儿几乎没有影响。氯苯那敏(扑尔敏),会出现婴儿嗜睡等副作用,并且一些报道发现一代抗组胺药物可能引起乳量下降,同时可能会影响乳汁口味而导致宝贝拒奶,不建议使用。

湿疹瘙痒,用药需注意,哺乳期妈妈乳房皮肤患湿疹的不少,可以选择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或莫米松之类强度稍弱的激素,但要注意应短期小面积使用,要在喂奶后涂,别让宝宝皮肤接触到,尤其别让宝宝吃到。如果给乳房上的湿疹抹药,喂奶前需要把药膏彻底清洗干净。

荨麻疹,大多数抗过敏药都能用。经常有哺乳期妈妈问,哺乳期间得了荨麻疹可以吃什么药呢?实在太难受了,痒的时候头发都要抓掉了还不敢吃药。绝大多数抗过敏药在哺乳期都是安全的,比如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它们虽然可能进入乳汁,但进入乳汁中的量是很少的,还达不到伤害宝宝的量,哺乳期妈妈完全不用因为吃药而给宝宝断奶,也不用硬扛着仍受痛苦而不敢吃药。

哺乳期妈妈腹泻能吃药吗?

A:先去医院查一下是细菌性的(感染性腹泻),还是食物中毒,还是生理性腹泻。如果是细菌性的,需要有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开抗生素,如果不是,对症治疗。比如止泻可以选择有止泻功能的蒙脱石散,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来弥补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腹泻时间长,肠道粘膜可能会受损,可以服用一些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比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这些药在哺乳期使用都是安全的。

“L”分级是美国儿科学教授 Thomas W.Hale 提出的哺乳期药物危险分级系统。

Hale 教授将哺乳期用药按其危险性分为 L1-L5 五个等级:

L1 级药物最安全

L2 级药物较安全

L3 级药物中等安全

L4 级药物为可能为危险

L5 级药物为禁忌

一般来说 L1-L3 级的药物都是比较安全的,尽量选择 L1 和 L2 的药物,使用时不需要停止哺乳,L4、L5 的药物需要停止哺乳,何时恢复哺乳需要咨询专业人员。

最后总结,哺乳期妈妈用药的几个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哺乳期不安全的药物,一旦使用要暂停哺乳。
  2. 有自愈倾向的疾病能不用药就不用药。
  3. 经医生评估,病情需要用药时,不要硬扛,尽量选择哺乳期使用安全的药物。
  4. 一旦使用药物,要按照成人正常剂量服用,不要随意减量。
  5. 尽可能选择单一有效成分的药品,避免选用含多种成分的复方制剂。
  6. 能用外用药解决问题时,不选口服药。
  7. 服药时间应该以哺乳后立刻服用为最佳,或者在宝宝最长的一轮睡眠之前服药,适当延迟下次哺乳时间,有利于宝宝吸吮乳汁时避开血药浓度的高峰期;如果在哺乳后需要再次用药,距下次哺乳时间,最好间隔 4 小时以上,避开在血药浓度的高峰时期哺乳,以减少乳汁中药物影响婴儿。
  8. 恢复哺乳时间:如果哺乳期使用了禁用药物,可以暂停哺乳,停药 5 个药物半衰期后再恢复哺乳(药物半衰期指的是血液中药物浓度或者是体内药物量减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费的时间,通常说明书中可查阅到)。

总之,哺乳期妈妈生病了既不要硬扛,也不能盲目用药。记得及时寻求医生、药师的专业帮助哦!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长期咳嗽该如何对症用药才能药到病除?

长期咳嗽该如何对症用药? 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无非就是感冒。感冒能引起发烧,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在这些症状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咳嗽,长期咳嗽、迁延不愈,对于我们来说慢性咳嗽无疑是最痛苦的,那么引起慢性咳嗽都有哪些病因,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慢性咳嗽,只有对症用药,才能药到病除。 一、普通感冒 病毒感染是感冒的主要病因。 临床表现:除咳嗽外,还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相关症状,如流涕、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可伴发热,全身症状少见。普通感冒的咳嗽常与鼻后滴流有关。 药物治疗:成人推荐由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联合镇咳药物的复方制剂治疗伴有咳嗽的普通感冒。减充血剂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联合应用能明显缓解咳嗽,改善打喷嚏、鼻塞等症。无发热、头痛、肌痛症状的普通感冒患者,不推荐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推荐如美敏伪麻口服溶液(惠菲宁等):含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病毒感染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少部分可由细菌引起。 临床表现:初期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咳嗽可渐加剧,伴或不伴咳痰,细菌感染者常咳黄脓痰;病程常自限,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但咳嗽、咳痰一般持续 2~3 周。 药物治疗:剧烈干咳者可适当应用镇咳药物,有痰而不易咳出者推荐使用祛痰药物或黏痰溶解剂。愈创甘油醚可缓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咳嗽、多痰。不推荐常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对于咳黄脓痰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建议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者,可考虑给予口服抗菌药物。推荐如愈创甘油糖浆:可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多,降低痰液黏稠度,并有一定的支气管舒张作用,达到增强黏液排出的效果。 三、感冒后咳嗽(PIC) 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持续 3~8 周,X 线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之为感染后咳嗽(PIC)。其中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又称为“感冒后咳嗽”。 药物治疗:对部分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建议短期应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等。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有一定效果。不建议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孟鲁司特钠治疗。推荐:复方甲氧那明:含甲氧那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那可丁(镇咳药)、氨茶碱(平喘药)、氯苯那敏(抗组胺药)。复方甲氧那明含有氨茶碱。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氟喹诺酮类(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可降低茶碱清除率,增高其血药浓度,避免与复方甲氧那明联用! 四、鼻后滴流综合征 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称鼻后滴流综合征。 临床表现:慢性咳嗽,以白天或体位转变后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有鼻部和咽喉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 药物治疗: 1.非变应性鼻炎以及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推荐首选口服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治疗。2.变应性鼻炎以及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推荐首选鼻腔吸入鼻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3.慢性鼻窦炎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推荐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对于合并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口服激素序贯局部鼻吸入激素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鼻吸入激素治疗。鼻用减充血剂可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缓解鼻塞症状,但不宜长期应用,需要警惕其导致药物性鼻炎的不良反应。鼻用减充血剂疗程一般<1 周。建议联合应用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和鼻用减充血剂,疗程 2~3 周。黏液溶解剂(羧甲司坦/厄多司坦)治疗慢性鼻窦炎可能使患者获益。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治疗有效。 五、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 GERD 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临床表现:咳嗽大多发生在日间、直立位以及体位变换时,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除咳嗽外,40%~68%的 GERC 患者可伴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及嗳气等典型反流症状,但也有不少患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 药物治疗: 1.抑酸药物:推荐抑酸药物,包括 PPI(奥美拉唑等)和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伏诺拉生)作为 GERC 的首选治疗方法。PPI 的抑酸效果和症状缓解速度佳,但需餐前半小时或 1h 服用。无 PPI 时也可选用 H2 受体拮抗剂。2.促胃动力药:促胃动力药(莫沙必利等)对缓解 GERD 相关症状可能有效,建议对于 GERC 患者,可在抑酸基础上联用促胃动力药。抗反流治疗疗程至少 8 周,逐步减量。 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CVA 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国内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约占慢性咳嗽原因的三分之一。 临床表现: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咳嗽为其重要特征。 药物治疗:推荐吸入 ICS 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如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或单用 ICS 治疗。长期吸入激素可能有助于预防典型哮喘的发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 CVA 有效,能够减轻患者咳嗽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减缓气道炎症。 七、变应性咳嗽(AC) 临床上,某些慢性咳嗽患者具有特应质,痰嗜酸粒细胞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将此类咳嗽定义为 AC。 临床表现:刺激性干咳,多为阵发性,白天或夜间均可咳嗽,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等容易诱发咳嗽,常伴有咽喉发痒。具有下列指征之一:①有变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接触史;②变应原皮试阳性;③血清总 IgE 或特异性 IgE 增高。④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治疗有效。 药物治疗:吸入 ICS 和(或)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 4 周以上,初期可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3~5d)。 八、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EB 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占慢性咳嗽病因的 13%~22%。 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唯一的临床症状,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多为白天咳嗽,少数伴有夜间咳嗽。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患者无喘息、呼吸困难等气流受限相关症状。痰嗜酸粒细胞增高是必要诊断依据。 药物治疗: EB 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治疗后咳嗽很快消失或明显减轻。建议首选 ICS(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等)治疗,持续应用 8 周以上。初始治疗可联合口服泼尼松 10~20mg/d,持续 3~5d。半数以上的 EB 患者治疗缓解后会复发,合并鼻炎和持续性嗜酸粒细胞炎症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九、难治性咳嗽 除了不明原因慢性咳嗽,临床上还有一些有潜在慢性咳嗽病因的患者,但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咳嗽症状无明显缓解,称之为难治性慢性咳嗽。 药物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神经调节因子类药物加巴喷丁治疗有效,其他药物如阿米替林,巴氯芬、卡马西平、普瑞巴林等亦可选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对临时缓解难治性慢性咳嗽有一定的效果。

姚凤佳

主治医师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5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咳嗽有痰,常见的三种祛痰药

常见的三种祛痰药 咳嗽是新冠和流感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初期为干咳,后续会出现咳痰。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导致气道阻塞、肺部感染难以控制和诱发肺不张,严重时还会因痰液积聚而产生气管内黏液栓塞,故祛痰治疗与其他治疗同样重要。祛痰药主要是通过改善咳痰的流变学性状或呼吸道分泌细胞的功能,进而改善咳嗽清除率和黏液纤毛系统清除率来减轻排痰困难。目前,对祛痰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黏液溶解药、恶心性祛痰药和黏液润滑药 3 种。 黏液溶解药 其可通过裂解黏蛋白中的二硫键,从而降低黏液的黏滞度,并对脓性痰液中的 DNA 纤维亦有裂解作用;同时,其还能加快气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刺激胃、肺迷走神经反射,从而促进黏液的外排。 溴己新 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服用后 1h 起效,4~5h 作用达峰,作用持续 6-8h。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伴有黏痰较多而不易咳出者。 乙酰半胱氨酸 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口服吸收后,存在首关效应。适用于浓稠痰黏液过多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症。在对 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作用的研究中明确指出,其有抗炎和抗黏液高分泌的作用。 舍雷肽酶 作为一种新型祛痰药物,是一种具有强效祛痰、抗炎消肿等多重作用的酶类制剂,属于蛋白分解酶,也可归于黏液溶解药中。其具有很强的溶解纤维蛋白块、消除黏性浓痰和净化炎症病灶面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恶心性祛痰药 恶心性祛痰药中以愈创木酚甘油醚为代表。愈创木酚甘油醚的化学名为 3-(2-甲氧基苯氧基)丙烷-1,2-二醇,主要用于支气管炎、慢性化脓性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引起的多痰的咳嗽。 口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从而起到祛痰的作用,常与其他镇咳平喘药配成复方合用。 黏液润滑药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呼吸道分泌上皮细胞(杯状细胞)或黏膜下分泌腺细胞、克拉拉细胞,使上述细胞分泌亢进的同时促进肺泡Ⅱ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来润滑痰液咳出时的排出路径(即呼吸道),从而使痰更容易被咳出。 氨溴索 具有稀释痰液和促进纤毛运动作用。祛痰作用比溴己新强。口服吸收迅速,服用或雾化吸入后 1h 起效,作用持续 3~6h。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氨溴索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其可刺激以浆液为主的支气管腺体分泌,裂解黏蛋白的多黏纤维,从而降低痰液黏滞度。因痰液黏滞度降低,抗菌药物易于渗入,提高了局部气道抗菌效果。此外,其还可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黏液与纤毛的黏附力,加快黏液在气道中的输送,从而达到对气道黏膜廓清的作用。 羧甲司坦 主要通过影响支气管腺体分泌使痰液的黏滞性降低。服用后起效快,4h 作用明显。适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咳出困难。 厄多司坦 降低痰液稠度,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强抗生素的穿透性,增加黏膜纤毛运动等功能。服用后吸收迅速。 典型不良反应 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 偶见支气管痉挛、遗尿、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悸、颅内高压、异常心电图。 羧甲司坦、厄多司坦: 偶见上腹部隐痛、腹泻、胃肠出血、口干、轻微头痛、头晕。 禁忌证: 妊娠初期、哺乳期妇女、胃炎、胃溃疡、过敏体质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不宜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可待因、复方桔梗片、右美沙芬等中枢性强效镇咳药合用,以防止稀化的痰液可能堵塞气管。

姚凤佳

主治医师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6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冠感染救治合理用药手册

新冠感染救治合理用药手册

姚凤佳

主治医师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5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