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夏金校

抑郁症会不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抑郁症会不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抑郁症会不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如果会的话,有多大的可能性?
 
现在关于抑郁症的知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抑郁症患者、康复者勇敢地分享经历,呼吁大家积极对待、不需害怕,哪怕是明星得了抑郁症,也不再遮遮掩掩。
 
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积极变化,令大众对于这个疾病的恐惧和有色眼光在不断降低。
 
所以,很多父母带孩子找精神科大夫时,内心就做好了准备,“孩子可能是有点抑郁吧”。
 
当孩子真的被诊断抑郁症时,父母也不会太焦虑,吃药、找心理治疗、适当运动、父母放低要求和包容……家长们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应对方式。
 
可是,如果孩子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情绪波动变得非常大,父母再带孩子复诊或换大夫时,有的大夫就认为孩子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障碍。
 
很多父母懵了:这是啥?从没听说过这个病啊?
 
有的父母会问大夫,有的则自己查,一看,双相障碍就是老百姓说的“躁郁症”,是6种“重性精神疾病”之一,而且很多专家说这个病要“终身服药”、“容易复发”、“遗传度高达80%”!
 
临床中,孩子先被诊断为抑郁症、再改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情况非常常见,有的父母就有疑问:抑郁症是不是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如果发展了,是不是意味着孩子的病更严重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精神科大夫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
 
不过主流精神医学更倾向于认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是不同的两种疾病,如果患者一开始诊断抑郁症,后来诊断双相障碍,那往往不是因为“发展”了,而是患者本来就有“双相特质”或者有过“轻躁狂/躁狂发作”,只是要么之前没有显现出来,要么大夫问诊时没有识别出来,漏诊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恐怕很多大夫会说“是”。双相障碍比抑郁症更加复杂,治疗难度更大,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说,双相障碍确实比抑郁症更严重。
 
可能又有家长问了:我的孩子现在是抑郁症,没有过轻躁狂/躁狂发作,那以后会不会有,然后被诊断双相障碍?
 
对于绝大部分精神科大夫来说,这个问题更难回答了。轻躁狂/躁狂发作是回顾性判断,需要大夫仔细问诊,回顾患者过去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状态,因为患者自己往往是没有意识的,尤其是轻躁狂发作,许多患者和父母甚至认为这种状态非常好,期待孩子保持这种状态。
 
可患者未来会不会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一般精神科医生难以给出前瞻性的判断。
 
这是因为一般大夫主要关注症状,但不了解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和心理活动,更不知道有过哪些经历的孩子,可能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
 
虽然精神科有“软双相”的说法,意味着有某些特征的人容易患双相障碍,但这只是从表面症状总结出来的概率方面的结论,没有深入到双相障碍的根源。这是症状学诊断的局限性。
 
02、典型的双相障碍可以“预测”
 
其实,根据我们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经验,尤其是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某个程度上,典型双相障碍是可以预测的。
 
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对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病因有了突破性发现:
 
抑郁症的主要心理根源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患者长期的自我否定所致;
 
典型双相障碍的主要心理根源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占了主要比例;另一部分是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通常是曾反复接受过度夸奖。
 
我们发现,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在轻躁狂/躁狂发作时,他们的情绪是愉悦、甚至是兴奋的。他们自我感觉是良好的,认为自己能力很强,有自负的心理,甚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们精力旺盛,会设立很多计划和目标,且轻视了现实困难,认为前途一片光明。
 
说得通俗一些,他们当时的心态是“飘”的,盲目自负、自大、自我膨胀。
 
绝大部分患者处于这种状态时是很开心、很享受的,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如果别人好言相劝,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才有问题”,甚至觉得对方是“羡慕嫉妒恨”。
 
可因为他们自视过高、想得过于简单,在现实中很快就会遇到挫折,接着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儿,并且自我否定,也就是重度抑郁发作状态。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是不切实际的。
 
可当他们的情绪好转,生活又变得比较顺利后,他们很容易再次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只想好的不想坏的,作出一些鲁莽的决定。然后下一次重度抑郁发作时就更加严重,更加自我否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患者自己也想不明白,为啥总会头脑发热,盲目自大呢?
 
当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TIH)去寻找背后的心理根源时,发现这些患者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有一些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比如成绩好,继而接受过来自父母、家中老人、老师的过度夸奖。
 
他们被“夸奖”的时候内心很兴奋、很享受,而且反复多次后,形成了过高的自我评价,总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是很强,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一些成就。尤其是情绪较好时,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扭曲认知,心态走飘。
 
所以,我们在临床问诊时,会花费较多时间询问患者、家属:
 
患者小时候是不是聪明伶俐,表现比较好呢?
 
如果是的话,是不是经常被大人夸奖呢?
 
患者回忆一下,有没有曾经觉得自己能力很强,甚至无所不能呢?
 
如果有的话,那说明患者很可能存在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那么即使他们现在只有重度抑郁发作,被诊断为抑郁症,但后续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的几率很高,确实有一定的“双相障碍”特质。
 
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会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其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引导其建立更加积极、理性的自我评价,遇到挫折时不自怨自艾,取得一定成绩时也不要自大。
 
而如果患者无法接受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那我们会提醒患者及其家属,要觉察到这一点隐患,提高警惕。尤其是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点“飘”了,一定要注意积极引导和提醒。
 
03、如何避免孩子“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可能有些家长看完上面的内容,又疑惑了:
 
我的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过度夸奖,没有过盲目自大的心态;
 
自从患病以来,也没有过精力旺盛、非常开心兴奋的状态;
 
为什么大夫会突然改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就涉及到双相障碍的另一个话题——诊断的争议。
 
一般而言,双相障碍患者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我们上面描述的那种,患者出现过精力旺盛、思维奔逸、情绪高涨、盲目自大的表现,这是典型的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这类患者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
 
第二种情况是患者出现了暴躁易怒、大发脾气、甚至在家砸物打人的表现。很多精神科医生认为这是“易激惹”,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会下双相障碍的诊断。
 
这一点在临床中是有争议的。我们认为这不是“易激惹”,而是“激越状态”,正是因为患者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极度痛苦、压抑、愤怒,才忍不住爆发了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颜文伟教授和四川华西医院的孙学礼教授也发表过相似的意见。
 
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而往往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第三种情况是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后,出现了“转躁”,接着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究竟算不算真正的双相障碍?国内外精神科临床中也是有争议的。
 
有的大夫认为算,因为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吃了药之后都会转躁,那么会转躁的那些,说明他们本来就属于“双相体质”。
 
有的认为不算,因为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本来就不同,应该把抗抑郁药减停或换药后,继续观察。
 
我更加认同后面这种观点,应该排除抗抑郁药的因素后,再谨慎地下诊断。
 
而且,患者在服药后之所以“转躁”,往往还有心理社会因素。
 
比如我们曾接诊的患者刘可,她一开始被诊断为抑郁症,服用了抑郁药。后续父母发现她出现了易怒、语速快、话语多、突然感到开心等表现,并告诉了大夫,大夫一听马上说抗抑郁药不能吃了,要换成心境稳定剂,并改诊断为双相障碍。
 
我们与刘可深入沟通时,她说当时之所以情绪突然好转,是因为结交了一位新网友,两人聊得非常投契,她很开心。
 
而易怒,主要是因为刘可不满父母总是抱怨国内社会不好、夸国外社会好,她忍不住生气、回怼。但她也说,以前即使对父母不满,也会有所克制,可吃了抗抑郁药之后,情绪更容易表露出来。
 
因此,对于上述第二种、第三种情况,我认为都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下诊断时应更加谨慎。一方面因为不完全达到诊断标准,另一方面也避免给患者、家属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此外,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这是全球最权威的诊断标准之一。
 
DSM-5中有一项“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认为那些具备了部分双相障碍症状、但又未达到诊断标准的,可以下这个诊断。
 
这就导致双相障碍的诊断范围很宽泛了,只要患者的症状有一点像,大夫就可以套用这个诊断,临床中很多的“非典型双相”“软双相”,往往就是这么来的。这是越来越多青少年被诊断双相障碍的原因之一。
 
有患者家属就曾抱怨:“非典型双相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现在,部分精神医学研究人员、临床大夫也意识到这有所不妥,相信这个现象会逐渐得到改善,大夫下诊断时会更加谨慎。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抑郁症会不会发展为双相障碍?
 
从现实情况来看的话,是有可能的,主要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患者曾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过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在情绪好时容易盲目自大,那他们后续出现轻躁狂/躁狂发现的几率很高;甚至可能已经出现过了,只是大夫没有识别出来。
 
第二种是患者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越积越多,即使得病了,也得不到家人很好的包容和理解,父母也没有意识去修复他们的创伤。
 
他们的负性情绪越积越多,尤其是愤怒;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情绪大爆发,表现为大发脾气、大吼大叫、歇斯底里,甚至在家砸东西、大人。
 
很多大夫会认为这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继而诊断为双相障碍。虽然我们对此不认同,但目前临床中确实有争议,不宜用我们的观点去质疑别的精神科大夫。
 
当然,以上两种可能性还可以同时存在。
 
那么,当我们深入理解了以上分析后,抑郁症患者的家长就不需过度担心、焦虑了。
 
父母可以仔细回顾孩子的成长经历,反思孩子有没有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没有盲目自大的表现。
 
如果没有,那孩子后续发展为典型双相障碍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因为暴躁易怒、大发脾气而被诊断“双相障碍”,这也不是真正典型的。
 
这反而提示家长要更加重视孩子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尽快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努力改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孩子的剧烈情绪波动会明显减少。
 
那如果有,父母也可以提前学习应对方式。先努力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信任、认可父母。后续一旦发现孩子有心态走飘的迹象,父母马上给予积极引导,孩子更容易听进去,这能有效降低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机会,并避免孩子受挫后再次陷入重度抑郁发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如何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

每 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一面,开学了,孩子们进入了校园,但是,心真正进入了课堂了吗?一开始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就各有千秋,作为孩子、家长与老师也都在积极的应对与调整。 一个暑假过完了,孩子进入了校园,是真正的在认真学习吗?是否出现了厌学情绪呢?作为家长、老师,如何应对孩子的厌学情况?来吧,与一附ifEDU团队的老师们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吧。 为了孩子的未来,一起分享、一起加油哦。考虑到每期文章都是分类、分期推出,您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及时了解最新的系列内容,欢迎与我们一起分享。 1.现象篇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是一对孪生兄弟。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人们常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作业拖拉、粗心大意,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看书,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 厌学和逃学虽然是一种负性的情绪和行为,但还不是一种诊断名词,所以在常用的诊断标准里没有这两种现象的诊断标准。但其可能会共患某种有诊断标准的障碍如抑郁症,有时厌学和逃学反而是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的一种结果。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13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别把抑郁症不当病

别不把抑郁症不当病 抑郁症,表现为无明显原因或者因为一些不良事件诱发的心情不好,兴趣下降,精力下降,并出现躯体不舒服的症状,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干不了事。 01 许多家属为此非常不理解,说“就这么点小事,至于这么想不开吗?”“做了各种检查,不是没查出来病吗?”“有什么值得心情不好的,想开不就没事了。”“怎么这么矫情?”“心情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该上班还得上班呀。” 有些家属会说“坚强一点,克服一下,就会好起来。”大众对抗抑郁药物的了解远不如降压药,感冒药,甚至消炎药的了解多,很多人认为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大,就很排斥使用抗抑郁药,希望通过坚强的意志力或心理治疗克服这个疾病。由于这个病有部分自限性的可能,当疾病程度比较轻,有些会慢慢好转起来。但是当病情比较重,又持续时间很长的时候,还是建议去精神科就诊,必要的时候用上药物治疗。 举个例子,一个青年学生失恋后,开始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回忆自己从小就不被大家喜欢,把很久以前曾经发生的一次同学小矛盾,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导致大家都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现在看同学也不喜欢自己,让父母担心了。许多家长或亲人就认为孩子想不开,反复开导劝说,认为心眼小,想开了就好了,不愿带孩子来看精神科。只有当事情发展的不像家长预料的那样,变得越来越糟糕,甚至出现严重的自杀行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比如在单位晋升遇到困难,出现失眠,许多人认为是小心眼,以常人的思路来劝说当事人,但收效并不好时,就要小心是否患有抑郁症。 02 当情绪持续不好,每天大部分时间都高兴不起来,兴趣下降持续 2 周以上需警惕。可能就患有了抑郁症,这时患者也知道自己不应该为外界的事情所干扰,也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想开了,仍旧高兴不起来,那就不是简单的劝说就可以解决的了,就需要进行精神科专科门诊就医,必要时还得使用抗抑郁药物才能好起来。 如果抑郁情绪达到了疾病的程度,就不是简单心理问题,而是有生物学的改变。主要与大脑中某些生物指标或功能改变有关,但真正的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仍然是不清楚的,可能跟大脑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大脑微观结构改变等有关。 03 大众对抑郁症的了解有限,认为是想不开,问题不大,不需要治疗。其实抑郁症也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对社会功能的危害很大。当疾病较重时,患者痛苦难耐,甚至痛不欲生,伴随各种身体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无法完成必要的社会功能,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运动都无法完成。 如果初期症状轻微,减少不良事件对自己的干扰,通过自我调整或者心理咨询,有些患者是可以慢慢好转起来,但是如果抑郁症状持续时间长,程度重,经过非药物治疗调整仍无法改善,就需要药物治疗,与此同时,必要的休息和积极治疗也是刻不容缓的。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138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家长如何处理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

孩子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哪些表现: 01.固执 举个简单的例子: 家有一个熊孩子,晚上突然想吃棉花糖。但是因为天已经很晚了,父母就没有出去给他买。然后他就一直不停的说:“不行,我今天就要吃,现在就要吃!”你不给他买他就一直嚷嚷,固执得很,怎么跟他商量都不行,一点都不愿意让步。 02.与人相处时发生冲突 举例: 孩子在学校里与人相处时,常常会因为你碰了我一下,或者我碰了你一下这样的小事而发脾气,和小伙伴产生矛盾和冲突。 03.爱哭 举例: 孩子一遇到问题就会哭。比如不想上学了,从早上起床就开始一直哭。好不容易哄好了,他又说我不想吃鸡蛋不想喝牛奶,于是又开始哭,父母怎么哄也哄不好。 04.与家人对抗 举例: 父母说什么他都跟你耍脾气,你要他去做些事情,他就暴怒,跟父母吵架,甚至动手。我们常在新闻里看到,孩子与妈妈发生很大的情绪冲突,两个人你说我,我说你,互相生气,有些孩子还会动手打妈妈。 05.独自消化不会表达 举例: 有一类孩子,有了情绪后常常自己躲在房间里独自消化,不会跟父母说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心情不好等等。即便父母问他,他也会说没事儿。但具体问过之后,他可能才会说出自己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了,但对于自己的情绪怎么样却不懂得如何表达。 我们往往会根据孩子们的种种表现, 给孩子们打上各种标签: 通常孩子们刚刚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最多会认为孩子是行为问题,不会觉得那是心理问题或者精神科的问题。比如孩子耍脾气、攻击别人、执拗、爱哭、跟父母对抗等等。父母们被老师叫到学校,大多也是因为这些“行为问题”。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会弥散。比如孩子最初只是在家里发脾气,但慢慢会弥散到学校里,跟老师、跟同学发生冲突。然后老师会找到家长,告知孩子在学校里的种种“恶劣表现”,希望家长能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 这时,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紧带着孩子去看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在诊断评估后,也会给孩子们打上一些“标签”。 如,动作比较刻板,不跟人打交道、兴趣狭窄的孩子可能会被诊断为自闭症;在学校里注意力不集中的可能会被诊断为多动症;还有强迫症、儿童精神分裂、对立违抗、品行障碍等精神科疾病。 当被诊断为病症后,医生会建议家长给孩子做心理咨询或者治疗。没有被诊断为病症的孩子,医生通常会指导家长,可能是家庭教育方面出了问题。 这时外面的人也会跑过来帮你归类:孩子变成这样都是父母管教不好;或者是爷爷奶奶隔代溺爱造成的...... 父母与孩子互相影响, 陷入死循环。 家长遇到这种事一定会很痛苦,因为不管在教养的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父母都很爱孩子。父母的痛苦在于:我们也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但事实却总是孩子的发展与我们的期待背道而驰。 我们都知道父母会影响和改变孩子,但其实,孩子也会影响和改变父母。 比如孩子被打上各种标签后,妈妈往往是最痛苦的。比如,她会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有做好才使孩子变成了这样;比如,她会焦虑,不知道孩子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多久才能解决好;还比如,有的妈妈控制不住发脾气,因为诸如写作业这类的事情而与孩子发生争吵...... 父母因为孩子的各种“标签”而痛苦,于是对孩子施加控制和压力,然后孩子也会感到痛苦,于是又产生各种新的情绪问题,然后家长又因为这些新的问题而产生新的焦虑,父母与孩子之间来来往往陷入了死循环...... 解决问题先了解情绪的发展基础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用科学的角度去看情绪发展最初的状态是什么? 从精神心理角度,我们说情绪是脑的功能。就是你的大脑发育到什么样的程度,你的情绪也应该随之匹配。 爬行脑:它是最原始的部分,控制大脑许多本能功能,比如说呼吸、运动等本质的功能,主管“战或逃”机制。 举例: 如果我们抢走了一只小狗正在啃的骨头。有的小狗会冲你汪汪汪的叫,会咬你,这叫“战”的反应;另外一些小狗则会跑掉,这就是“逃”的机制。 我们在情绪的状态下,我们的脑大部分用的就是战或逃的机制。拿小朋友来讲,当情绪发生的时候,我会攻击,跟你吵架;或者逃避。用的就是爬行脑的机制(战或逃)。 情绪脑:大脑发展已经更进一步,开始控制人的情感、哺乳,在记忆中起关键作用。也就是说它会把你相关事件的记忆存储在那里,当你有相类似的事情发生时,它就会调动相类似的当时发生的情绪。 举例: 孩子放学回家,妈妈问他今天有作业吗,有的孩子只因为这一句话就会勃然大怒,书包一摔,冲着妈妈就发脾气:你管我有没有作业? 可是你问他今天有没有作业这件事情,其实是并没有伤害他的,那为什么会激惹到他呢? 很可能在他过去的经验当中,有那么一次记忆,就是他放学回家后,他本来是想先吃饭再写作业的,但是你命令他先写作业再吃饭,当时因为这个问题你们俩发生了冲突。 所以,每当你问她有没有作业的时候,他的情绪脑就会激活那部分回忆,认为你又开始要插手这件事情了。情绪脑会造成我们在很多类似的环境里,会用相似的处理模式去解决问题。所以孩子才对你发了脾气。 但父母一般是理解不了的,也许你会觉得这孩子又发神经了,然后你的脾气也上来了,两个人就又吵起来了。但是你现在学到了这个知识,就应该知道,当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你要回顾过去的亲子关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事情,然后积极与孩子沟通,解决这个情绪。 理性脑:也叫新皮层,是用来思考、观察、听和创造的。我们经常说的全脑开发,开发的就是这个理性脑。 理性脑相当于大脑的冷却剂。当我们产生情绪的时候,理性脑可以冷却我们的情绪,然后从事情的发展角度、与人沟通的角度、策略的角度等等去指导你解决问题。但是如果理性脑发展的不好,它就会失去功能,那么我们就会被情绪所掌控。 关于理性脑,孩子在六七岁之前基本没有发育好,也就是说,六七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用情绪来解决问题的。所以,家长可以多用理性脑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去刺激孩子的理性脑生长,进而开发孩子理性脑的功能。 了解了情绪发展的基础,我们还要知道, 一个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必须拥有下面五个技能: 01.执行技能 就是他当前具不具备某种执行能力。 举例: 我们有一个小朋友是书写障碍。就是他提起笔,可能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或写字的时候经常超出田字格;或者要么少一笔要么多一笔。 父母们通常不会发现孩子有书写障碍,反而会批评孩子学习态度不认真,“你看别的孩子都写的特别工整,就你写的这么丑”。 但其实很多时候是家长误解了孩子,就是他有没有这个执行技能,有没有书写的能力。如果我们判断他是缺乏书写技能的,我们要做的则是提高他的书写技能,而不是批评他的学习态度。 02.语言处理技能 就是一个孩子能不能把你的信息理解好。 我们经常会对家长说,在给孩子发布指令的时候,指令要清晰、简短。因为有的孩子是没有这种语言处理能力的,比如你跟他讲一个复杂的长句,他没有办法抓住你句子当中的核心,更别说是来理解你语言背后的一个可能隐藏的信息了。 03.情绪管理技能 举例: 有些孩子因为一些事情哭了,你给他一个棒棒糖,他可能迅速就能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长大后,即便情绪不好了,他也会通过一些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但有些孩子是缺乏这个技能的。比如曾经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女人来找我咨询,跟我讲她的丈夫出轨了。那么按道理讲,她首先应该跟我诉说她在被欺骗的过程中有多伤心,和被欺骗的感觉。 但事实上,她没有办法跟我讲这些情绪的问题,她只能跟我讲怎么跟自己老公分财产,或者她老公是怎么跟她保证的。所以她在管理情绪方面是很麻烦的,就是一想到老公出轨这件事情,她就会控制不住的崩溃大哭,但有时又表现得很冷漠。总之她没有一个恰当的情绪管理技能让她去跟自己老公沟通这件事情。 04.认知灵活技能 开篇我们就讲了有些孩子特别固执,他想要一样东西你不给他,他就一直哭,怎么哄都哄不好,那我们说这样的孩子就非常的拧,在认知方面是不够灵活的。 05.社交技能 就是他有没有跟人沟通打交道的技能。 举例: 有些孩子与妈妈散步的时候,遇到熟人不会打招呼。你教他怎么叫人,他也不叫。那这个时候家长可能就会觉得很尴尬,自己的小孩没有教好。 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要看到什么呢,就是这个孩子,他没有发展出来社交技能。所以家长应该做的,是跟他去沟通,在社交环境下,我们应当表现出来的一些素质和方法。 家长做出改变,重新认识孩子的情绪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还会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否掌握相应的技能。 比如最近我遇到的一个年轻人,20多岁了,他跟我讲他的情绪十分不稳定,有时会特别暴躁,比如正跟朋友聊着天呢,他就会突然生气。有时他又觉得特别难过,比如看看抖音视频自己就会哭很久,然后也安慰不了自己。 我问他在小的时候,当他难过了,爸爸妈妈有没有跟他沟通过,有没有帮助过他。他说,没有。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对于他的情绪问题,他都是自己独自去面对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看到情绪问题时,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情绪。看到孩子哭,大多家长也是手足无措的,要么跟孩子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啊;要么就开始训斥孩子,你不许哭之类的。 所以,如果家长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问题,那么孩子处理情绪的技能自然就没有发展起来,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在对情绪发展的基础,以及父母在其中的作用有了深入了解后,接下来 家长就要做出改变, 重新认识孩子的情绪: 01.家长要认识到我们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独一无二的意思,是他不可能每一样都跟别的孩子一样。我们不能把他的问题去跟别的孩子对比。他有他好的地方,也有他可能稍微欠缺的地方。是这些好的与不好的综合起来才组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孩子。 02.家长需要训练他的五个技能 上述讲到的五个技能,家长平时要仔细去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看到孩子实实在在的困扰有哪些,比如说情绪管理方面有问题,或者社交方面有问题等等。哪个方面不足就要训练他的相应技能,而不是去评价或批判他。 03.懂得暂时搁置教育计划 比如说,今天家长想让孩子完成一套额外的试卷,但因为他的情绪比较激烈,那么家长就要搁置这个教育计划,而不是逼着孩子一定要写这个试卷,然后与孩子沟通,此时的情绪是什么,为什么会情绪激烈,又该怎么解决。 应对问题的SPCP策略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应对孩子各种情绪问题的策略,叫SPCP策略,也叫积极合作式问题解决法(solving problems collaboratively and proactively , 缩写为SPCP)。 即:要积极合作使问题解决。 SPCP策略分为三步,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里面蕴含了很多技巧。下面我以完整个案的形式给大家讲解: 第一步:共情和接纳 即将心比心,就是我们要帮助孩子冷静下来。 前两天一个孩子来到我的咨询室,跟我说是他爸妈让他来的,因为他已经休学一个月了。孩子在见到我的时候就跟我讲: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你就是想跟我爸妈一样想劝我上学。 那么首先我要共情他,我跟他说:你爸妈让你上学这件事情让你很烦,是吗?然后他就开始说了:对啊,很烦。然后就开始讲他为什么不上学,上学有哪些苦恼等等。 我又跟他说:哦,的确你很不容易啊,别人上学可能都没有像你这样经历过这么多挫折,是这些挫折让你暂时不想回归学校啊。 当这个孩子被共情以后,他就会跟我敞开心扉去跟我聊这些话题。 等他冷静下来的时候,他自己就开始跟我去分析学校里有哪些好的东西,比如说学校可以增长知识,可以有小伙伴,将来通过学习还会找到一口饭吃。然后他也会理性的跟我讲,现在是哪些挫折让他没有办法去学校。到这时,他就开始动用他的脑子去思考上不上学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了。 第二步:界定问题的所在 就是引导孩子说出他事情的原委。 这个孩子跟我回忆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不想上学,他的父母就是不懂得处理孩子的情绪,他一直大哭,但爸妈还是把他扔在了幼儿园里,从来没有问过他,你为什么哭,为什么不想上学,有哪些事情是爸爸妈妈可以跟你一起去解决的。 包括他上初中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是直接让他去了一所他不喜欢的学校,也从来没有跟他沟通过上学的问题,问过他的想法,他就觉得父母没有尊重过他的意愿。 当他说清楚这个原委以后,他自己其实也舒了一口气,因为他在梳理中也明白了,现在这种不上学的状态也好,跟父母搞对抗的情况也好,他明白了自己问题的真正症结在哪里。 第三步:邀请共同找出解决办法 深入地沟通之后,我会跟他讲: 你现在不上学,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来自父母给你的压力,因为他们希望你上学;来自伙伴的压力,因为你不上学,你跟你的伙伴就会逐渐脱节;另外伙伴的父母也会对你有不好的评价,于是不让你们在一块儿玩;再就是以后你大了,你要靠什么活着。 然后我就邀请他一起去思考去探索这些问题。慢慢的就会变成,不是我让他去上学,而是他自己认为“我的确该回到学校”;是“我”自己要上学,而不是你们让我上学。那么“我要上学”,我是要得到什么的。比如我要得到尊重,我要得到理解,同时我也需要控制我的行为,比如说之前发展出来的打游戏的一些坏行为。 至此,这个孩子通过共情接纳,界定问题所在,然后邀请他一起去开动脑筋,一起想解决办法,我们调动了他的理性脑去解决问题,所以他就不会产生情绪,也不会跟我发生冲突。 父母除了在家能做到这些事情以外,还要懂得 寻求专业的帮助, 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01.科学的评估 让专业人士去评估孩子的发展发育情况,评估孩子有没有发展性问题,包括上面我们提到的孩子情绪管控五项必备技能,以及评估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没有问题。 02.系统的心理咨询与训练 训练师及咨询师会根据孩子发展的欠缺能力,科学设计训练内容,同时通过心理咨询来缓解孩子因能力不足而带来的情绪困扰。 03.脑电生物反馈技术 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比如脑电生物反馈技术,它可以刺激神经元的发育,促进大脑皮层的结构更加完善,提高应对任务的能力及情绪调节能力。 04.经颅磁技术 它可以直接刺激神经元的传导信号,改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影响情绪的神经递质),通过对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的改变来提高脑功能。 以上我们从“孩子常见的情绪问题”讲到“情绪发展的基础”,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家长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并在最后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应对问题的SPCP策略”,以及“从专业角度可以给孩子哪些帮助”。 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指南,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绪问题,并能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13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