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辩证行为治疗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能——“智慧心”。智慧心是人人都有的内在智慧,即我们有能力取得并应用知识、经验和常识,去回应眼前的处境。当我们进入内在智慧时即进入了智慧心的境界。每个人都有能力得到智慧心,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并不容易。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才能寻找到内心深处的智慧心。
一、 什么是智慧心?
想要进入智慧心,首先就要觉察到我们心的状态。其实,有另外两种心的状态在阻挠我们进入智慧心,那就是情绪心和理智心。
情绪心
情绪心是一种心的状态,由情绪做主,没有理性来制衡,由情绪控制你的想法和行动。当你完全处于情绪心当中,主导你的是心情、感受,还有想要去做或者去说某些事的冲动,事实、理智和逻辑都不重要。当我们的身体处于疲倦、饥饿、疾病,摄入过多的酒精,环境压力或者威胁等等因素下,我们更容易受到情绪心的影响。强烈的情绪并非都是不好的,有时情绪心会引发充满勇气或慈悲的壮举,比如可以让人愿意坚持艰难的工作,甚至牺牲自己、拯救他人。但是,当强烈的情绪失去控制,丧失理智时,我们就有可能受制于情绪,而产生各种问题。当受控于过度的焦虑或者恐惧时,个体会高估环境的危险程度,采用短期可以缓解焦虑,但长期反而导致更严重负面后果的问题行为。比如惊恐发作、社交恐惧症患者会用回避外出、回避社交的方式来应对焦虑。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回避反而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当受控于愤怒的情绪时,个体会只看到事实的一面,而采取破坏性的行动,产生更恶劣的后果。当受控于抑郁的情绪时,个体会把悲观的想法当成事实,从而沉沦在痛苦和绝望之中,甚至不断地伤害自己。
理智心
理智心是心的另一种状态,是极端的理性,也就是理性没有受到情绪和价值观制衡的状态。理智心是自我的一部分,负责逻辑性的计划与评估。理智心具有冷的特质,轻视情绪、需求、欲望和热情。理智自然有它的益处,如果没有理智,人们无法建立家园,无法建立规则和法律,更无法遵循科学而发展。然而,当你完全处于理智心时,会受到事实、理性、逻辑和务实的控制,情绪、情感变得不再重要,甚至完全被忽略。比如,人际关系需要情感的支持和回应,如果一个人只想着工作或刻板地遵守规则,却无视同事、亲人、伴侣的存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忽视自己的情绪,那么就会很难维系关系,从而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
智慧心
似乎这两种心的状态都不利于我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我们可以整合这两种极端状态,激活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智慧,去经验事实的真相,去寻找更加有效的“中庸之道”——智慧心。
辩证行为治疗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值得过的生活。智慧心就是打开生活大门的钥匙。智慧心是通往事物的核心,是直接明白、知道某个事物。从前只能了解事物的一部分,有了智慧心之后则能掌握全貌。智慧心也能帮助我们在两难处境中“感觉”到正确的决定,这种感觉源于内心深处,而不是当下的情绪状态。
什么是正念:观察、描述、不评判
以观察的方式,把注意力投入到此时此刻,去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想法、情绪和冲动,看看究竟在我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将注意力回归自己心的状态,是“情绪心”、“理智心”还是“智慧心”?
当某种感受出现时,首先去承认它、接纳它。给这个感受一个名称,这是想法、情绪还是躯体感受?然后,将自己的诠释和观点与事实分开,告诉自己感受只是一个感受、想法只是一个想法,那不一定代表全部的事实。因为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多的负面情绪,很多时候来源于我们的想法和评价,通常我们会把这些想法和评判误认为是事实。这个时候智慧心会将想法与事实分开,不去做过多的评判,接纳自己的身体感受和情绪。
正念怎么做:参与、专一、有效地做
强烈的情绪会把我们带离当下,让我们无法投入到要做的事情上,为情绪心所控,沉浸在无法自拔的痛苦或困惑之中。正念的“参与”技能,会帮助我们脱离情绪的泥潭,回归当下,全然地投入到某个活动中。比如,抑郁和悲伤的情绪经常会让人沉浸在负面思维和情绪的反刍之中,认为生活没有意思,做什么事情都是无趣无用的。智慧心告诉我们这时需要行动起来,完全参与到当下的生活里,不要让自己与生活脱离,从“停滞”状态,走向“流动”状态,让自己有机会体验“参与”所带来的正面情绪。
有人会说,我去做了,但我并没有感觉到快乐,那也许是忽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做的时候要专一地做,尽量不让自己分心,不要轻易被负面的想法、情绪或者行为带走你的注意力。比如,看电影时就专注于电影的情节,吃一个自己喜欢的食物就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外出游玩就专注于周围的环境等等。
最后就是有效地做,也就是去做能够达成目标的事。有时我们会将是非对错或者公不公平误认为是真正的目的,而忘记了我们做某件事情的真正目标。比如,你在入住酒店时,发现前台人员弄错了你的个人信息而无法入住,这时在情绪心的影响下你可能会向对方大吼大叫以表达不满,但当你平静下来,问问你的智慧心,也许这个时候解决问题、顺利入住才是最重要的目的。以智慧心的方式有效地做,就是要明确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并做出有效的反应,知道做什么事能够达成目标,做什么事不能。
文章 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自助书籍
李英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文章 容易引发抑郁情绪的多种认知思维
李英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文章 为自己安装上情绪的刹车-DBT中的痛苦耐受智慧
李英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