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齐淑贞

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

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极大负面影响。
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为红斑表面覆盖多层鳞屑。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具有遗传倾向。目前中国银屑病患者多达600万,发病高峰期为20-29岁和40-49岁。男女比例相似。
银屑病治疗目标为控制病情,稳定病情,避免复发,避免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生会根据不同原因、疾病严重程度、类型、年龄等,为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用药物,和/或联合/联用系统药物(维甲酸、抗炎、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现在多种生物制剂的上市,给很多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带来福音。
常用生物制剂有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乌司奴单抗、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等
a.依那西普:是一种重组全人源可溶性TNF-α受体蛋白,由人类TNF-α受体P75胞外段的二聚体与IgG1的Fc段连接而成,能竞争性地与血液中的TNF-α结核,阻断它与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其活性。推荐用法:25mg每周给药2次或者50mg每周1次皮下注射。
b. 阿达木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抗TNF-α的IgG1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的与可溶性及跨膜的TNF-α分子结合,阻断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与英夫利昔单抗相比,阿达木单抗免疫原性低,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降低。常见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等。少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严重感染(结核)、乙肝复发、多种恶行肿瘤及血液系统反应等。
c.英夫利西单抗:是由鼠源性IgG的Fab段与人源性的IgG的Fc段嵌合形成的TNF-α的单克隆抗体,能与可溶性跨膜的TNF-α分子结合,阻断其与细胞表面的TNF-α受体结合,使TNF-α丧失生物学活性。用法为:静脉给药5mg/Kg,分别在0、2、6周给药,此后每8周给药一次。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输液反应、上呼吸道感染等。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严重感染(结核、乙肝病毒再激活、败血症)、恶性肿瘤(肝脾T细胞淋巴瘤)、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脱髓鞘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d. 乌司奴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IgG1抗体。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IL12/IL23位于疾病发病信号通路上游,在IL-12/23作用下,激活Th17细胞产生IL-17等致炎因子作用于角质细胞,引起疾病。可阻断IL-12/23与T淋巴细胞、NK细胞及抗原呈提细胞表面的IL-12Rβ1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初始T淋巴细胞向Th1细胞及Th17细胞分化。乌司奴单抗在欧美银屑病的适应症已经获批10年,累积应用超过137W患者年,其长期使用药物留存率(药物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的衡量指标)是目前所有生物制剂中最高的。适应症为:成人中重度斑块性银屑病的治疗,推荐用法第0周和第4周45mg(体重≤100Kg)或90mg(体重>100Kg) 皮下注射,此后每12周给药一次。少数患者会出现注射部位红斑,瘙痒和刺激反应。乌司奴单抗具有良好的长期安全性和耐受性,无计量相关或累及毒性。
E.司库奇尤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IL-12A细胞因子IgG1抗体,能抑制IL-17A激活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炎症反应,推荐用法1、1、2、3、4周300mg皮下注射,之后每月1次300mg维持剂量。常见不良反应是鼻咽炎、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特殊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或粘膜的念珠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
f. 依奇珠单抗:是一种靶向IL-17A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可抑制IL-17A激活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炎症反应。美国批准的适应症为适合全身治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目前还未在中国上市。下面这张图片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各种生物制剂维持治疗的使用频次: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生物制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

文献来源:Carrasquillo OY,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0 Jul;83(1):151-158. 相比于传统治疗,生物制剂对于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甚至于达到pasi90或pasi100的改变,安全模式更好,那么对于特殊类型之一红皮病型银屑病也有一些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案例,本文通过系统综述,基于对符合标准的43篇文章179例患者的研究数据的综合分析,针对在银屑病的炎症状态引发和维持中起了重要作用的IL-23/ IL-17轴的生物制剂,同样在治疗EP方面展现了积极的应答率和耐受性,推荐英夫利西单抗、乌司奴单抗、古塞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为治疗急性和严重EP的一线生物制剂,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为二线药物。由于每个EP的发生发展诱因不一,患EP后合并症累及部位和轻重不同,导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不样,所以临床医生对EP患者要进行个体化评估,结合现有的系统回顾数据的研究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研究背景: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红皮病型银屑病(EP)是银屑病的一个临床亚型,EP患者多表现为全身红斑,并伴有发热、心动过速、淋巴结病、关节痛和疲劳等全身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最新的国家银屑病基金会共识指南推荐了银屑病的一线治疗,但尚缺乏在EP中疗效和耐受性的证据。因此本研究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以便确定生物制剂治疗EP的应答率和耐受性,根据证据等级、起效时间、不良事件、持续应答率进行治疗推荐 研究方法: 系统综述纳入44篇文章,共179例EP患者,分析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依奇珠单抗、戈利木单抗、古塞奇尤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和乌司奴单抗治疗EP的应答率和耐受性 研究结果: 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都表现出了充足的应答率,122例患者报告了PASI评分,其中只有9%的患者未达到PASI 50根据不同生物制剂治疗EP的证据水平,进行了治疗推荐(表1) 总结生物制剂在治疗EP方面展现了积极的应答率,推荐英夫利西单抗、乌司奴单抗、古塞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为治疗急性和严重EP的一线生物制剂,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为二线药物

齐淑贞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6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特应性皮炎与过敏原检测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全世界的患病率成人达2%一5%,儿童达10%一20%”,其中20%属于中、重度。A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过度活化、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和皮肤微生物群失调等诸多方面。 婴幼儿中重度AD,部分与食物蛋白过敏相关,中国疾控中心对近4,000 名青少年食物过敏筛查中自述食物过敏发生率为5.7%, 其中仅33.5% 特异性过敏原检测阳性2。那么如何正确的评估过敏原的检测结果? IgE(血清免疫球蛋白E),是人体的一种抗体,临床上最常见的I型变态反应就是它发起的。而不同的过敏原有对应的特异性IgE(sIgE),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是一种体外检测方式,通过血液检测进行分析,比如测你体内牛奶的sIgE的浓度,就能判断你是否对牛奶过敏。这种检测安全性高,无禁忌症,适用于各种年龄。 sIgE 浓度越高,临床出现过敏反应的风险越大。在我院的过敏原检测报告,是以0.35 kUa/L 作为cut off 值(医学阈值),认为0.35 kUa/L以下则没有临床意义。但随着现在检验水平的提高,即使sIgE 浓度< 0.35 kUa/L 的患者,仍有5-20% 的风险出现过敏反应,尤其是花生,过敏风险更高2。 sIgE 水平与临床过敏症状的相关性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在婴幼儿期,因为免疫系统还不成熟,所以sIgE 可能处于很低的水平。研究显示,相同的sIgE 水平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发病风险,年龄越低,风险越大14。对于低龄儿童,sIgE < 0.35 kUa/L,也不能忽视过敏风险3。所以说低浓度值sIgE(0.1-0.35kUA/L)对低龄儿童同样有临床价值。而且婴幼儿期低水平的sIgE(0.1-0.35 kUa/L)与将来发展为临床过敏密切相关,需定期跟踪。当然sIgE 检测结果仅为致敏的参考指标,而对于低水平的sIgE 是否意味真正的临床过敏,需由临床医生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判断12,必要时需进行激发试验明确,避免过度诊断。

齐淑贞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特应性皮炎治疗进展 生物制剂在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

1、什么是特应性皮炎(湿疹)? 特应性皮炎( AD)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以皮肤干燥和剧烈瘙痒和为主要特征。从病理上来看,AD被认为是一种Th2主导的过敏性疾病。特应性皮炎过去往往被诊断为湿疹,随着诊疗观念的发展,近年来AD患者得到了越来越专业的诊疗。2、特应性皮炎的是怎么发生的?特应性皮炎的病理过程比较复杂,和我们身体的免疫失衡有关。简单来说,当外界的过敏原刺激受损的皮肤时,就会启动体内的2型炎症反应。(如下图) 2、特应性皮炎的是怎么发生的? 特应性皮炎的病理过程比较复杂,和我们身体的免疫失衡有关。简单来说,当外界的过敏原刺激受损的皮肤时,就会启动体内的2型炎症反应。(如下图) 健康人群的2型炎症反应是可控的,而患有AD的人群因为自身的免疫调节失衡,炎症反应会不断加强,造成皮肤的剧烈瘙痒和大面积皮损。同时,2型炎症是全身性的,不仅仅造成皮肤疾病。因此,AD患者往往也会伴发“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窦炎”等疾病。 3、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有什么新进展? 以往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主要以外用药膏(糖皮质激素or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主,配合抗组胺药,可以较好的控制轻中度的皮损及瘙痒。但对于重度患者,往往症状控制不尽如人意,且易反复发作。 随着AD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2型炎症反应中关键的细胞因子被找了出来,以这些细胞因子作为靶点开发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制剂。这些药物作用精准,仅针对特定的靶点,因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逐渐成为国际上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优选药物。 4、什么是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简单的说,是以生物技术制造的一大类药物,广义的生物制剂包括胰岛素、疫苗等等。在皮肤领域应用较多的生物制剂,主要是可抑制免疫系统特定靶点的单克隆抗体。传统的免疫药物类似于“无差别轰炸”,好的坏的细胞统统打倒,长期使用不可避免的会带来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而生物制剂则是“定点打击”,往往起效快,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5、特应性皮炎前沿药物介绍 1)以白介素4和13为靶点的Dupilumab(中文名:达必妥) 白介素4和13是2型炎症中最核心的细胞因子,作用类似于“催化剂”,不断放大2型炎症通路信号,同时也直接作用于皮肤,使皮肤屏障受损。Dupilumab特异性阻断白介素4和13,根据现有临床试验证据,Dupliumab 对AD 治疗有效且安全性高,已于2017 年由美国FDA 批准上市,今年6月于中国上市。 2)以白介素13为靶点的Tralokinumab 和Lebrikizumab 白介素13在2型炎症中有重要作用。这两种药物目前还在临床试验阶段,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 3)以白介素5为靶点的Mepolizumab 白介素5可以特异性作用于嗜酸粒细胞,目前Mepolizumab的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 4)以TSLP为靶点的TezepelumabTSLP 全称为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成素,被认为是2型炎症通路的一个始动因子,目前该药物在实验中。 5)以白介素31为靶点的Nemolizumab 白介素31被认为介导了AD的急性瘙痒,目前该药的临床试验显示,可缓解AD患者的瘙痒症状。

齐淑贞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每年入秋时,龟头包皮会发作,挂水无效,症状更严重,背上、腿上、屁股沟长期瘙痒,PP粉和痱子粉无效,求助。患者男性69岁

就诊科室:皮肤科

总交流次数:37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和照片,初步判断可能是龟头包皮炎。我已经为你开具了处方,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请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行为,直到症状完全消失。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清洁产品。

齐淑贞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查看详情

喝完白酒后皮肤发干,脸上出现红点和红块,不疼不痒,吃了过敏药也没用,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患者男性32岁

就诊科室:皮肤科

总交流次数:34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可能是由于酒精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红斑和干燥。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为酒精过敏。治疗上,首先要停止饮酒并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其次,使用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抗组胺药外用激素。最后,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洗浴用品。

齐淑贞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有皮肤问题,之前吃过异维A和用过夫西地酸,但现在皮肤状态不好吸收,想知道如何处理?患者女性34岁

就诊科室:皮肤科

总交流次数:40

医生建议:首先,需要明确你所患的具体皮肤问题是痤疮。异维A和夫西地酸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但如果停药后出现复发,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至于是否需要使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对于治疗痤疮,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光疗、激光治疗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重要的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肤和饮食习惯。

齐淑贞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