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常宪鲁

情绪、压力和健康

情绪、压力和健康

所有的心理活动都不是无中生有的,一方面它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另一方面伴随着大脑生理上的变化和反应,比如能量和神经递质的传递。比如在你做噩梦的时候,你可能会心跳加速,紧张地从梦中醒来,梦境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明显地影响了身体生理活动,也就是说心理活动可以引起机体生理变化,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状态也就像树叶一样,随着各种矛盾的情绪之风起落盘旋。

压力的定义和来源

我们都经历过有压力的感觉,有时候是每天,有时候甚至是每小时,与愤怒或快乐非常像,压力是可以缓慢积累,持续酝酿着的,也可以是突然爆发,迅猛而激烈的。但给压力下定义,要比你所想的还要麻烦,心理学家将压力定义为在面对我们自己认为具有挑战性或威胁性的特定事件或压力源时我们认知和反应的一种加工程序,也就是说,严格来说,压力并不是一种情绪,它更像是一种我们对于令人困扰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而我们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这种刺激的评价,一个人可能会顺其自然,也可能暴跳如雷,比如当他错过了航班,工作量增加,或是听到屋子里莫名的噪音等,他会感到有压力。

外部的压力源通常可以分为主要的三类,灾难,即无法预料的大型事件,比如战争、自然灾害,或是恐怖袭击,重要的人生转折,比如搬家、生孩子,失去或获得新的工作,所爱的人去世,还有就是日常生活的不如意,比如堵车、迟到等感到不愉快的事,所有这些有压力的事件,不论大小,甚至有些还是好事,都能激活你的交感神经系统,触发那个“战斗或逃跑”反射,从这个角度来说,那就是压力在本质上是很正常的,你不会无缘无故就感受到压力,同时,一点短暂的压力实际上对我们是有益的,它能够在你需要时使你保持积极和警惕,比如,即将来临的化学考试可能会让你感到亚历山大,但这也有助于你集中精力,所以你能一心一意的去复习,对你的身体来说,能够激发免疫系统启动防御机制,比如,促进伤口愈合,抵抗病菌感染,压力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通过触发腺体释放压力激素,比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化学信使,能够使你的机体按照你需要的方式来进行反应。

压力与身体健康的联系

研究表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具有很高的几率患上消化、呼吸、新陈代谢和传染性的疾病,许多这种你身体系统中情绪与功能的消极联系,都和一个事实有关,那就是许多你身体的最基本的功能,比如呼吸、血压、体温、消化和心跳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交感神经系统使你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使你冷静,但这两种系统都与所谓的“人体肠脑”有关,肠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胃肠功能,就是这个肠与脑的生理联系,解释了为什么压力会引起消化问题。焦虑的心理状态,会引起焦虑的内脏,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了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从本质上来说,当你压力山大的神经系统,调动所有的机体能量输送给你的肌肉和大脑时,它也剥夺了你身体中其它器官的能量,这其中的器官之一就是肝脏,它的工作包括移除你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当肝脏压力过大而无法对血液进行正常过滤时,多余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在你的血液中循环,堆积在心脏周围。一些压力的近亲,从对身体的影响上来看,如悲观和抑郁,它们都与压力和心脏病息息相关。许多研究类型都发现,那些比较乐观,快乐,充满爱,总是抱有积极情绪的人,通常比那些暴躁,不苟言笑的对照者们,寿命要显著的长很多。长期的负面情绪状态影响了人的健康,这可能是生活方式或行为因素的某些相互结合,比如,心情抑郁会使人变得孤僻离群,从而使得他人无法对你提供帮助,免疫系统对压力和悲伤做出反应,释放出某种炎性蛋白,导致身体出现炎性反应。

尽管压力可能不会直接引起疾病,但压力导致不良情绪可以影响人的健康,甚至说长期的压力会摧毁一个人并不夸张,所以,不要逃避,做一个深呼吸,感受你的情绪,正面你的压力,学会欣赏他们,但不要让他们支配你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社交恐怖的心理调适

社交恐怖症患者往往见了生人害羞、紧张、害怕,会觉得不适应和担忧、焦虑和神经过敏,需要有意识地练习解除这个抑制和拘谨,不那么担心,不那么过于认真。 1、改变对自我的认知:社交恐怖患者往往认为自己长得丑,或者没有自信,觉得自己讲话讲不好,或者其它消极的想法,如觉得自己口臭以至不敢讲话等,这些都是消极的自我暗示,一个人长得怎么样,实际上不是自己决定的,是遗传的因素,这一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能拿这一点来自豪或者嘲笑别人,能掌控的是个人的才华,口才都是锻炼出来的,需要锻炼能可以获得成长的,不要事先考虑想说什么或者说错什么,张开嘴巴说出来就行,只有愿意说敢说以后才能逐步提高的讲话水平。 2、不要批评自己:社交恐怖的患者往往经常沉溺在自我批评中,讲了一些话或者作出一些行动后往往会对自己说“讲错了,别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丢死人了”“真不该这样做,让他们笑话了”,如果经常这样有意无意的批评自己,也是对自己的折磨,对将来再次的社交行为会起到阻碍作用,经常这样不断的自我猜疑或者对过去行为无休止的批评会导致下一次社交的失败,需要停止这样的自我批评。 3、养成大声讲话的习惯:社交障碍的人往往说话声音明显的细小,甚至别人听不清楚,表明患者自信心不够,需要养成大声讲话的习惯,尽量提高自己讲话的音量,大声讲话是提高自信、解除压抑的有效办法,讲话时可以用比平时明显增高的音量,但不比对着别人吼,注意到语调和讲话带的情绪,让别人听起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积极的自我练习:可以想象一些场景,比如有很多人在场,自己要去讲话,看看自己要讲什么,构思好自己要讲的内容,预判自己讲话时的情况,预判自己出现一些不好的想法时的处理措施,多做一些这样的场景练习,再去实际有人的场合练习,做到习惯化后可能注意力就放到了外界,而不是老是盯着自己。

常宪鲁

主任医师

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

98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疾病就诊要点

我在这里已经咨询很长时间了,注意到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有许多共同的问题,所以总结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这也可以成为大家去其他医院看病的参考,不过一般的小毛病就不需要这样认真了) 1.一个好的医院 一般省级以上的精神专科医院水平比较高。当然三级甲等医院及教学医院更好。这些医院里有较多的主任级医师。 注意:一般综合医院中的精神科水平比较一般。 2.一个好的医生 要求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坚持治疗原则。这就需要你们自己设法了解。也可以通过在这个医院工作的专业医生了解介绍。临床工作水平高的医生,不一定就是科研水平高的专家。 3.一个好的治疗方案 一定要做到足量足疗程,基本单一用药。充分考虑到病人的长远情况。因为精神疾病大多数是慢性疾病,需要长达多年的治疗。 4.如果治疗存在不正规或者长时间没有明显疗效,你们要及时更换治疗医生或者医院。不要受到医院或者医生的名气影响而犹豫不决。 5.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关键是第一次发病。如果错失时机,以后是不能弥补的。 6.不要首先去中医科,心理科等等非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只有在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明确病人是没有重要问题以后,认为可以去其他科室治疗,才可以考虑。 7.不要相信任何广告,包括最权威的媒体,不要相信以各种新闻报道,科学知识等等形式介绍的治疗方法及专家。还有种种通俗的养生专家。我们还没有见到能对精神专业正确介绍的媒体。不要相信你的亲朋好友的外行意见,非精神专业的医生也不要相信。总之,在精神专业这个范围内只有精神医学专家才真正能够诊断治疗精神疾病。网上搜索的结果,要慎重。特别是国内的搜索,第一页的内容都是“竞价排名”的。那些骗子常常花钱可以排在前面,所以一般不要看。 8.仔细倾听你们医生的治疗意见。不要自以为是的作出决定。 以上几点是许多患者的经验总结。

常宪鲁

主任医师

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

12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在京东遇见你

我是镇江精神卫生中心的主任医师常宪鲁, 我负责的病区有不少重症的患者。 因为患者的特殊性, 我们不能留电话或者微信给患者或家属。 遇见京东医生 既往和家属的沟通, 都是在医院里。 重症患者的家庭大多都很可怜, 特别是孩子患了病, 一个人往往拖垮了全家。 很多患者家属来医院一趟其实不容易, 坐汽车到市区, 再换公交到医院。 很多时候,患者家属不会来探望。 不是因为不牵挂, 是因为来一趟就会少赚一天的钱。 而更多的时候, 困难在于, 是患者回到家后, 难以坚持治疗。 我接触互联网平台比较晚, 所以当同事向我推荐的时候, 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案例:小A的故事 住院期间 小A是我的病房患者, 二十多岁, 双相情感障碍, 有比较强的自杀倾向。 住院期间, 我让其父亲关注了我的京东医生账号。 我的问诊价格在京东平台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里面差不多是最低了。 不是觉得自己水平不行, 不值更高的价格, 而是我专业领域的病人家庭条件都不太好。 见的多了, 也就不忍心定更高的价格了。 (我的京东医生的问诊价格是5元) 并且,更多的患者,我是免费回答的。 京东医生上面可以发送免费的追问包。 我管理的患者或者家属,我都发了。 小A的父亲这里我也不例外, 住院时, 每周我会在这里和小A的父亲沟通一次他的治疗进展。 院外管理 后来小A病情缓和些, 出院了。 我也嘱托按时服药, 定期复诊。 我也让小A关注了我的京东医生, 以便随时沟通。 确实小A家离市区太远, 后来就没有来复诊过。 对于重症的患者, 很多情况的发生, 并不是医生所能控制的。 一天夜里,小A突然在京东上给我留言 ——“常主任,我想死!” 我赶忙回复他, 安慰他。 经过了安抚, 他终于平静了, 终于又恢复了状态。 后来偶尔病情反复。 于是我又开始使用 京东医生随访计划的功能, 设置好后, 会定期自动发送随访问卷给小A, 既了解了他的情况 也保持了联系。 小A目前状态一直都很稳定, 也基本维持了正常的生活。 下一个目标, 就是融入社会了。 心得体会 好了, 其实京东医生给我的体会是 更方便我们精神科医生管理患者, 更方便我们与患者沟通, 上面很多智能管理患者的工具, 也非常实用。 精神科的患者, 很多不愿意来医院面对医生, 他们害怕、恐惧。 但是, 他们愿意在网上与我们联系。 这也是我选择网上执业的原因, 希望我在京东医生上能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常宪鲁

主任医师

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

12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